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有胖女生,但沒有洋相百出的肥婆。
電影裡有小三和婚内出軌的女性,但沒有蕩婦羞辱和過分的道德批判。
電影裡有利用别人獲得工作的年輕女生,但沒有對綠茶婊的羞辱和唾棄。
電影裡有一開始散發光芒的男主,但他不是女人的救世主。
電影裡有純純的單向愛情,但沒有女性對男性的崇拜和戀愛腦的所謂感人愛情。
就連同樣的女性對手,也很閃亮,最後在拳擊台上對手挨了賈玲一拳後,也馬上站起來反擊,她也像賈玲那樣堅強、不服輸。
電影的最後提醒了每個有讨好性格的人,“為了自己活一次”。
電影裡的幾個所謂的“惡人”,無論是妹妹,還是閨蜜、出軌的男朋友、電視台工作的遠房親戚,選擇的演員都不是那種演慣了惡人角色的演員,反而是路人緣非常好的演員——張小斐、李雪琴、喬杉和楊紫,賈玲刻意讓這些善良的面孔演這些惡人,想要側面表現的,其實是樂瑩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看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的,所有的人都有一幅善良的面孔。
還有一點就是,賈玲不想刻意塑造惡人來引起這個世界的仇恨,更不想加深性别的刻闆印象和性别對立,這就是一個女性的善良本質。
在電影中,看到了一個女性導演的自我療愈和自我成長,是對女性的自我人生的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