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很多日本電影時,可以感受到一些更偏日式傳統的細節散落在電影中,可能是場景裡的日式住宅、住宅的格局和裝飾,可能是主人公的服飾、吃的食物,也有可能是故事的内核。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下稱大豆田)在某種程度上背離了這種傳統,在場景的設計上尤為如此。劇中時常出現的女主人公大豆田的房屋、辦公地點、第一任前夫的餐館等等都帶有強烈的都市感,簡潔利落的線條,鮮豔明亮的色塊,這些更具現代感的場景搭建了一種嶄新、錯落、流動、和變換的氣質,與很多日本電影裡呈現的古樸、平和、隽永不太相像。可盡管如此,當你觀看這部劇時,還是會感歎這實實在在是一部非常“日劇”的日劇,甚至可以說是一部理想的日劇,它幾乎抓到了所有可以稱之為“日劇精髓”的東西,那些靈動的日常生活細節,那種瑣碎之間的勾連,那些人與人之間細微而又敏感的牽絆,那種隐隐約約跳躍的生活之力。
女主人公大豆田的設定是非常規的,離婚三次,獨自撫養女兒,是一家建築事務所的社長。這種設定仿佛掙脫了當今日本社會女性面臨的諸多桎梏和系統性壓迫。大豆田,作為一個優秀的建築師和社長,最好的朋友是一個難以融入都市社會,難以忍受自己被社會規訓的人,這種跨越藩籬的友誼也顯然架空了都市裡真實的殘酷。盡管劇中對于大豆田和她的好友所面臨的社會壓力有些許着墨,但這部劇仍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模糊化現實世界中身份、地位、出身而探讨人和人究竟該如何連接的作品,這個主題也一直以來是很多日劇所探讨的。所以這部劇盡管人物設定先鋒,但立意是具有傳統性和延續性的,也正是這種理想化和純粹化的設置,讓《大豆田》充滿了輕快的韻律和動人之處。
大豆田對母親有很深的眷戀,母親的骨灰盒陪伴她度過了人生很多重要的時刻。大豆田對自己的女兒也有很緊密的連接,她是三代女性的一個關聯點,當然還有她和好朋友之間已似親情的友誼。這部劇裡有女性之間的相知相守、相互陪伴和溫柔、親切、暖意。
除了人與人的連接,這部劇也呈現了大豆田隻關于自己的充沛的世界,可以是紗門無法裝回原位的錯亂,是做操時與所有人方向相反的執拗,是下班路上獨自吃可樂餅的惬意,是永遠都會剩下咖喱飯,是躺在沙發上對好友的思念。這些事你我都曾經曆過,而生活本身便在此間流淌,我們發展出隻屬于自己的世界,純粹的内核,與周圍、社會、系統、身份、地位都無關,即便這種無關可能隻是轉瞬即逝的。然而就算外部的一切又重新附着于你,自己的世界也并非不可能,你也許是進進出出的,你時常要去做些别的事,再回來。
豐盈的自我世界、生活樂趣,和曆久彌堅的與他人的情感都是動人而又難得的,祝願大家也都能成為自己的大豆田。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不要忘記關注公衆号《拾時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