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真的。我為什麼會知道這部電影然後看電影,我好久沒有看電影了呢。

因為,朋友圈最近又流傳起一些介紹他人的遊戲。一個我覺得可能是朋友圈看電影最多的人,換了個方式玩遊戲,給每個點贊的人寫一部與他對你印象的相似的電影。(這個遊戲不一一對應,要在評論區自取,不确定地可以私聊詢問)

時間上在我點贊後五分鐘内新增的幾部電影裡,我還以為我是《海街日記》,結果我是《偶然與想象》

笑。

不要太靈。

很難講得清楚的。科考隊在寫隊友評價的時候,很多人寫的是,溫柔安靜古典啊諸如此類的。

或者是如水,纖柔卻韌;很有想法,反差感

不過有一個人,一個我覺得與衆不同好像能不經意間洞察人心平時又不輕易言語的人

很簡單的四個字:“心思缜密”

簡直就是直指人心啊

這部電影是三個故事組成的,今晚看到了第二個。

第一個講的是一個魔法一樣對待比魔法還要飄渺的愛情的魔法女孩。(隻能這樣說)

我覺得我潛意識裡,也有着成為這樣一個人的可能。

或者說有這樣的沖動。當然,結尾那裡面對好閨蜜和前男友時想象與現實的兩個她,我都覺得,嗯。好靈。

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是個能用渣女或婊來形容的女孩子。她其實看得很透,知道每個人是什麼樣的。她也知道,你知道你是誰嗎?你真逗是你嗎?你相信有比魔法還飄渺的愛情嗎。在她這裡,愛情是如同流沙般的,虛無缥缈的,不講道理的,魔法。這一次,有這樣的感覺,下一次兩個人之間的魔法就可能消失。

看得透,活得靈又潇灑又迷茫,有時會遵循魔法的指引做出種種不理性的行為,有時卻又會抽身而出看到你我他的軟弱幼稚可笑,有時又會選擇做一個體面的現代人——

我是這樣理解這部電影,理解導演的用心的。也算是最近上政治哲學/法學思考公私邊界的一些想法吧。

首先,假定我們每個人目前都确實隻能活在一個現實中,但我們在表現出來的那一面之外其實還有其它無數的傾向性沒有被表達。有這樣一種說法,他人所為,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為之是。這樣來說,他人即世界。種種的欲念、沖動、被大多數時候理性的現實壓制着。我們在做一件事時總是按照因果、必然去決定的,這是那條存在可預測性的現實。

而另外一條河流,不可預測的偶然之河,給我們的生命本能釋放的出口。很多時候這個出口在想象。

偶然的想象,那個我可能是我不會也不願在現實中成為、承認的人。但是她至少應該被允許,存在于想象之中。

衆生注我。

再次為一些不同尋常的靈敏評價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