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在《你的顔色》這部以“顔色”為引的動畫電影中,最美的莫過于山田尚子對色彩的獨特運用。電影也試圖用奇幻與青春的組合,将三位高中生的成長困境與情感聯結編織在一起,然而電影卻并沒有塑造好人物,空洞的故事,使電影所呈現的“青春治愈”美學僅止步于視覺,難以讓人産生共鳴。

電影開場,《你的顔色》便讓人感受到山田尚子對色彩的駕馭力。電影通過女主日暮窦子能看見他人内心顔色的特殊設定,将原本抽象的情感具象為五彩斑斓的色調,賦予了整個故事獨特的視覺觀感。而“顔色”其實在電影中的作用不僅是視覺奇觀的展現,更可見的融入導演對“自我”與“他者”關系的思考。主人公窦子能窺見他人内心的色彩:憂郁的藍、脆弱的綠、壓抑的金等等,這些顔色既是人物性格的外化,亦是青春特質的隐喻,這一設定和對色彩的運用,其實為電影打開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電影在用色彩去打開青春後,并沒有去呈現更多的奇幻,而是用日本電影慣用的“慢”,想在細節處讓觀衆有足夠的時間去感受角色的情感變化,勾勒出窦子的性格特點和她所處的生活環境,使觀衆走進角色的内心世界。這個構思并沒有問題,但在這部電影中,當觀衆被獨特的奇幻設定勾起興緻,電影又打破了觀衆對劇情走向能天馬行空的預期後,這就勢必造成了電影後繼乏力的疲倦感,而就電影本身來說,山田尚子對整體也缺失了有效的掌控。

最明顯的例子,窦子作為故事的核心人物,同樣是電影耗時最多的人物。我們知道她能看見他人顔色,性格内向,但對于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特殊的能力,以及這種能力對她的成長産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影片是語焉不詳的,而這項能力除了能看透他人的些許情緒之外,對劇情的推動也顯得乏善可陳,角色之間的關系發展也略顯倉促。窦子與作永君、路易從相識到成為樂隊夥伴,進而産生深厚情感的過程,同樣沒有讓人充分感受到情感的升溫過程,角色關系的建立顯得生硬和不真實。

青春時期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諸多複雜問題,如自我認知的困惑、家庭關系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壓力等,而《你的顔色》想去呈現這些誘人共鳴,卻又都隻淺嘗辄止。窦子在家庭中的處境以及她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對她的性格和行為本有着重要的影響,作永退學背後所反映出的社會現實問題,以及路易在追求音樂夢想過程中所面臨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阻力,都隻是被一帶而過。這使得影片看似講了很多,實則什麼也都沒有講好。

盡管《你的顔色》讓我們看到了動畫電影在探索不同題材和表現手法上的努力與嘗試,盡管它足夠的純美,然而,在叙事節奏、角色塑造、以及主題挖掘等多方面存在的诟病,終使電影所營造的青春如絢麗的泡沫般, 一戳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