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了馬上,把《海關戰線》當做當頭炮來聊。

不僅僅是很高的商業屬性吧,還有邱禮濤本身較為強烈的97情緒(幾乎要夠到《拆彈專家2》的程度了),都讓本片在炸裂的形式與對時代焦慮的呈現上并駕齊驅(盡管文戲還是糙得不行)。

關于體制,張允南被女友邵雅瑩及上司郭子強兩套體系弄到狂躁,最後落得個“小公務員之死”的下場,以控訴上層鬥法對下層的異化,同時“二”虎相争“一”人遭殃的隐喻,也有對一國兩制的一種潛在回應——姓資還是姓社,或許,并非一個平頭百姓需要回答的問題。

抛開對制度侵害的呈現,邱禮濤這次也對外在侵略做了呈現。《失眠》那會罵日本,講性本惡,這回矛頭直指日不落。最後潛水艇沖撞維多利亞港顯然是反英反殖民的,畢竟片子裡的壞人多半是外國人,鬼佬嘛。賣這個給A,賣那個給B,然後撺掇人打,混蛋一個。

個體被體制弄亂,集體又被外族攪渾。時代焦慮以及曆史批判都有,然後就是周正禮跟ying這條線。

怎麼說呢,上回邱禮濤玩名字遊戲還是《莫斯科行動》,老情人真真與女兒“假假”。穿青馬大橋說以前來過,那這次呢?男友之死,一下就讓故地重遊陌生化了?

時空間的差異恰恰形成一種物是人非的悲涼感,同時,相同的名字又讓張允南的“反”多了一些疑問——這一切是否又是瑩(ying)的一個局?邵雅瑩是否早就知道張允南所做的一切,隻為自己的仕途鋪路?畢竟一直在提醒周正禮自己的師父可能是壞人的是ying(一體兩面)。

如果按這麼理解,那到最後也沒有人是勝利的。兩個ying都失去了愛人,張允南自我毀滅,周正禮也隻是守着他空洞的正義……至于香港的一部分,也沉入維多利亞灣。

說來說去,邱禮濤這次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估計還是張允南對瑩所許諾的那個理想:在那個自由的小島上安度晚年。

禮法需不需要正?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你曾允諾過我一個夢裡的南邊。或許這也是邱禮濤反英雄、反體制表達的根源——那朵根本就不存在的盛開在理想之地的自由自在的紫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