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喜歡的幾個細節。

首先必須是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本來我還在好奇為什麼良多追上去的時候不跟在慶太身後,而是走上另外一條平行的路;後來我想,也許是因為這一對父子前六年就像這兩條平行的路一樣:慶太在一條爸爸不知道的平行線上一直注視着他、追趕着他,所以良多後來在相機裡發現慶太拍攝的照片,才發現兒子一直站在身邊記錄自己的爸爸;而良多自己則在另一條平行的路上自顧自地往前走,不斷地追求進步、上進、隻注視着前方而忽略了身邊人。但最後,經過這一系列抱錯孩子引發的事情,良多更多地反思了自己作為父親、作為兒子的身份和作為,所以最後他們還是交彙了,走到了一起,給彼此一個久違的擁抱。

...

第二個我最喜歡的場景就是琉晴第一次交換來到慶太家,他在玩慶太的音樂玩具,把一個球從這個裝置上放下來,敲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雜亂的、無序的,然後鏡頭對準看似在發呆的母親,其實這段雜亂無章的音樂正是她無措心緒的寫照。

...

第三個是正式交換家庭後,良多給琉晴制定了一張紙的事項清單,琉晴看着這張紙問道“為什麼”,良多回複“不為什麼”,在如此幾個來回反複後,良多似乎有微微的停滞,他其實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我猜測可能他從小接受的也是這樣的教育,而他的父親也沒有給他一個答案,于是他也不假思索地傳遞給自己的兒子,就像他小時候也彈不好鋼琴但他仍然用同樣的方式要求慶太,他隻知道最後結果似乎是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他也忽略了很多維度的教育和陪伴,所以這可能也是大家感歎的“東亞教育的悲劇”吧。他真正需要去探索的是——怎樣做好一個父親的工作,而這個工作是沒有标準答案的,因人而異的。

還有一些台詞和鏡頭的細節:比如電影兩次提到了野野宮家像酒店,一次是外婆說的,一次是雄大說的,可能對于良多來說,家就像“酒店”一樣,更多承載的是“歇個腳”的功能,少了父親的家庭在鏡頭裡似乎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人情味的;再比如無論是他們在野外玩還是在室内的兒童樂園,除了良多之外的三位父母都不同程度地在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但是良多總是想一個局外人一樣,用一個旁觀的視角和态度對待,這也體現了他的父親角色一直是缺席狀态的;還有就是他看到人造樹林一位前建築師,他們談論知了,良多感歎知了“成長”竟然需要15年這麼久,那位建築師反問15年很久嗎,也許這一段就在影射孩子的成長,良多總是當作一個“任務mission”在做,但實際上為人父母孩子長大也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

...

最後淺淺讨論下良多作為兒子的劇情,實際上“如父如子”的角色是良多,他作為一個在重組家庭、後媽參與童年的孩子,他受到了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問題,所以他可能也偏執過、沉默過,但又無力反抗,成長在這種錯綜的矛盾中。後來他見到了同樣作為後媽的護士所做的事,以及她的“孩子”站出來維護她,給自己同時作為兒子和父親的角色帶來了一些反思和思考。不過這一部分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沒有梳理地太清晰,希望能在後面的觀看中找到答案。

(另:在今天是枝裕和導演的分享裡,他提到雄大其實也離過婚,因為經曆過,所以這一次才會格外地疼愛、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