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部電影有一部分的意義是為了,通過阿甘這個人反映美國二戰後的發展,從他的故事可以看出美國包括社會環境、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在内的方方面面的變化。至于為什麼選擇阿甘這個人?我覺得可能因為,他的角度非常獨特,他的智商隻有75,不會産生什麼複雜的想法,這導緻他不會對一件事的觀點特别鮮明。阿甘的眼裡,從來都看不到政治,他看到的隻有具體的人。綜上所述這部電影,會讓很多美國人想起自己的青春時光,還不會因為對曆史的看法不一緻招緻某個群體反感。
阿甘這個人本身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他的人生也很精彩。這個溫情的故事讓我又一次原諒了這個世界一秒鐘。阿甘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上,雖然他的智商不高,但他體驗了溫暖的親情、真摯的友情和刻骨銘心的愛情。雖然他開挂般的一生不太現實,但他這個人簡單、純真、美好。阿甘的智商低,可遠比一般人聰明,他的心靈沒有被醜惡的社會所污染,他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并盡力去做,從不受到外界影響,而這世界上很多“聰明人”卻隻會随波逐流。
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會比小說還離奇,現實往往不講邏輯,我們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不過我們可以珍惜當下。
珍惜當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很良心的作品
這個劇比我大了十多歲,我是偶然一次翻豆瓣知道它的存在的,等過幾天打算買原著來看看。 以前的電視劇很真實,演員的淚溝、法令紋、頸紋等都能看見,我不覺得這是醜,反而覺得看起來很親切,他們就像在我身邊生活着一樣,不像現在的一些電 ...
我的焦焦似乎來的更早些
我的喪喪、尬尬、慕慕、懷舊奶奶的确是青春期前後才出現的,可能由于原生家庭的問題,我的焦焦到來的更早一些,它在我童年時就産生了,我從小被灌輸的自我意識就是“我還不夠好。”如果我覺得我很棒,家長馬上會潑冷水,開始絮叨“别人家的孩子”。我 ...
愛情,以汝之名,造惡無數!
因為我做了這個電影的解說,所以我跟觀衆們叭叭了半天這電影的倆結局是怎麼回事。然後我做了個決定:整理一下我的理解,來豆瓣寫篇影評。關于這兩個結局,我認為朱利安和蘇菲殉情的結局是真實的。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他們的愛是不被世俗允許的,他們抛 ...
人生沒有捷徑可走
中産之家的少女珍妮過着枯燥無趣的校園生活,她的成績很好,是衆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學的“種子選手”。某天,她遇見了風趣迷人的成功男人戴維,并迅速陷入愛河不可自拔。戴維帶她見識了大都市的奢華,甚至帶她去了她一直想去的巴黎,很快她就沉迷其中。 ...
不喜歡這種喪事喜辦的風格
劇情太多槽點了,甚至讓我覺得主角團智商有點不正常。 我認為導演把他僅有的想象力和充裕的資金都用在了女人們自焚那場戲上,那個場景甚至可以用“美”形容,而這讓我有些不适。的确不能用現代的思維思考古代的事,可我讨厭這種喪事喜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