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雞肋之作。劇情簡介帶來的高期待隻撐到開頭那場頗具斯皮伯遺風的戰場戲就洩了氣。看着導演在兩個半小時的漫長時間中不斷重複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放棄每一個能給影片帶來真正價值的機會實在是一種折磨。這麼說吧,南北戰争+愛情這個題材的普及程度已經大到讓編劇把感情的發展過程直接寫沒,而為了省事直接借用家喻戶曉的叙事套路就必然導緻後續劇情的割裂,而這個所謂的後續劇情又是個何方神聖呢?你真要說它套路其實也不至于,畢竟能把通常僅限近現代的反戰思想搬到南北戰争這樣稍顯遙遠的階段也不失為一種壯舉,但最初的新鮮勁一過你就會發現電影裡的那幾個屈指可數的元素,什麼戰争帶來的摧殘啦、異化啦、人間地獄啦都是電影小子們在半個世紀前的越戰裡就玩爛了的,同樣的套路換了個煽情與所謂人生哲理的重災區——19世紀美國的田園風光(《亂世佳人》起的頭嗎?我不知道)并不能為電影本身帶來真正的内容;而比起越戰三部曲這種永恒的神作本片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就隻有一個萬花筒史的(同時也因此使得所有人物流于表面的)群像描寫和同樣十分少見(可惜也同樣流于表面的)女性主義表達,而像靠這些微不足道的亮點撐起漫長的兩個半小時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有了内容的欠缺,再來說說形式的不和諧。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犯的問題在曾經那些有着商業野心的非類型片中最為常見:用電視劇的方法來拍電影。簡單粗暴的轉場、生硬的台詞、臉譜化功能性嚴重的人物...角色情感極其外露,表演沒有任何現實世界中的人該有的樣子,不是大喜大悲就是滿口金句;結構及其松散的小故事被像串珠一樣強加在男主回家之路這條細線上,女主角的劇情更是淪為一般的肥皂劇,除了補全/強調背景信息之外就沒有了更多的作用。遵從這種套路的文化快消品除了一兩個個人魅力強到足以在觀衆腦中留下烙印的人物之外什麼都不會留下,即使有極少數能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得以保存也永遠無法跻身嚴肅藝術之列;而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這都不是一部以角色取勝的電影
最後回到我一開始提出的:“舉重若輕”。導演要是真的想借由曆史事件展現戰争對人的摧殘,他大可以去掉吸引普羅大衆上鈎的魚餌(不錯,說的就是那些無頭無尾毫無說服力的感情戲),虛化主角的動機,觀衆隻需要對他的執念有所了解進行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一定不能來個好萊塢傳統藝能式的happyend,沒有黑暗的結局哪能體現戰争的殘酷?我看《薄荷糖》的結尾就不錯,導演大可以參考一下大洋彼岸的李某東,讓男主不堪一擊的單相思在戰争面前碰個粉碎,最終已經被戰争所摧殘的他黯然離去/招緻了女主角的仇恨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