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謀面的美國親戚,這是網友對于美劇《摩登家庭》的評價,而對于我這個廣東人而言,康家乃至昌盛街的街坊們,則是我素未謀面的廣東鄰居。《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劇,滿足了我對“宗族”這一詞概念的完美想象,三代同堂,兒孫繞膝,大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這已經超越了一般“家庭”的概念了。

我從小就特别喜歡一家人齊齊整整,熱熱鬧鬧的感覺,隻不過于大多數人而言,這番景象隻有在某些節日,比如春節,才會出現的,節日限定版DLC,但《外來媳婦本地郎》則把這種DLC做成了主線劇情。

跨越二十載,突破四千集,《外來媳婦本地郎》像是一個真實版的楚門世界,隻不過不是對演員的窺探,而是對他們所生活的廣州,甚至是整個廣東,的舊日時光的窺探。

我自認為看過很多集,直到現在周六周日晚上,我外婆都會打開珠江台,當然,不是為了看《外來媳婦本地郎》,而是等8點鐘開始的珠江台配音的那些個抗戰劇/家庭劇。但你要說這個劇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好看了,我也說不上來,有的人說是自從二哥的扮演者郭昶去世以後就變味了,當然我不那麼認為。

我記得小時候放暑假,公共台每天下午都會播好幾集《外》劇,而我幾乎是從最開始的幾集一直斷斷續續的看,一直看到他們從西關大屋搬到去了列村,那時候雖然多加了幾個角色,但核心依然是圍繞着康家的,就是康家那時候好還是齊齊整整的。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康伯康嬸漸漸不出場了,然後枝子,天佑,保羅也很久沒有戲份了,再到後來他們回到荔灣人家,從群戲慢慢變成了二嫂作為核心,無數條劇情都和她有關。

《外》劇能長青,其最主要的一點就在于他的接地氣,貼近生活,感覺真的就是街坊街俚的感覺,到現在被人批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在于他漸漸變得十分離地化,很多時候能明顯感覺出來,他是為了一碟醋包了一頓餃子,為了宣傳某些事,而專門想了一集内容出來,而且經常沒頭沒尾,新角色不斷出現,然後有些角色看似很重要,結果過一陣子就再也沒出現過了。

從衆人如數家珍般到的談資,到如今無人問津的狗尾貂續,不僅是《外》劇的命運,也是廣州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個隐喻。我們能很熟悉的說出「光,宗,耀,祖」,「祝師奶,阿嬌,老作,洗剪吹」,但現在打開電視卻滿屏叫不出名字的新人,哪怕是,天佑,枝子,保羅,人物還是那個人物,但飾演他們的演員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幾個演員了。

提起廣州的市長,第一個想到誰?我猜大部份人腦海裡隻閃出三個字「六百萬」萬慶良。什麼叫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當年全部人都在罵他作秀,罵他博取了太多的曝光,可是自從萬慶良以後,你知道廣州換過多少市長,分别叫什麼名字,有過什麼政績嘛?

曾經,廣州是個開放包容的城市,中國是個面向世界的國家,《外》劇這麼多年來,出現過不少的外國人,去過不少國外拍外景,甚至一個小小的汝好茶餐廳都有外國食評家到訪過。一切都朝氣蓬勃,一切穩中向好,一如當時的整個時代。可不知何時起,劇情的發展越來越困于荔灣的那一畝三分地,即便是出外景旅遊,也從豪華郵輪行,變成了鄉村振興的宣傳片。

看着康家人從一間貨真價實的西關大屋,到現在一眼就看出來是搭出來的廠景,也像一個對時代的巨大隐喻,理論上來講,經過一次拆遷再回遷後,康家是越來越有錢了,越來越幸福了,但是給人的觀感卻是,越來越虛假,越來越離地。而康家吸引人的那種「濟濟一堂」的感覺,這麼多年的變遷,不知道被埋藏在了何處。

如今,《外》劇被人讨論最多的是:何時“折埋”,而被掃入曆史垃圾堆的,又何止這部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