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和人生一樣,在某些發展階段會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二戰的時候,德國與英美在北非打消耗戰,德國和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打消耗戰,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大陸打消耗戰,日本和美國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打消耗戰,所有攻擊一方的集團都想速戰速決,都想着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快速拿下某個戰略地點/達到某個關鍵戰略目的,然後乘勝追擊,一勞永逸的解決戰争勝負問題,結局就是陷入戰略消耗,在一個點上投入了越來越多的力量,耗幹了血液。
結局就是戰場失敗的,實力弱小的,力量儲備不足的,承認失敗退出戰場,喪失戰争主動權,一敗再敗輸掉整個戰争。
男主的人生一看陷入消耗戰,他和他父親,和文物修複,和那滿地的書,不後退一步,其實各退一步,海闊天空,但雙方誰也不退,他和他父親各執一詞,他老是修碗總是修不好,買了書就不看,總有一天此局面會結束,和父親關系修複了,放棄文物修複了,開始看書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比如現在年輕人都想考名校,考研,考……從哪裡一二三四戰,成功就是“上岸”,不成功就是煎熬,範進中舉現代版,和這個男主有什麼區别?很像魯迅筆下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唯一一人 。
很多人就批評了男主fw,這是個概率問題,總會有這種人出現的,很多人都說看這個看成恐怖片,還不如不看,說導演為什麼要拍這種人,那他就不服輸,還有死磕這個點,總會有這種人出現的,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總有人把這些要素都湊齊了,男主就很典型。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拍紀錄片不就是一個變化的點?相信男主以後的生活會煥然一新。
男主學文物修複,或者樹立這個志向,也很罕見,路越走越窄,完全成了零工經濟,買那些書也全部都是愛好的書,完全是跌入消費主義陷阱。
不得不進入消耗戰的最後肯定不得不走出來,就看他最後走出來之後怎麼收拾殘局,打敗了不代表生存不下去,總有輸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