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的撕裂,剛好對半——還在用前一部的方式寫新作品、寫婚姻。

第一段錢财至上:在島棉、絲品的床上睡眼惺忪,俯瞰曼哈頓河的公寓,抓一件接縫精緻的幹淨襯衫,走向落地窗然後接過鑰匙。對“富的生活”是極優雅、片面的展示…剪輯直接剪向混紡的、混亂的,“窮的寓所”。

後半段心愛的人:說服力瞬間降底。看透婚戀、物質主義的姻緣中介,背棄了“孤獨終老”,選擇窮小子前任。主角相比之前,該需要多大拙力的轉變呢?甚至一點拙力都無——約會事故這種生硬橋段,已可以佐證:創作者都難說服自己、這樣的完滿結局。

整形的富貴總會破産,即使墜落得很像玩笑。其實颠倒這個故事才最真:愛人不得,愛物不得,兜兜轉轉(有點阿諾拉了)..現實的happy ending不需要喜結團圓,而是希望萌芽:帶來可能的一次呼吸。

其實席琳宋和觀衆都知道:婚姻不是這樣,婚姻更不會退化回真愛。這不是化繁為簡,是無視複雜的一種幼稚。無視,或者無能。空口白話的“說愛你”“簡單愛”是不奏效的,沒有任何輕盈的空間了。

依舊想誇很多單場戲——絕不驚豔,不過很好看:合适的光圈,合适的調度,合适的剪輯。一個場景中,“現任”“前任”同時出現;一個運動的軌道鏡頭内,角色狀态的改變。

兩星半

P.S. 不知道這是否一種錯位?我們試圖去理解的一種作者表意,殊不知隻是A24等一次商業盤子?那就是個巨大的誤會了。我仍然喜歡、期待這個創作者:她對一場對話本質的認識,一個鏡頭的直白、精準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