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今年代表韓國申奧。電影畫面微黃呈膠片質感,通過在真實曆史框架中融入些許虛構情節,整個故事既寫實也有誇張部分存在。主創态度不偏不倚,既沒有過度流淚煽情,也沒有強調所謂愛國,隻通過雙方在危機中的不同遭遇巧妙展現了一下兩國的地位差異。
我認為影片最窒息緊張的部分不是内戰爆發也不是飙車場面,反而是朝韓兩方共處一室的時候:雙方勢均力敵,眼神裡既流露出戒備又充滿小心翼翼的好奇,空氣悶熱粘稠,鬥争似一觸即發。但最後,隻通過兩位參贊爆發争鬥,氣氛頓時緩和,雙方也達成微妙的平衡。
衆人共同經曆了生死逃亡之後,隻在情感上達成了統一,思想上其實仍是背向相馳的:飛機上的握手告别、下飛機時的泾渭分明、大人捂住孩子張望的眼神、兩位大使上車時的停頓、分道揚镳的汽車等,這些場景都展現出複雜矛盾的現實情況,表面上看是迫于現實的無奈之舉,也表達出了統一是共同願景,但思想鴻溝實難以逾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
還有兩個場面讓我記憶深刻:
當司機被警察當頭一擊後,鮮血和眼淚相交融,争取自由反抗壓迫免不了犧牲,殘酷與悲哀盡顯。
當叛軍孩子持槍做射擊狀時,韓朝孩子捂胸假裝中槍倒下,純真被暴力吞噬,戰争似乎變成一場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