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上映了快半年後才匆匆來遲的觀摩了這部春節檔口碑頗為不錯的《二十條》。也沒有機會去大熒幕,便借b站vip的時間未過,品了一下這部《二十條》。

先說結論,這不是我所喜歡的電影類型,近兩年對電影的觀影阈值越來越高,以至于這兩年的商業電影也越來越不被我所喜歡,當然這是極為主觀的個人觀感,也不影響該片在商業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電影借雷佳音所飾的韓明一家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向觀衆科普了第二十條法條出現的意義,同時也告知了觀衆在何種程度下的自我防衛不會被認定為犯罪,這點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

破碎是我對這個電影的概括,電影的主題算是偏深刻,偏嚴肅的,但好巧不巧電影偏偏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為了不破壞大家阖家歡樂的氣氛,電影試圖通過馬麗的角色,讓電影的氛圍不那麼壓抑,但馬麗和雷佳音的一陣吵吵反而使得電影更為破碎,而這種破碎的氛圍伴随着電影破碎的剪輯,讓人看的頭暈目眩。電影的三線叙事主次分明,但支線的故事明顯打磨不足,單純到就是馬麗去吵吵,雷佳音去送禮,純屬一場鬧劇,這種支線非但沒有深化主題,反而使得主題被一幫支線扯得支離破碎。而支線的結尾和主線的結局也仿佛是無疾而終,相比較于宋康昊的《辯護人》的角色,雷佳音的慷慨陳詞既不動人,也不深刻,也沒有那麼義憤填膺,這我覺得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劇本空洞,矛盾不突出,人物不飽滿,以至反轉的時候空有熱血,毫無内容。

現實的電影就一定要貼近現實,被暴力對待的人有多悲哀,就一定要有殘酷的畫面一遍一遍的拷打觀衆,既要又要永遠也得不出結果,況且笑料也不夠明顯,憑着馬麗打人後無辜的我要進監獄這種粗劣的段子,是無法獲得觀衆的笑聲。

全篇唯一讓我笑的地方到是高葉和雷佳音跑去按摩椅聊工作的植入,賺錢麼,不磕碜,隻是這種怠惰怕是辜負了更多的觀衆。個人評價:4.3分,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