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公司的一些小恩小惠自我感動。防止硬着陸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要一下子脫離常識墜入神秘主義,那會導緻認知的混亂,理論大于觀大于思想大于觀念大于論述,要看到現象背後的關系。斟酌語句結構,哪裡有人的心理準備。
歧視有理,創始人和企業怎麼可以分割,普通人就喜歡關心一些虛僞的表象,而不關心更大的層面,明朝人說;清廉的海瑞是萬年偶像,而有污點的戚繼光才是百世棟梁,一般人就喜歡鄉村教師代言人這樣的。公司如人,公司的品格如人格。人無自大之資格,實乃各方面實力不夠,受不平等之待遇,如其人,中庸為德,專心把自己發展好,對自己好,對别人無害。
智能生物不斷進步的目的就是減少自由能,增強預判能力,比如寒武紀的時候視覺的出現,比如哺乳動物的多重感知系統,比如智人的龐大的腦袋。都是為了減少自由能,增強預判的能力,如果你學大一堆的東西,然後也沒有什麼預判能力,也不敢下注,然後還自欺欺人的說自己學的不是為了預判,這就是人類智能的核心,然後這也是《離職》裡面,公司的核心資産。
巨量公司-經濟組織不斷複讀那些、用大量僞概念組成的虛妄認知的基團,本質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有其在線下的實體依托,比如:盧蒙的線下展銷會,主要是某些産業在特定地方形成的集群,但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目前已經擴散到了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一塊塊屏幕上:公司ceo的願望是讓每個人都被公司控制。
其線下實體,是連成片的權力,影響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更加強烈。人經過資本的訓練的時候,感官和思維都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部分體現在會被輸入大量概念及其組成的陳述。這些内容會導緻人對現實生活的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下降,故而比起感知真實世界,人們更傾向于堆砌概念來假裝自己認知了真實世界。這些概念往往視角越高、數量越大,對真實的隔斷效應也就越強。沒有經過規訓的人可以免除這種影響,但是經過了的人,尤其是那些反複多次穿行的人,總會想着回到裡面去。那些叙事是人之不安的現實投射,是對過去的扭曲記憶所形成的印痕。這種不安越強烈,集體記憶就越廣大,對感官和思維的影響也相應地越強烈。一些人早就對此有了很多觀察。
集體的精神是物質和生命的敵人。它不像其他的東西——或者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它是存在到虛無狀态的過渡。存在的對立面。會損壞人的精神,來源于感官剝奪,是由衰變種的過往信息組成的,是最稀薄的過去,叫做自我的融合。灰域不僅暫停了物理法則,還有心理法則,甚至可能還有曆史。人的思想變得被過去過度輻射。
人們不會真正區分那些記憶的歸屬者是誰。什麼都能聽見,染上了那種渴望—妄圖歸置整個世界,過去是人的歸宿。記憶最深處。如果偏離路線太遠,你每走一步都會離家鄉越來越遠,不管什麼方向。到了那個點你就無法再回來。你的思想會跟過往一起變得光芒四射,會有一次彈跳。不會書寫記憶,而是擦除記憶。就像某種難以言喻的終結,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投下的不安陰影,正侵蝕着現實。一片巨大的、超自然的領域。它的到來與人類思維的到來是一緻的。
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自于文科考試。不管公共課還是專業課,考試就一定要認真對待,寫滿、字迹工整、按要點分條列綱切忌空卷,一般老師們閱卷時有字就有分。這種長久的,經年累月的訓練使人喪失了思考-批判能力。同事之間,人與人之間,實力不夠,拉你下馬也夠。人首先是一個動物,生活經驗低等與高等的結合,現實性上是一切關系的綜合。
研究從四方面開始,曆史主要是背景,著作主要是經典,主要是它們的系統觀點。要看學者的專著,這是我們尤其缺乏的,最後是教材就是基礎。提升能力要與高人交流。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要與自己的朋友交流。學理論很深刻的人就會把愚蠢的人當做自己的工具而扔掉。沒有學的理論太過于深刻了。但是自己又會陷于膚淺的輿論,導緻自己成為沒有獨立思考的愚蠢的人群。
以講課的形式,老師會表演,先說為什麼做這個題目,看的書,資料列表,課件,文獻,格式,綜述,新意,價值。這就是一套“分離”手術。
烏合之衆也是理性的,法不責衆,個人理性與公衆理性的合流,内心的狂暴在人數下被解脫。當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沖突的時候,往往都要硬件建設。教育人的理性。
用知網代替百度,用知乎代替網頁,做個人的知識系統進步,做人(交往)做事學會學習(會學)學會研究,手的工具與心的工具。學習态度,方法,效率方法掌握研究命運,世界觀決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