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電影這一新興藝術形式相結合的典型。悲歡離合的苦情戲碼與矛盾交織的曲折情節讓影片的整體氣質非常貼合民族閱讀習慣所偏愛的觀賞對象。對傳統戲劇的表達手法也進行了吸取與融入:以線性結構為核心,用多條故事線索構建起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結構框架,重點表現人物性格與命運的發展演變同時用鮮明且對比強烈的情節設置對這一方面加以潤飾。具體達成審美意義的則在于文本創作中的高明與細膩,當然這也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情節的集中展開基本上基于傳統文學常用的方式,即通過合理的人物關系聚集起象征着不同社會力量的人物,在短時間的空間容納内暗示不同階級的生存狀态,以達到對人物命運的充分表現、對社會悲劇性的深刻揭示與對曆史根源的精準提煉。可惜的是對文本的側重服務性還是太大,褪去了文字的傳達力量而影像形式隻是在“平行剪輯”這一總體的表現策略上進行略顯粗糙的周旋讓本片難免具有流水帳的感覺,原本可具有的巨大時空潛力進而被逐漸削弱。過分強調特寫的生硬剪切、外景戲空間感極薄弱的視點剪輯也是本片在技術技巧方面的兩大缺點。後半段觀感上升完全是文本發展必然帶來的戲劇性沖擊,其中雖可看出精湛工整的舞台劇性質的調度,但矛盾的集中爆發下演員們的出色演繹造成的直接性視覺震撼才是審美力量主要來源。
寫短評之超過350字便隻好寫長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些失眠睡不着胡扯出的文字恒星坍塌的畫面挺漂亮的……比較粗暴地講,諾蘭在他的所有電影隻幹着兩件事:叙事手法上的窮盡心思與最後剪輯工作的技術性完善。《追随》的倒叙開啟前者,《記憶碎片》的黑白彩色畫面穿插開啟後者。不得不說在這兩件事上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