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歡後半段。但不得不說和我看之前對這部電影的想象還是有一定偏差——相比現實過于美好了:

一是兩人之間的愛情——編劇緻力于塑造“錯誤的時間遇上對的人”的典型。唯一似乎離現實中親密關系雙方微妙心理最近的争吵好像也隻是奔波之下出于情緒的失言而非對核心矛盾的揭露;畢竟随後還能無事發生般和好。說到底和童話故事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尾也沒什麼不同,不過是它的反面。“隻是因為現實因素才無法在一起”中的“隻是”其實是一種狡猾的簡化:影片結尾在一首曲子的時間裡閃回般呈現他們在一起的那條支線,意識到這種可能并不會發生讓人流淚,但同時也抹除了往後真正朝夕相處中感情漸漸磨損種種更複雜情形的擔憂…

...
在剪輯裡看到這段争吵是推動我來看原片的很大因素;讓我想起墜落的審判裡那些微妙的心理博弈…可惜看後發現這部關注點并不在此

二是所謂的追夢。電影呈現的遺憾隻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生活中放棄A并不是獲得B的充分條件。熱情和堅持就能實現夢想——即使是在藝術創作這種很需要天賦和運氣的領域——實在是有些殘酷的信念。

不過美學意義上很喜歡,如果有重映我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