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這封遺書,十分相似的經曆。

...
...
...

這封遺書我讀過十幾遍,思緒萬千,給了我一個重新看中國家庭教育的視角。

這個女孩的父母也是對女孩各種言語和行為上的侮辱,女孩在巨大的壓力下結束了生命。

吳謝宇弑母案背後也是類似的家庭,隻是另一種結局。

我隻是覺得生活在家長控制欲的牢籠中,人的生命力都被掐死了。一直壓抑的生命會讓惡在内心不斷膨脹,以至于最終沖破了控制的牢籠。

很多家長控制欲太強而出現死亡的例子。我媽媽就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吃飯的時候她也回以命令式的口吻跟我說把這些吃掉。我不知道什麼才是愛,難道“把這些吃掉”就是愛嗎?後來我有了解了一些,比較認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闡述“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愛不是“我都是為了你好”,而是我愛你隻是因為你是你,而不是你符合我的預期或者你服從我的命令,真正的愛是“如你所是”,與之相反的愛則是“如我所願”。而很多愛都是你必須按照我的意願行事,否則你将付出失去我的愛的代價。我現在會和我媽媽說“媽媽,你的控制欲望太強了”等等,我姐姐也會和我媽媽說“你控制不了我,也控制不了我弟弟,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我覺得“我們誰都控制不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任何人可以被我們控制,也不要想着去控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