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因莞莞類卿與君決裂(一)-我看《甄嬛傳》

視頻來源:電視劇《甄嬛傳》第45集22’43---29’45

事件背景:甄嬛得知父親被革職收監,用信物打動皇帝,得以面聖為父求情,卻因為皇帝那句莞莞類卿徹底與君決裂。

摘要:甄嬛得知父親下獄後面聖時說什麼?

1、前請介紹,甄嬛因為大不敬之罪而被禁足,即便身懷有孕也對皇帝心灰意冷。甄嬛得知父親獲罪下獄,急火攻心而胎氣大動,幸好其心志堅強,保住了胎兒。甄嬛為救父親,用同心結打動正在思念純元的皇帝,終于得以面君。大腹便便的甄嬛進入養心殿,扶着門框冷靜地看了看皇帝,慢慢擡腳跨過門檻。皇帝陰沉着臉坐着,頭也不轉過來,他明知進來的是甄嬛(蘇培盛肯定要禀報的),故意冷冷的不理她。甄嬛低頭徐徐走近,停住剛要行禮,就聽皇帝說:“身子不方便就不用行禮了。”皇帝生氣歸生氣,但也體貼甄嬛有孕,不至于非要她下跪請安。他說得不早不晚、恰是時候,看來甄嬛進來的一舉一動他都很留意,不用看就知道甄嬛何時要行禮了。甄嬛一聽便停止,面無表情地直起身來,對皇帝的體貼毫無反應。皇帝還是不看甄嬛,接着說:“芳若說你有了身孕之後一直多夢,如今睡得還安穩嗎?”皇帝體貼之後,不等甄嬛開口就表示關心,态度很和善。甄嬛說:“皇上眼見臣妾多夢難安嗎?僅憑芳若姑姑一面之詞,皇上就相信臣妾睡不安穩,而并不問一問太醫,是否給臣妾開了安魂散,臣妾夢見了什麼?”皇帝才問一句,甄嬛就說了好幾句,一上來就用反問句,多少有點搶白的意思。她不領皇帝的情,也沒有正面、單純地回答問題,反而指責皇帝不調查就偏聽偏信芳若的一面之詞,她這樣隻講理不講情,硬邦邦的,顯然有情緒。否則她會這樣回答:“多謝皇上關心,臣妾睡得……”就這麼簡單而已,哪裡需要說那麼多。

2、皇帝當然聽得出來,轉過頭來冷眼看着甄嬛,問:“你想說什麼?”皇帝察覺甄嬛語氣不善且話裡有話,根本不與她就事論事,而是洞悉一切地直指甄嬛的動機。甄嬛平靜地直視着皇帝的眼睛,毫不閃避,坦然道:“臣妾隻想說,不可聽信一面之詞而作論斷。”盡管被皇帝洞穿心思,但甄嬛仍然不說穿,隻是強調道理。皇帝和顔悅色道:“那你如今睡得還好嗎?”皇帝明知甄嬛意在其父,卻絕口不提,隻問甄嬛睡得好不好。皇帝這招順水推舟用得很好:既然你言之有理,那我就當面問你本人吧,這樣就不算聽信芳若的一面之詞了。如果甄嬛還不正面回答,那就說不過去了。甄嬛略作沉吟,回答:“起初幾個月的确睡得不安穩,如今稍稍好些了。”甄嬛不料皇帝來這手,仿佛不介意自己剛才的态度似的,她一時拿不準皇帝是純然關心還是另有用意?但不管怎樣,她都得先正面如實回答才行。皇帝聽了,很了然地白了甄嬛一眼,轉過臉不看她,滿意地點點頭道:“芳若所言不虛。”一來贊許芳若,二來是說:看嘛,事實證明,一面之詞是可以聽信的。

3、甄嬛說:“芳若姑姑并無騙皇上的意思,但朝中臣子權力傾軋,并非人人都能坦誠無私。”甄嬛認為芳若的一面之詞可信,但朝臣卻未必,甄嬛分析透徹、言之有理;但在皇帝聽來卻不以為然,甄遠道犯了大忌,可不單純是聽信一面之詞而已。甄嬛還想繼續說,被皇帝打斷:“你百般求見也不問朕好不好,就是為了跟朕談這個嗎?當日對純元皇後的大不敬之罪,你可知道嗎?”皇帝為什麼要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