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莫泊桑的長篇小說《皮埃爾與讓》(1888)改編的電影《沒有愛的女人》(1951),對于路易斯·布努埃爾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啃的骨頭。影片上映後,反響平平,也被導演認為電影生涯中最糟糕的一部,他覺得安德烈·卡雅特拍過的這部更好,但這并未影響到導演的拍攝。50年代初的這幾年,正是布努埃爾創作的旺盛期,單1951年他就拍了四部電影。雖然質量參差不一,但經過時光的浸泡,我倒覺得《沒有愛的女人》是一部上乘的改編佳作,或者說是一顆閃亮的遺珠。

...

的确,導演對于這部小說進行了墨西哥本土化移植,深具拉美風味和情調,無論是場境、角色名稱、時間和地點等,都做了全方位改編,所設定的現代感,讓電影在歲月的躊躇與跨越中,散發着獨特的經典品質。仿佛把我們帶回到好萊塢三、四十年代的流光溢彩之中。但她僅屬于布努埃爾式的諷刺影像。他對于有錢人追逐金錢的表裡不一,有着絕妙的揭示,這本身與莫泊桑小說一脈相承。也就是說,電影隻是改了面子而保留了裡子,即資産階級虛僞的本質。

但我更願意說這隻是一起個案,一個女人渴望真愛,怕打破原有的平衡而無法駕馭,最終舍棄了真愛,因為她更想過安穩日子,這可能無可非議。隻是來日方長,卻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惡果。如果說她是咎由自取,那未免輕飄和簡單化。我想,這更像是大多數女人的日常選擇。真的撂挑子敢想敢幹的仍隻是少數。因此,大而化之下,我想,導演在意的是如何拍一部緊扣人心、富有懸念又诠釋人性的電影。

顯然,這其中考慮到了娛樂,即商業性。但在我看來,這倒不是一部商業片,真正的是一部文藝片,深深烙上布努埃爾式文學語境的電影。在這裡我們必須忘記莫泊桑的這部小說,而隻說這部電影,這也符合電影屬于導演的普遍說法。對比隻能陷入一個自設的陷阱和形而上的空洞。何況這部電影全部在墨西哥拍攝,鏡語全部本土化,而非巴黎香頌的市井。

...

片中女主角羅莎裡奧,給我們整體感覺,她就是一個冰美人。她的美透着一股靜靜又抑郁的寒氣。這也就是大她十幾歲的丈夫卡洛斯·蒙特羅所說的,你每天苦着臉,喜歡歎息,總是沒有食欲。丈夫開着古董店,對于妻子總是頤指氣使。性情的不匹配倒是其次,更關鍵的是她真的不愛他。當初走到一起,是因為她的父母跟卡洛斯是朋友。窮困之家,對于羅莎裡奧并沒有多少選擇,她違心嫁給了中産階級的卡洛斯,至少這會讓父母親好受些。

...

當胡裡奧在林中屋子向她表白愛慕之意,她喜悅之下五味雜陳,但她的确也愛着胡裡奧,且想永遠在一起,一刻也不分離。這通常是如熾如烈愛情的初始模式。既然你不愛他,就不要用一生捆綁在他身上。胡裡奧如此說,她是認同的,她也答應他帶着年幼的兒子一起私奔。但就在他訂好三人火車票後,她匆忙趕到,沮喪地說不能去了,她不能離開這個家,因為丈夫突然病了。丈夫心絞痛的老毛病犯了。

...

哥哥卡洛斯年輕有為,開了診所,女護士麗塔愛他,但他愛的是漂亮女醫生露易莎,又是大學同學。片中卡洛斯與母親一起跳華爾茲的一段,既是看似和諧家庭其樂融融的高潮,也是接下來陷入低潮驟起矛盾的轉折點。當公證人帶來一份遺囑函件,宣布一名叫胡裡奧·米斯塔病逝于聖保羅,死者生前立囑願意把其名下的一百多萬,悉數贈送給卡洛斯和羅莎裡奧的小兒子米蓋爾時,這一家人簡直不敢相信,有天下掉餡餅的感覺。尤其是讓米蓋爾樂開了花。

本來,哥哥卡洛斯也是高興的。但這不能言明的心事,卻讓羅莎裡奧從此陷入不安之中,總有一股陰影圍繞着她。她懷念胡裡奧,深藏于心的痛又有誰能理解她。“百萬富翁”的米蓋爾從此有了香車美女,身為哥哥的卡洛斯似乎開始有點兒不爽,因為美女就是他愛的路易莎。雖然弟弟也問過他,如果他愛她,他就退出來,讓給哥哥,但卡洛斯否定了這種愛。

當女護士麗塔向卡洛斯主動示愛不成,她即盡力想辦法挖苦他,說你難道從沒考慮過,那個人為何把百萬家财隻贈送你弟弟,而不願分你一分一毫。這一招厲害,直接擊中了卡洛斯的軟肋,他陷入了這深深的迷茫和不解之中。他開始對母親不理不睬,尤其是他深夜發現母親翻看胡裡奧當年的求愛信件和照片,他如夢方醒,一把撕掉了屋裡母親的照片。

...

羅莎裡奧看着他們,再也支撐不下去,暈倒于地。接下來,在米蓋爾跟美女路易莎的婚宴上,不能飲酒的父親高興至極,舉杯說我的小兒子沒有我的缺點,隻有我的優點。這讓對面的卡洛斯臉上好像着了火,完全變形了。正當他要發怒,沒想到的是,父親說完話就突然心梗死了。如同卡洛斯說的他走的很高興,死亡讓他避免了失望。悲痛欲絕的母親,對于大兒子的冷嘲熱諷無可奈何。

顯然,卡洛斯并未就此罷手,他怒斥弟弟的愚蠢,并告訴他是胡裡奧私生子的真相,這讓米蓋爾驚愕中怒不可遏,兄弟倆幹了一架,卡洛斯差點拿刀捅死弟弟。幸虧母親沖了進來,說明了真相:“是的,米蓋爾是胡裡奧的兒子,那是因為胡裡奧是我唯一愛的男人,但我為了你們選擇留在了家裡。而米蓋爾是胡裡奧的兒子,我從不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隻是一個不可能結合,是我犧牲了我的一生和最美好的愛情,我唯一的愛死了,他仍然活在我心裡。”

母親痛泣完畢,小兒子請求母親原諒,并要接母親一起過。深懷愧疚的大兒子卡洛斯,慢慢走過來,擁抱母親,請求她寬恕他的過錯,聲稱不出國了,想留下來陪伴孤獨的母親。但母親堅定地說你還是離開吧,因為你還是會在乎這件事,但你永遠是我的兒子。卡洛斯說我會寫信給你的,再見媽媽。郁悶痛苦之下,他拎着行李離開。

...

煙消雲散之後,這遠逝與失衡的愛,對于羅莎裡奧來說更像一個遙遙的夢,留給她的隻有無盡的落寞和孤獨。當一切澄清之後,世界一片寂靜。人世間所有的争吵和計較,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但那片森林還在迎風搖曳,每片葉子折射的陽光如初斑斓。我們幾時見過擁有萬貫家财或坐擁天下的人,沒有走向沒落和湮滅。最終,羅莎裡奧靜靜地坐在那,就好像這是每個女人最終的歸宿,但她依然美麗。

2018.4.19

(首發于2023.8.2之公微“經典光影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