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托現在的演員,不要為了賺錢什麼劇本都敢接,什麼角色都敢演。像《人生若如初見》,《廣州十三行》這種公然篡改曆史,醜化革命先烈,美化民族敗類的劇本都敢接,難道真不怕廣大的人民群衆戳脊梁骨?良鄉的原型是良弼無疑,說不是的都是鴕鳥心态,此人是曆史前進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保皇黨,隆裕太後都答應退位了他還要與革命軍決戰,是辛亥革命最後的反動派!最後革命黨不得已讓彭家珍當人肉炸彈炸死了他,清帝才得以順利退位!

更加可恨的是電視劇恨不得一集說八遍他是貴族後裔,多爾衮之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殊不知其祖上多爾衮是史上屠殺漢人最多的劊子手!剃發易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制造了無數人間慘案!這劇還在為其後人洗白,居心何在?

而愈天白原型是革命家喻培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在這部劇裡被抹黑成了一個隻會嘴炮玩弄女性的二混子!秋紅這個角色雜糅了秋瑾和蕭紅的經曆,也一定程度上碰瓷革命烈士秋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今天像這種颠倒黑白的影視劇能夠堂而皇之地登上熒幕,要不了多久就有人敢美化小鬼子侵華,美化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難道這些編劇,這些大導演都不知道曆史,都不知道劇中人物的曆史原型,實際上他們比誰心裡都清楚,可他們依然無所顧忌。有些人他不是蠢,他就是天生的壞,這件事情跟毒教材事件的性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試圖來扭曲我們的價值觀。可是網絡上依然還有很多人為他們辯解,說影視劇的創作不應該被束縛在政治正确的牢籠中,就應該百花齊放,百家争鳴。說實話,意識形态的鬥争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但很遺憾的是意識形态的話語權被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大家要是說一句不好,他就敢污蔑我們是群氓。同樣,作為一名演員,也應該要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堅持底線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