2022.6.24 中國電影資料館
曾一度害怕自己看不懂,但看完之後,對影片所表現的宏大命題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影片的上下兩部其實主題很明确,上部描繪苦難,下部描繪希望與重生。
開篇流浪藝人的載歌載舞展現了人們的歡樂祥和,随後藝人如同雕塑般站在雨中的場景預示了某種災難即将來臨,而後便主要是盧布廖夫的所見所聞,基裡爾的嫉妒,鞑靼人的侵略與屠殺,異教徒的性愛狂歡無不沖擊着他的内心。盧布廖夫仿佛行走于地獄之中,領略着人們的無知、自私與殘忍,一切都和美好相去甚遠。而後他決定選擇沉默,放棄作畫,他的沉默是對自己以及他人所犯下罪孽的一種抵抗與贖罪。
下部描繪的是在殘破的俄羅斯土地之上所迸發出的希望與不屈。波力斯卡的鑄鐘匠父親與鄰居悉數死于瘟疫,孑然一身的他主動承擔起為大公鑄鐘的艱巨任務,即使他并沒有經驗。當曆經千辛萬苦完成鑄鐘後,有的人質疑它能否被敲響,此時,導演借路人之口給出了答案:“不要小看絕望之人的決心”。當鐘聲敲響,渾厚的鐘聲翺翔于破敗的大地之上,波力斯卡的壯舉感染了一直冷漠旁觀的盧布廖夫,也許此時他和自己,和世人和解,也許此時他會想起費奧凡的教導,他重生了,也帶着希望重新執筆,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