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非常令人心碎的老電影。老到那是1940年——還在二戰的時候。

聽着Auld Lang Syne,看到羅伊和瑪拉在大提琴中翩翩起舞,我忍不住落下眼淚。

同樣還在那結局的幸運符中。
可想羅伊是多麼的悲哀,他剛從戰場死裡逃生回來,在火車站與舊日未婚妻相見,恰逢人生大喜,經曆了戰争的摧殘,卻又要随即失去摯愛之人。

這一切都是在不可言說的痛苦之中,各種巧合的相逢與錯過。
幾度甜蜜到讓我以為會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可不曾想,最終隻有散落在地的遺物和羅伊滄桑的眼眸…

她是為了去見羅伊最後一面,被舞蹈團趕走,因此而喪失了養活自己的機會;也是聽聞羅伊的死她才堕入深淵;而重新見到羅伊,卻認為失去了和他結合的資格,那種痛苦讓她毀滅。她的一生,就像她對羅伊的許諾:隻愛他一個人。
“再見,我愛過你,别人我誰也沒愛過,今後也不會…”
"I loved you, I never loved anyone else,I never shall."

這就是戰争,他走時他們是無比恩愛的,他回來時她已經變成了一個妓女。戰争中這些事情總是說不定,不論是《卡薩布蘭卡》裡的伊爾莎與兩人相愛,《西西裡的美麗傳說》的瑪蓮娜的絕望自毀,都是戰争的罪過。

他們有多麼甜蜜,結局就多麼悲痛。

最後提一句基蒂,他與瑪拉共患難,在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瑪拉,這樣的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