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映禮看完花樣年華及25周年版本加入的花樣年華2001,本以為新版是在原片中剪入新的内容,沒想到是在片尾放映一部新的獨立短片,并試圖與上世紀的故事進行映照。短片的叙事和意象,都太像是多年之後紐約的藍莓之夜。作為花樣年華開拍時的第一場戲,或許也是在棄用後被改寫成了藍莓之夜。
在兩部影片的相互映照之間,一些表達似乎也變得更加清晰。從幽暗的走廊、樓梯和門道到明亮的便利店大門,過渡空間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環境的不斷更叠。服飾上,從旗袍到風衣的改變也是一種後現代曆史主義的表現方式,時間的流逝通過她衣櫥的變化得以儀式化。同時,由暖黃變為藍白的色調,或許從某種程度上也實現了地緣上的表達。
周蘇二人在原片中短暫而受限的相遇,在新的片段中得以延展。彼時的二人相遇在更叠之後的新社會環境,也不再有過去故事中的束縛感和時間的模糊性。兩人内心的情感掙紮與懷舊回憶随着新世紀的到來而煙消雲散,過去與未來被撕裂的心境、過渡時刻的文化動蕩和身份危機等存在性思索也都随之褪色。
短片最後的那個深吻,有一種不顧一切的末世感,既直指周慕雲與蘇麗珍之間無法挽回的過去,也映射了香港被遺忘的過往曆史以及這座島嶼幻夢式的未來。
新花樣年華,或許是藍莓之夜的前身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列車穿過花和山林 駛向過去 彙入光的灰燼
水滴,水滴,水滴。單看片名的時候,我無端地聯想到黃錦樹,和他那永遠不會停歇的無盡綿延的水流。隆隆的列車聲,嘩嘩的雨聲,水與水滴之間清脆的碰撞聲。整個世界都籠罩在氤氲迷蒙的、浸潤世間萬物的水汽裡。導演說,影片中展現的負片,其實并不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