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畢贛導演新作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在此先得恭喜一下導演畢贛,也希望借此機會畢贛導演能走進更多觀衆的視野。與畢贛導演的作品的初見是導演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之前也不曾看懂,熟悉故事片的我對于文藝片也是一竅不通,前段時間重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發現電影也并不是映像中的那般差勁,至于關于《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影評可見我之前的影評。果然回憶如打碼後的影片一般,人尋遍其中也隻能找的模糊不清的映像,細緻的畫面已然消失在回憶長河中。
畢贛導演算不得高産的導演,除去《地球最後的夜晚》就隻剩了《路邊野餐》這部飽受贊譽的處女作。因為之前的偏見也不曾欣賞過,借此機會正好先一睹為快。在看過《地球最後的夜晚》和本片之後可以對于畢贛導演的風格略窺一二,導演并不吝啬自己對于故鄉凱裡的喜愛和回憶中凱裡那種如夢似幻記憶,其實可以看出《地球最後的夜晚》其實算是更加精緻版的《路邊野餐》,相似的故事,相似的氛圍,相似的情感,搭配上更加精緻的長鏡頭,更加專業的演員,更加精美的鏡頭布置。
但《路邊野餐》所讓人驚喜的正是那種略有些粗糙的氣質,不是很專業的群演,搖晃的長鏡頭,甚至于在拍攝時轉向村落前的車喇叭和下船時攝影的踉跄這些不那麼完美的元素共同構建了這部電影的獨特的氣質。在電影越來越精緻,越來越精美的像是櫥窗裡的展覽品的今天,這部有些粗糙但飽含淳樸的電影讓我在陳升的回憶中不斷迂回徘徊,在記憶的迷宮中拼湊那令人遺憾的故事,而質樸的演員也讓電影的畫面不再遙不可及,更像是身邊真實的故事。電影通過這種現實和夢境相結合的畫面同時也塑造了陳升那種剛從監獄出來後,恍然如世,将一切一一拾起告别的茫然錯失,再像一切告别的獨特氛圍。電影确實在某種程度上将鄉土情感融入到了夢核電影之中,電影于我而言有些伯格曼的《野草莓》和安哲普洛斯的《霧中風景》的感受,即融入了《野草莓》的故事框架和叙事風格,而氛圍的塑造和畫面則更像是《霧中風景》,雖不像兩位大師一樣在讨論人生哲學和人生思考将電影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但在個人故事中确實算是氛圍和故事塑造都極為出色的佳作。
電影中我唯一不大習慣的是畢贛導演在電影中融入了大量自己創作的詩詞,導演在畫面,氛圍,故事上都有自己獨道的見解,但詩歌存在的意義更多是為了塑造一種氛圍,而沒有表達出更多的含義和思想,些許也是因為我個人文學素養并沒有那麼高,無法從導演的文字中獲取到更多的感受,反而個人覺得得這些詩詞會有些欣欣作态,這是我覺得《地球最後的夜晚》為數不多略好于本片的點,但從整體氣質還是本片更為優秀,以有限的資源做出如此佳片不由的讓人佩服畢贛導演的才華。
個人評分:8.5分,跟随陳升的夢境走進貴州的山村,追尋故鄉的回憶。本次《狂野時代》也讓人期待畢贛導演在脫離凱裡以後的發揮,這次和易烊千玺的合作本質不會缺少流量和推手,預告片中似乎已經若有若無的凸顯了夢核的氣質,雖不奢望本片能有前兩部文藝氣質,但中國商業片也太長時間沒有很好的電影了,能有一部有文藝氣質的商業電影已然能夠讓人滿足。當然也希望畢贛導演《狂野時代》戛納斬獲大獎,而文藝電影也能借此東風走入院線,走入大衆視野。
寫在《狂野時代》之前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迷惘的靈魂
電影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内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文和,不丹的電影我僅接觸過前些時間的《僧侶與槍》,電影走的是政治諷刺和社會隐喻的風格,所以本片先入為主自然帶入了這樣的觀念。《十字路口的豬》這個标題就讓人帶有一絲遐想,熟悉電影的觀衆都 ...
平靜之下的荒誕
久聞《堂吉诃德》大名,可因個人的浮躁從未靜下心來拜讀過原作,今日在找電影的時候,恰巧見聞本片,同時因未拜讀過原作,便找來一看,看能否窺之一二。雖未曾拜讀原作,但《堂吉诃德》荒誕早有耳聞,電影開始便是老年的堂吉诃德和一位看似是仆人的桑 ...
溫暖又溫馨
查茲一天在公園偶遇了一位優雅的女性:瑪格麗特,從此兩人互相救贖的故事就由此展開了。電影不斷的穿插的回溯查茲的成長經曆,講述他成長過程中在教育上遇到的缺失,而瑪格麗特的出現仿佛彌補了他少年時期的缺失,這種如師如母一般的角色出現在了查茲 ...
權力永遠不是你現在能做什麼,而是你不能做什麼
《還有明天》是一部在衆多國産電影中殺出來的口碑之作,題材也是近期大火的女性主義題材,之前苦于時間安排一直沒有觀看,而近期上映流媒體後本片也算是在第一時間觀看了本片,質量确實上乘,在一衆同類型題材中也算的上是佼佼者。電影聚焦于二戰之後 ...
一部合格的"灣仔碼頭"宣傳片
五一檔期的《水餃皇後》在2月後下架同時上架了流媒體,終于讓我有機會睹真容。電影在上映前其實并沒有掩飾電影想要拍攝的主角便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而灣仔碼頭也在電影中更名為臧姑娘水餃。所以電影本身就已經确認了自己的目的,一是紀念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