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蕭紅,民國四大才女之一,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關于這個角色總是存在着諸多争議,有人崇拜有人嫌棄。

在她短暫卻複雜的一生中,經曆了戰火紛飛的年代,一路流離,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輾轉曲折的生活不曾把她打敗,每一個笑容都飽含對生的樂觀向上,對死的堅強抗争。

人物都是飽滿的,關于她與衆人之間多舛複雜的情感,是真愛、是無奈、是别離,從渴望到失望,從失落到坦然。救蕭紅于危難之中并攜手走過艱難歲月的蕭軍,最終還是因想在戰争中體現價值而與她産生争執,然後彼此分道揚镳,再見面時也依然有股惺惺相惜的意味。

細膩溫柔的端木安慰了她孤獨受傷的靈魂之後卻又懦弱怕事的屢次抛下她一人避難,留她在大腹便便之際獨自在戰亂中求生,但在最後時刻,縱然失聯了20幾天,終還是回到了她的身旁。

我想人們更願意相信他們之間有真愛的存在吧。青春歲月裡的縱聲歡唱,艱難歲月中的相互扶持的蕭軍;病重時刻守在身旁,為她吸痰悉心照料的端木。

我想以蕭紅的倔強,該是雖有失望但卻不曾後悔。

最初的影評多是诟病之語,關于翻拍、關于演員,不過主演湯唯真是給了觀衆很大的驚喜。

那些評論也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它的熱情,可能總是從一些文學作品中讀到過有關上世紀二十到四十年代的文人作家的生活經曆,靠想象試着勾勒出原本的模樣,模糊間總覺得差了些什麼。

也許這就是文字和影視的區别,透過文字難以觀察到的東西,換做畫面就會讓人覺得很直觀,很鮮活。

這部影片本身就更偏向于一部人物傳記,叙事很細碎卻也不失細膩,那些空景,那些獨白,平淡之中見真情。導演很用心,演員很賣力,湯唯,馮紹峰,張志文,黃軒,沙溢......每個演員都釋放了心中的熱情,将人物的性格與情感描摹刻畫得淋漓盡緻。

在那個時期所賦予文人的獨特使命讓這些文藝青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夾縫求生。但是他們有自己的風骨,有自己的信仰,在蕭紅從未放棄的筆下,流淌出的文字也一路跟随她蛻變得愈加成熟。

從《棄兒》到《生死場》再到《呼蘭河傳》,在魯迅等人的不懈支持下,在病魔纏身仍不願棄筆之時,終于迎來了黃金時代。

三小時的片長可能讓很多人猶豫,不過看完之後還是帶着點失落和意猶未盡。如果你夠文藝,對蕭紅包括那個時代的文人經曆有着那麼一點點好奇,也許可以跟着影片一起追溯回顧,那個屬于她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