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馬大姐》雜考

橘玄雅

前言

本雜考僅局限于267集的《閑人馬大姐》,不涉及後續的《黨員馬大姐》《超人馬大姐》等劇。其中,由于第36集難以獲取資源,因此當集内容依據《閑人馬大姐:梁左紀念版》補充。原劇自第41集開始有字幕,個别情況下字幕内有錯别字。以下考證,凡出自某集内容,以“(Noxx)”進行表示。馬大姐自身的劇内事迹,基本與當集主題重合,考慮到文字過長,有所删減。

第〇章、《閑人馬大姐》的相關背景設定

一、關于背景時間

大體上,《閑人馬大姐》的時間軸是跟着現實生活同步進行。比如劉奶奶的年齡,就有從“快到八十”變成“八十多”的變化過程。No143是“新千年第一頓飯”,No251則提及當時是“2002年冬季”,因此全劇大概有2-3年的時間差。此外,劉勇去西北之後,自No200開始,經常有《東北一家人》的演員來劇裡客串,實際上應該就是《東北一家人》在同時進行拍攝所造成。

二、關于居住小區的設定

馬大姐家住的小區,是北京市西城區大羊坊路小羊坊胡同41号機關大院(No41),有很多棟樓,劇裡提到過3号樓和4号樓,都不是馬大姐住的樓(No175)。從筒子樓的外景來看,疑似共有4層(No13),但後來劇中出現過5層住戶(No243),有可能是bug。

馬大姐家(王家)住的樓編号不明,進樓門後,左側是個拐彎,牆上有郵箱,右側右轉有個樓梯(No30),往前是個丁字口,以“丁”字為東南西北,北面是牆,挂着小黑闆,西北和東北角均有樓梯,西北角南面是廁所(No13劉勇去“1号”方向),靠南是過道,過道兩側是各家住戶。全樓有好幾十戶(No70),每戶是兩間房,一裡一外,産權是公房(No5提及李家是公房,可以買下轉私,其他人家是否轉私不清楚)。1層往丁字口南面靠東第一個門就是王家,門牌号107。從位置上來看,馬大姐和街坊們平時聊天的那個石頭桌子,西側的窗戶就是馬大姐家。正對107的106是廚房,由王家、劉家、李家合用,各有一個竈台。李家以前住樓下,後來搬到樓上,也沒搬廚房,所以廚房在1層(No169)。從No40開始,門牌号發生變化,王家改為106,廚房改為107。從106、107再往南,靠西的109是劉家(No257),109對門是108,一直關着門,不知道是誰住的,可能是以前李家住的(No107),後來說是“隔壁張家”,則108應該姓張(No213)。

小區的産權單位是社科院,由住後樓的房産基建處向處長負責,但實際上東風紡織廠的員工共同居住在小區裡,居民比社科院員工還多。這是因為,文革期間,工宣隊進駐學部,紡織廠趁機擠占了小區。因此,小區的垃圾清運和水電維修一直由紡織廠負責,紡織廠還給過社科院很多錢。近幾年,紡織廠困難,要破産,因此不管樓後垃圾,孟主任建議居民自己解決,引發居委會主任換屆(No100)。社區的居委會主任一開始是孟大媽,後來換成梁蘭。馬大姐當樓長一年多,本要換樓長,馬大姐和劉強競争,最後馬大姐連任,劉強當助手(No210)。

社科院距離小區還有相當的距離,王援朝曾經下班後打“豪的”(2元1公裡)回家,花費49.9元。東風紡織廠在小區西面(No100),住戶負責人是黃主任,聲稱他們廠子今年已經扭虧為盈,向國家繳納利稅188.88元(No101)。紡織廠廠長貪污受賄,一年出八趟國,上任兩年就把一個廠子弄得快倒閉,趕上了倒閉的東升紡織廠,劉總工程師舉報廠長,結果被下崗,最後是王茂琪把廠長舉報,廠長也因此下台(No187)。

馬大姐住的樓原本有樓門(No10),後來被偷走了,馬大姐當樓長後安裝防盜門,每戶交33.33元,幾天就拆了(No70)。小區安裝機關大院有線電視,每戶5元(No41),清潔費也是每戶5元(No79)。小區的居民文明公約,是1995年孟大媽在任時候制定的(No195)。後來還曾經安新電表,用電增容(No177)。

小區還有各種活動,比如換節水龍頭,評比一個月的節水冠軍,冠軍是出差沒在家的楊胖子(No204)。街道有個愛鳥協會,發起一個救助貓頭鷹的活動(No224)。外賓史密斯夫婦也曾來小區參觀(No259)。

小區外面,胡同口有個小攤兒,專賣假貨(No142)。小區對面有個川菜館(No143)。院兒門口曾經修路(No218)。街對面新開一個火鍋店,叫“百年老湯火鍋城”,發放阖家歡免費卡。店主是西北人,号稱“五百年老湯”,被馬大姐舉報給今日說法,遭到消協處理(No263)。

第一章 《閑人馬大姐》的主人公

一、王援朝一家

王家住在1層106(No40之前門牌号是107),是全樓采光最好的一戶(No159),有王援朝、馬小燕、王艾嘉一家三口,戶主是王援朝(No96)。家裡收入1000元出頭,過日子全靠馬大姐退休金,月月不夠花(No14),王援朝工資都存銀行(No95)。家裡的财政大權本來由馬大姐掌管,因馬大姐的親戚非法集資,由王援朝接管,并把存折鎖在單位,最後又被馬大姐奪回(No57)。存折一開始藏在枕套裡,後來改褥子下面床闆縫裡,後來又改到椅子墊底下(No57),再後來改到裡屋牆上獎狀後面(No124),存折是順發理财卡,共12345.67元(No65),後來積累到兩萬餘元,是所有家底。存折的密碼原來是3721,後改成7749,又成結婚紀念日(No252)。家裡訂北京青年報(No44),座機電話是62899008(No236)。家裡電視是頭一批國産彩電,原本是馬大姐招待所的,淘汰之後被馬大姐從撿回家(No70),No74裡電視壞了(No74),後來又壞了一次,據說已經用了二十來年(No77),最後買了個panda牌25寸的,花了1500元(No77)。No3中,馬大姐從單位花200元買了裝修材料回家刷牆,讓自家人刷牆,刷壞了,又找來一個小工,結果是小偷,最後還是劉勇給刷的,裝修之後家具陳設改變。又曾經因為推銷的太多,安了個貓眼,一開始安反了,後來群衆議論,給拆了,結果大家都安了(No256)。

1.王援朝

出場信息:正式出場No1。

稱呼:王師傅(街坊、同事)、王叔(劉勇等)、援朝(馬大姐)、小王(劉奶奶等)。

基本人設:比馬大姐大兩歲,48歲(No16),生日在夏天(No78)。自稱老北京(No6),其實老家是唐山向陽屯的(No43)。行五(No43),有姐姐有弟弟。身高一米六五(No84),八字眉,三角眼,冬瓜腦袋柿餅臉,手是四個簸箕六個鬥(No65),三圍都是95(No66)。以前是雙眼皮,現在單眼皮了,據說看大門看的(No247)。暈針(No18),心髒不好(No34),有哮喘(No104),老花眼(No108),長得比馬大姐的父親還顯老(No117)。是個大孝子(No257),結婚幾年一直沒孩子(No36),鼻子能聞到錢味兒(No94),最愛吃豬蹄(No164),小時候算術好(No164),睡覺打呼噜(No1),愛說夢話(No95),喜歡看足球(No3),北京國安隊球迷(No56),甲A球迷(No77),抽煙也喝酒,打牌下棋(No102),愛吃烤鴨(No103),從小黃瓜吃多了跑肚(No50)。有塊手表,比王艾嘉年紀還大(No78),後來壞了(No84)。每天零花錢3元(No80),原本的小金庫不夠買一塊手表(No84),後來小金庫攢到一千七八(No95)。有名的臭棋簍子,跟劉勇的父親下象棋,人家讓半邊車馬炮,還輸了(No145)。

職務工作:社科院傳達室門衛(No7),自稱“安全保衛機要部門”(No2),“從知識分子堆兒裡挑出來看大門的”(No100),曾經被領導許諾天氣轉涼後改為燒鍋爐(No2),似未允諾,經常值夜班(No20)。原本的直接領導是住在前樓的辦公廳常處長,現在直接領導是住在後樓的白處長,三十來歲,據說是回民(No20)。後來的領導謝處長是個沒結婚的男人(No81)。每月工資加上獎金以及夜餐費、誤餐費、洗理費、車補一共1154.3元,原本每月所有收入全部上交,No15之後改革,每月拿100元零花錢(No15),後來工資升到1234.56元(No55)。偶爾從單位撿《文學原理》等書拿回家,相比于馬大姐,有一點點文學素養(No25)。早上八點上班,七點一刻從家走,騎車四十五分鐘(No116),六點下班(No129)。領導談話,給重新安排工作,其實是社科院跟河北某貧困縣對口扶貧去聯合辦學,後勤部門派王援朝去,挂名扶貧小組副組長,一年時間,期間比平時賺得多(No129),獎金一千塊(No134)。

人際關系:有個老朋友朱局長(No27)。有個同學叫于力,跟王援朝是從小一起罰站的交情,外号力巴兒,開裝修公司,跟原配離婚,新娶的媳婦卷了于力的錢跑了。班長叫肖鋒,外号司令(No64)。街坊牛家的小三牛大田,以前跟馬大姐眉來眼去,從香港回來了,去河北看王援朝,其實是看上地,要聯合搞開發,見到王援朝,來家裡做客,聘請王援朝擔任項目開發部副總經理兼辦公室主任,工資一個月比以前小半年賺得都多,後來因為去夜總會等事,從項目開發部撤出(No164)。和單位送報紙的張大媽關系好(No95),同事老錢,8月13日上午跟王援朝換班(No104),同事老吳,最規矩最守信用(No127)。認識協和醫院看大門的和法院看大門的(No11),認識八寶山火葬場看大門的(No122)。

劇前事迹:上學的時候,外号叫沙皮、沙皮狗(No64)。曾在北京第五小學六年級二班上學,學号四十一号,跟莫斯科捷爾任斯基小學六年級二班蘇聯小朋友通信,按照學号排,對面四十一号是女同學,叫喀秋莎·康斯坦汀·伊萬諾夫娜,通信半年就停止了。三十多年後,喀秋莎在中國做生意,住華泰飯店,來看望王援朝,也是他們第一次見面(No31)。好不容易開一門物理課,期末考試畫一個燈泡就能拿100分(No63)。也插隊過(No74)。小時候很淘氣,小學的時候曾經給馬大姐抽屜裡塞死耗子(No84),從小和馬大姐住一個胡同裡,從小喜歡馬大姐,馬大姐從内蒙一回來就找人向她提親(No19),跟馬大姐搞對象第一天是在天壇公園回音壁,十冬臘月,馬大姐掉冰窟窿裡,王援朝下去救(No69),1980年7月底結婚(No55),結婚二十年,沒跟馬大姐說過“我愛你”(No60)。年輕時候練過鉛球舉重,沒練成就被教練開了(No8)。之前買襪子,抽中一瓶腳氣靈藥水,是王家抽中最大的獎(No65),還曾經花2元,中獎50元(No105)。

劇内事迹:單位要分單身職工宿舍,一間房,為此鬧假離婚,被王艾嘉揭發失敗(No19)。推着自行車去修電視機,逆行戗轍,被一個寶馬汽車刮倒了,馬大姐還告了交通隊,結果反而自己賠了一千多塊錢(No74)。懂一定文物知識,有一個黃花梨的炕桌,新花梨的,是降價處理四舊物資,當年花5元買來的,學名叫黃花梨貴妃扶手幾,值8000元,結果被馬大姐毀了(No46)。去看球,被女球迷小孫親了一口腮幫子(No56)。淩晨在傳達室勇鬥歹徒,受傷,在309醫院icu重症監護室搶救,保衛科科長姓齊,女性,來慰問,單位決定給口頭表揚一次,并長一級工資,後撤銷,因見義勇為上了兩次北京青年報,電視台“熱點追蹤”也來采訪(No69)。發燒,上吐下瀉(No82)。在社區消夏詩歌朗誦會中得了一等獎(No87)。單位辦理住房登記(No94)。把腰閃了(No108)。從河北寄土特産回家(No207)。從河北回家一趟(No232)。探親假,請假伺候丈母娘(No252)。回家一趟,單位發米,給劉奶奶了,發三斤黃花魚,給孟大媽了,一桶食用油,送馬大姐大哥,獎金二百塊(No258)。又回家一趟(No265)。

2.馬大姐

出場信息:No1正式出場。

稱呼:名叫馬小燕,老馬(王援朝)、馬大姐(街坊)、小馬(劉奶奶、孟大媽、杜雨霏等)、馬大姨兒(劉勇等)、馬會長(No54)、馬學員(No151)。外号酒囊飯袋子(No66)。曾經改名叫馬無名(No68)。

基本人設:1953年出生于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中(No23),No16裡過46歲生日,生日是夏天某月七号。自稱是老北京(No6),有北京戶口(No14)。身高一米六五以下(No17),體重一百三十多斤(No60),小時候種過牛痘,在左胳臂(No68),後槽牙有個洞(No108),說話的味兒像江青,會唱紅燈記(No155)。苦孩子出身(No257)内蒙插隊時,琪琪格她娘難産,馬大姐套上車送她上旗裡衛生院,來回一百多裡地,所以耳朵凍聾了,落下病根(No17),有關節炎(No187),頭暈眼花的老毛病(No35),結婚幾年一直沒孩子(No36),王艾嘉十歲那年生病,馬大姐在醫院長椅上睡了半個月,落下腰疼的毛病(No37),有時候吃安眠藥片(No254)。睡覺打呼噜(No1),會喝酒會抽煙(No54),家裡正宗祖傳的手藝做疙瘩湯(No100)。讨厭别人說自己是下崗,強調自己是提前退休(No2),想搶班奪權當居委會主任(No21),是治安積極分子(No43)。會一點點英語(No44),不懂文物知識(No46)。喜歡保媒拉纖,在單位撮合成很多對(No8),介紹的對象沒有一對不是打的雞飛狗跳(No74)。當年談戀愛的時候喜歡吃槽子糕和芝麻餅(No16),逛北海公園,吃奶油冰棍,喝北冰洋汽水,愛吃豬肉頭、豬耳朵、豬蹄子(No16),愛吃狗不理包子(No60),口重(No244)。傳家寶是一幅字,康有為寫的,交上有一個醬油點(No46),自己的傳家寶是插隊時候的綠軍裝(No12)。偷棗、掏鳥、捅馬蜂窩,是少女時代的拿手好戲(No224)。

職務工作:中學時當過班裡的團支部副書記,當時沒有正書記,因為正書記肝炎休學了,由馬大姐長期主持團支部的工作。在内蒙插隊時當過知青排的副排長,當時沒有正排長,因為正排長犯羊角風病退了,由馬大姐長期主持知青排的工作。返城後,在國務院某部招待所當過服務小組的副組長,當時沒有正組長,因為正組長走路時摔在溝裡把腿弄斷,由馬大姐長期主持服務小組的工作。(No23)原本是國務院下屬某部委下屬某局下屬某招待所服務員副小組長(管理不到三個半人),工作了三十年(No1、No7),經常值夜班(No20),連值十八天不帶困的(No97),單位組織植樹造林每次都參加(No25),自稱“在國務院工作”(No7),No1中被領導安排做下崗職工的思想工作,獲得“先進個人”獎狀,提前退休(No1),退休工資388.5元(No26)。提前退休之後,當過星光旅行社“北京胡同一日遊”導遊,隻幹了一天(No6)。當過《晨報》特約通訊員,發表過一篇《從盜竊犯到反扒英雄》(No13)。去潘大慶開的千家樂服務中心工作,任主要員工(No85),每月保底工作兩千塊(No86)。同時兼任居民樓的居民小組長(No89),争取在本世紀頭十年當上居委會主任(No70)。

人際關系:中學組織委員叫錢廣,已去世,有個同學叫孫小虎,現在成了公司老闆,有個女同學叫張蘭英,在中國作家協會打掃衛生後來求了王援朝的老朋友朱局長辦成了(No27)。同桌弱智孫小虎,三班麻子宋大成,還有個二尾子孫福,六指兒錢廣,都是馬大姐同學(No84)。同學關系不好,同學們從小瞧不起馬大姐,所以馬大姐從小的遠大理想是,活到一百歲,把他們都耗到火葬場,拄着拐棍,挨家挨戶送挽聯(No53)。當年插隊房東的女兒叫麗珍,做生意發達了(No12)。單位的主任姓孫(No26),招待所同事劉姐兒媳婦生孩子(No246),單位前台是小劉(No43),招待所同事會計張麗萍,高挑個,瓜子臉,滿臉雀斑雀子,不笑不說話,老穿一身藕荷色的連衣裙,炒股發财了,張麗萍的兒子叫成鋼,也炒股發财,張麗萍的丈夫,涉嫌詐騙,進半步橋拘留所(No90),招待所同事李姐的兒子今年27歲,聯大剛畢業,在外企工作,一個月掙4000多塊(No133)。瞧不起孟大媽(No115)。

劇前事迹:小時候辦滿月酒,所有親戚都來了(No96),三歲就認字,從麻将牌認識的(No115),沒進過幼兒園(No22),小時候三天打一頓,五天一暴打(No231)。小學是菜市口小學一班,過生日的時候,三班楊朝英送過她一束玫瑰花,馬大姐從小學就不會說話,缺心少肺,二了吧唧,背後被叫“馬小二”(16),小時候給邊防軍寫過信(No32),篡改成績從來沒讓家長看出來過(No132)十二歲那年偷偷給表哥遞了紙條,被父親暴打,腦袋上留了疤,是因為表哥家裡窮(No231)。初中隻讀過一年(No9),當過團支部副書記,當時沒有正書記,因為正書記肝炎休學了(No23),沒畢業(No21),但自稱正式初中畢業(No61)。中學時候成績中等偏下,有時候算術還不及格,淨想着怎麼逃避插隊,怎麼不去内蒙(No23)。上學時候是紅造司小頭頭(No63),中學生理衛生課就沒及格過(No67)。中學的時候沒談過戀愛,就知道學毛著,鬥私批修,批劉少奇(No23)。十五歲那年響應毛主席号召大串聯去了,從此就離開她媽了(No159)。從小好強,上學的時候一直是三好學生,上班年年是模範标兵(No204)。當年插隊去的内蒙古阿巴嘎旗(No55),當過知青排的副排長,當時沒有正排長,因為正排長犯羊角風病退了(No23),一個月45斤訂量糧食,有時候抽的地主鮮血流(No12)。在兵團的時候當過三年飼養員,一開始是炊事員(No197)。是軍墾七連一枝花(No84),在宣傳隊還跳過喜兒,還跳過忠字舞,當年腰也就一尺七,九十多斤(No50),唱過京劇(No87),打過籃球,插隊的時候赢過天津知青,1:0(No56),當過赤腳醫生,善長治羊角風(No66),改革開放之前,根本不知道肉什麼樣兒(No50)。有一塊老上海手表,是當初馬大姐送給陳志剛的,陳志剛是馬大姐校隊的中鋒,曾經和馬大姐訂過婚,後來當球兵,提幹了,當了營長,參加自衛反擊戰,立了一等功,受傷截去雙臂,怕拖累馬大姐,沒有告訴她,把手表退回去了,後來結婚,妻子是他受傷時醫院的護士(No84)。跟當地老鄉學過蒙古摔跤(No162)。插隊的時候,全連就馬大姐摘的蘑菇又大又多,但是裡面有毒蘑菇(No224)。上學時候,同桌弱智孫小虎,三班麻子宋大成,結巴嗑子李幹事,秃頭老鄉莫爾根都追過馬大姐(No56)。跟劉勇說在内蒙的時候沒有往男女朋友方面想,工作之後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來不想歪的斜的(No23)。跟王援朝,是王援朝看上馬大姐,托人介紹,跟馬大姐搞對象(No23),No71又說是當年主動追的王援朝,和王援朝第一次約會是在阿巴嘎旗插隊的時候,趕上一級戰備,一九七三年,七月中旬的一個夜晚(No140),八零年七月底結婚(No55),當年跟老王磨合性格很久(No80),在嫁給王援朝之前交過四五個男朋友,但可能是馬大姐吹牛(No83)。當初跟王援朝搞對象,還沒怎麼談呢,二姨又給介紹了一個,條件比王援朝好,但馬大姐還是選擇了王援朝(No192)。手表是王援朝求婚時候的信物(No262)。當年撮合過韓剛和楊潔,小孟和小向,不光吵架,還上手打(No42)。剪子使得好,給黑幫份子剪過陰陽頭(No88)。得過購物一等獎,得到很多一次性筷子(No115)。談戀愛的時候跟王援朝學過下象棋,沒學到家(No145)。一直得衛生紅旗(No201)。

劇内事迹:

提前退休之後上學,報了計算機、财會、文學三個班(No2),隻學了一個月。給假冒僞劣商品拍過廣告(No3)。當過某商貿公司清潔工,月薪500,後陰差陽錯改為總經理高級秘書,外國名“瑪利亞”“麥瑞”,上班一天被解雇(No17)。本地段醫院搞家庭病床的試點,選馬大姐培訓為護工,每月500元,午餐費、夜餐費另算,照顧2号樓4門的顧紹言教授,曆史學家,照顧了一段時間,被顧教授特招為博士生,學現代史,民國史,被指定為學習委員(No21),還要合著新書,負責去北圖搜集資料,後來陪顧教授鍛煉身體,又誤會顧教授想要馬大姐當後老伴,最後成了顧教授的幹女兒(No22)。出版《馬小燕的美麗人生》,後來以“誇張”為名胡編亂造,幼兒園大班初戀,從十七歲開始三次與歹徒遭遇,年年評為先進生産者和勞動模範,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三八紅旗手光榮稱号,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丈夫王援朝癱瘓在床,女兒王艾嘉吸毒,後改患上白血病,婚後二十多次外遇,第一次外遇是跟胡同口搖煤球兒的紀大爺,編輯部說根本不能用,沒能成功出版(No23),《馬小燕的美麗人生》有一百本樣書,賣給門口收破爛的了(No54),後來自稱《馬小燕的美麗人生》是代表作(No25)(No45)。參加居民聯防,誤會李二姐要自殺,把李家大門帶門框都給砸了,不僅要安好大門和門框,還要給李家地闆打蠟,後來又誤會一個外國男的要搶中國婦女,其實人家是異國兩口子,最後成功抓住了一個小偷(No24)。收了個以收舊書報、廢品的文學青年陳志強當徒弟,教授文學,隻能說王援朝是自己的大徒弟,最後自己淪落成了代收廢品的(No25)。馬大姐的單位被有德公司坑了,租了單位的房子,欠四十萬的房錢,工資要停發,馬大姐去要債,原本說好要來後提成四萬元,結果食言,隻給了388.5元(No26)。馬大姐同學聚會,吹牛說自己市政府、各部委,哪兒哪兒都有熟人,結果同學張蘭英托馬大姐給自己小姑子的小姑子找個進京指标,後來求了王援朝的老朋友朱局長辦成了(No27)。聯防抓流氓(No28)。跟後樓梁有福老師一起去楊柳北裡學扭秧歌,冒充假夫妻,還要保密,卻被誤認為嫌疑犯(No33)。告過交通隊,敗訴(No74)。撮合前樓小莉和大軍,大軍的二姨的小姑子和馬大姐是同事,小莉的爸爸是收廢品的,小莉的媽媽嫌棄大軍沒文憑,還是私人公司,不門當戶對,結果大軍下崗了,馬大姐幫着編瞎話(No42)。王艾嘉的同學姜婕請馬大姐作為臨時保姆幫老外看孩子,孩子叫jerry,一星期給七百塊(No44)。小區裡救了個追星女孩楠楠,馬大姐自稱是小燕子趙薇的大姨媽(No49)。應聘老年時裝模特隊,把人家體重秤踩壞了,因此要減肥,不吃主食。結果在街拐角張大媽的攤位上稱重,又把張大媽的體重秤踩壞了,把主食也戒了,還一直幹活,結果累倒了(No50)。在社區練太極拳,給六十八歲退休幹部秦大爺跟六十五歲李大媽搞對象(No51)。小區裡救了個叫小文的小孩,是個有錢人家的小少爺,文小雨(No52)。得了感冒,戴了弟妹的護身符拍胸片,自己以為是肺癌,跟着嚴大師練抗癌續命養生功,結果嚴大師是騙子,改吃胡大師的扶正蕩邪長命丸,結果也是騙子(No53)。給劉勇托孤娶王艾嘉(No53)。自認為戰勝了癌症,起名叫馬氏放任療法,出書宣傳,被醫學專家批判(No54)。上海有個姑媽叫馬桂蘭,馬桂蘭的兒媳婦的弟弟的小舅子叫吳非,負責高收益連環網絡基金,其實是個搞非法集資的騙子,馬大姐投資兩千塊錢(No57),後來被馬大姐大義滅親(No58)。花一千塊錢跟王援朝去銀楓山莊過浪漫之夜,結果得了闌尾炎送去了醫院(No60)。有個姐妹姓陸,在超市人力資源部掃地,聽說招工,告訴馬大姐(No61)。參加軍團戰友聚會(No64)。銀行系統出問題,王家存款變成了一個多億,馬大姐主動改回,銀行給了1000塊獎勵,馬大姐都捐給希望工程(No65)。參加無線牌速凍包子、盛唐牌糖三角促銷活動(No65)。區裡紅十字會招收學員學習緊急救護,選中了馬大姐,學了一個月,完成任務,得到結業證書和優秀學員光榮稱号(No66)。在大街上搶救一個犯心髒病的老太太(No68)。參加廣播《心靈熱茶》熱線,結果電話費五百多塊錢,被人民廣播電台生活台請去當嘉賓主持人,後來改參加廣播《零點熱線》(No71)。給張大靈介紹女朋友張小翠(No72)。跟街心花園一個流氓用七百塊錢買了個翡翠手镯,結果是贓物(No79)。被劉勇騙去冒充蔡明給小區南面先富商廈剪彩,賺二百塊錢,被郭達認為是真蔡明,參加歡樂總動員的超級模仿秀,模仿蔡明,拿了冠軍(No88)。潘大慶做馬大姐經紀人,精心包裝,藝名叫小燕子,人設是喪偶,王艾嘉是私生女(No89)。花20塊錢買體育彩票,中了五千塊錢,一開始藏在沙發下面,後來藏在電視後面,再後來藏在冰箱布下面,結果自己都想不起來藏在哪裡,最後夾在破書裡給捐了,社區評為希望之星,發給獎狀(No94)。應聘居委會主任失敗(No101)。練書法,又練國畫,最後畫的《雙虎圖》參加比賽,被當做《雙貓圖》拿特等獎(No115)。跟梁蘭學辯論(No117)。給何蓉生介紹對象麗紅,麗紅是馬大姐單位的,沒成(No128)。喝了潘大慶送來的兩箱子、三十瓶酸奶,得了急性腸胃炎(No134)。沉迷垃圾分類,居委會送了一個花瓶作為禮物(No139)。學詩經(No151),學天體物理學,學吐火羅語(No152),學悖論(No152)。搞了憶苦會(No155)。買十塊錢彩票中了五塊錢(No165)。去三号樓門口義務勞動(No175)。跟王茂琪打賭說實話(No187)。買菜丢了錢(No193)。社區辦了消費學堂,派馬大姐去學習消費知識(No197)。買消費者權益法自學(No198)。号稱當年家裡開買賣的時候,排骨一吃十天半倆月,跟劉奶奶打賭吃一個禮拜排骨(No205)。當了電視劇的群衆演員,一天50塊錢,有盒飯,負責找群衆演員(No207)。作為樓長要給劉強理發(No210)。社區舉辦新北京新奧運新年故事會,每樓選一位故事大王去參賽,講新故事,讓馬大姐去,寫《賢人馬大姐》,總共不到兩千字,被王艾佳、潘大慶、何蓉生等人加入了太多自身元素,變成了四不像,變成了《賢人馬慶生》(No220)。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鬥門鎮前進大隊七小隊的牛海棠和她丈夫樊梨花在馬大姐小區裡彈棉花,在馬大姐和孟大媽的鼓勵下追求男女平等(No221)。去了河北一趟看王援朝(No223)。有臭豆腐叫馬大姐,導緻馬大姐“臭名昭著,遺臭萬年”,馬大姐去打官司,人家答應改五萬塊錢,并就此使用馬大姐的照片,最後庭外和解,給了500塊錢,并在報紙上刊登800字向全國姓馬的大姐道歉,結果又有馬大姐牌的衛生紙(No223)。讓陳大姐給孟大媽介紹對象(No225)。鍛煉扭了腰(No230)。和劉奶奶勞力互換,互當保姆(No257)。學英語,倒數第五,英語考試9.5分(No259)。在潘大慶的策劃下,和劉奶奶作弊當文明标兵,失敗(No262)。

3.王艾嘉

出場信息:正式出場No1。

稱呼:艾嘉(王援朝、馬大姐、街坊等)。

基本人設:1982年出生(No37),17歲(No3)的八零後(No19),No89時過生日,18歲了。春夏過生日(No78)。外國名卡吹娜(No202)。是王援朝從福利院領養回來的棄嬰,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No36),有滿月照(No45),可能是bug。不怎麼喜歡吃葷菜,喜歡吃油焖大蝦,煎鴿子肉,燒大黃魚,蔥油鴨子的鴨油泡米飯(No35),愛吃韭菜餡餃子(No29),愛吃豆芽(No70),愛吃紅燒鯉魚,蔥油鴨子,香酥乳鴿(No82),愛吃炸小黃魚(No209),不認識菜團子(No155)。會抽煙會喝酒(No117)。平時喜歡看愛情方面的書(No102),買東西報花賬(No102),記日記(No45),有呼機(No71),特長是愛打扮、愛挑事、愛使小性兒、愛趕時髦,十個人掙錢不夠她一個人花的(No109),會一點英語(No98),其實英語很差(No109)。

職務工作:文秘高中(職高)的學生,是學習委員(No1提及一周前撤掉,No1中恢複)。畢業之後找工作,學校推薦,第一天上班,是腐乳廠,做臭豆腐的工廠,廠子很差,脫離關系之後自謀工作。學校又推薦辣醬廠,從小挑食,不願意去副食品廠。孟大媽推薦給街道送牛奶,沒去。何蓉生推薦去信息報社當打字員,劉勇推薦去外企當打字員,最後還是去臭豆腐廠了(No109)。每天九點上班(No116),六點下班(No129)。後來去人才交流中心,找了環三環信息服務中心上班,成了白領,一家中介服務機構(No129),每月工資八百塊錢,某月老闆額外發了二百塊錢獎金,馬大姐要求每月往家交八百塊錢,似乎未落實(No132),每月留三百塊錢零花錢,工資大概一千三到一千五(No159)。推廣快樂秘訣(No135),緻富秘訣(No137)。公司規定,遲到十分鐘算曠工(No136),遲到五分鐘,被部門經理扣了一個月的獎金,部門經理是四十多歲的老女人,丈夫不在身邊(No163)。想跳槽找新工作,一個禮拜換了七個工作,有在門頭溝的,有一個月二百塊錢的,有月薪六千“豁得出去”的歌廳,有推銷骨灰盒的喪葬服務公司,後來又換了推銷人身保險的工作,換了七八個工作,都不合适,最後還是回原本的公司了(No165)。到一家影視公司應聘,兼職編劇,寫了個情景喜劇的劇本,一集,叫《笑不笑由你》,馬大姐說沒意思(No187)。

人際關系:從小跟劉勇眉來眼去(No118),從來沒正眼看過何蓉生(No150)。上學時,有個同班同學叫孫倩,她爸是個有錢人(No41),家裡有一隻狗,跟王艾嘉關系好(No65)。初中女同學姜婕,學習好,考上北大英語系(No44)。班裡同學楊小英,長得不好(No75)。班主任是個離了婚的女的(No81)。職高最好的姐們兒叫小玉,分到臭豆腐廠工作(No238)。小學班裡的女生李萍,上小學二年級還尿褲子,跑馬大姐家裡換褲子,要嫁人了,讓王艾嘉當伴娘(No217)。小梅,就是上次要結婚的,疑似是bug(No250),有個狗叫大祥,是四百塊錢辦的郊區戶口,因為查狗,暫時躲到王艾嘉這裡(No249)。初中的同桌同學小玉(不是職高那個),是個購物狂,家裡裝修,家裡有錢,男朋友在外地做生意也寄錢,住馬大姐家(No260)。女同事,叫戴安娜,從十八歲成人之後就不跟父母住,做第三者,引的王艾嘉離家出走(No159),這個戴安娜,是門頭溝血統,染了綠頭發,搞了個法國男朋友(No202)。王艾嘉給同事小林介紹對象,小林是單位刷廁所的,對象是職高最好的姐們兒小玉,結果被誤會成王艾嘉的男朋友(No238),最後還是跟小玉好了(No239)。

劇前事迹:八八年,從滑樓梯上摔下來,送兒童醫院去了,九一年,發燒四十度不退,住院(No209)。十歲那年生過大病,十三歲那年有男生給她遞紙條(No37)。從小作文不及格,但初二寫的作文《我的媽媽》,說自己幼年喪父,媽媽瘸着腿養大女兒,被車撞死,得了三等獎(No45)。有一個外校男生追過王艾嘉(No45)。是學校長跑第二名(No28),在體校長跑隊,象棋隊有一個高兩屆的男同學,長得像金城武,是個書呆子,不下棋不說話,所以女生都學象棋(No145)。

劇内事迹:快考試了,晚上加輔導課,下課遇到流氓(No28)。跟幾個同學約好了周末去百花山宿營一個晚上(No29)。跟初中生林群在家認幹姐弟,被馬大姐抓住,找到學校,導緻王艾嘉罷學,号稱要出家,自取法名慧心(No34),吃了四天素,後來馬大姐和王援朝都要出家,全家辭職,戶口遷到山西省五台縣,打消了王艾嘉的念頭,于是全家國慶節去五台山七日旅遊(No35)。做着功課突然暈倒,口吐白沫,醫院檢查說腦子裡有個瘤子,是良性的,但是長在腦垂體上,需要立即開顱手術,要三萬押金,需要四百毫升血,但王艾嘉是RH陰性的特殊血型,十萬人裡才有一個,需要直系親屬捐血等待,引出來王艾嘉身世問題(No36)。後來通過各種辦法,成功手術(No37)。發燒四十度,出水痘,馬小燕又把王艾嘉許給劉勇(No63)。中暑暈倒(No76)。想要去西藏天葬(No82)。沒畢業的時候,雙休日去潘大慶的千家樂服務中心打工,任部門經理,每月收入一千餘元(No85),保底工資一千塊(No86)。同學成鋼,是馬小燕同事張麗萍的兒子,炒股行家,曾經跟王艾嘉暧昧(No90)。考試成績,語文還不錯,政治也還成,外語可一般,數學才72分(No91)。參加校裡長跑比賽,拿了第二名。參加區裡長跑比賽,拿了第一名,獎品是一身名牌運動服,一雙名牌運動鞋(No93)。讓黃格選簽名(No94)。跟很多同學去後海露天聚餐(No109)。減肥,吃飯前要吃藥(No112)。被忽悠着裝着跟何蓉生搞對象(No154)。讓劉強曠課陪自己看電影、逛街(No157)。樓門口摔了(No175)。遇上壞人了(No175)。幫忙抓小偷,一起摔在大泥坑裡了,差一點骨折,受傷曠工,公司給了兩千塊錢,一千是陸總捐的,一千是其他員工捐的(No176)。平時五點多鐘回家(No189)。花一百多塊錢染了一個黃頭發(No202)。一個皮包公司的小秘書(No205)。早上八點起,晚上十點睡(No205)。流行喝醋,喝成了急性胃炎(No211)。給劉勇打電話,打一半挂了,劉勇以為王艾嘉要結婚了(No217)。把單位看大門的雇來當男朋友,為了氣劉勇(No219)。基本定了關系,要領證(No224)。替劉勇找工作(No233)。答應二十三歲跟劉勇結婚(No245)。喜歡景崗山(No247)。

二、王援朝一家的親屬或相關人物

1.王援朝的親屬

王援朝的父親住在唐山,至少七十歲,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萬人嫌,把人都得罪遍了,隻能跟小兒子王躍進一起過日子,在家養驢。隻在王援朝結婚的時候見過馬大姐一面。結果父子鬧翻,到北京投奔王援朝,又各種挑唆,幾頭傳話(No47)。據說六十歲以前頭發很茂密(No78)

王援朝的三伯父,在1937年參加了華北自治工作,後來當了隊長,得到八路軍敵後武工隊的高度重視,其實就是漢奸,在1945年被處決(No100)。

王援朝的母親在劇中已去世(No3),馬大姐伺候過她,據說老規矩老禮兒很多(No257)。

王援朝有個大姐,名字不詳,和丈夫一起住在北京(No47)。有個三弟叫王躍進,住在唐山(No43)。

王援朝有個姨,姨家的小三兒後天結婚(No89)。

王援朝唐山老家有倆親戚,号稱是順心老漢的孫子大龍和媳婦小鳳,是王援朝遠房侄孫,因為是長房長孫所以輩分小,結果其實是來騙錢的,騙了馬大姐單位各種人五百塊錢(No43)。

2.馬大姐的親屬

馬大姐的家族祖上号稱是“黃土馬家”,是煤鋪搖煤球的時候給人家送黃土的(No124)。據說馬家好幾輩沒女孩兒(No23)。據說祖上是賣面條的(No46)。号稱“三代無犯法之男,五輩無再嫁之女”(No233)。

馬大姐的父親在劇中已經去世(No81),去世時似乎76歲(No20),去世的時間是冬天某月十三号,是八周年的忌日(No244)。但No252曾說馬大姐的母親四十多歲守寡,因此應該是bug。以前是玩碰瓷出身(No6),曾經在天成古玩店學徒,偷了一個翡翠煙嘴被轟出來,結果卻是玻璃的(No79),于是開雜貨鋪,一直坑蒙拐騙,往土裡摻水,往面粉裡摻沙子,往芝麻醬裡摻馬糞(No12),是個用空心秤砣的奸商(No155),以至于往沙子裡面摻糧食(No106),卻号稱儒商(No171),馬大姐說他敢在賣給日本人的醬油裡兌水,但其實是奸商當慣了賣給老百姓的麥子裡也沒少摻沙子(No100)。由于是奸商,解放以後經常挨批(No6)。愛喝酒,貪便宜,喝自己賣的假酒,差點雙目失明(No78)。脾氣不好,急了打孩子(No113),而且是經常打,喝了酒拿起什麼打什麼(No231)。

馬大姐的母親在劇中出現過,七十九歲(No91),十八歲嫁到馬家,往家裡小雜貨鋪面粉裡摻沙子,往鹹鹽裡面兌面湯,往香油裡面兌茶葉根子,往黃醬裡面攪馬糞蛋子,解放之後,大躍進時期參加了街道的縫紉組,在縫紉組偷布料,文革的時候在街道上當造反主任(No92),四十多歲守寡,五十多歲偏癱,一手拉扯四個兒女(No252)。一開始住在大兒子家,結果大兒子半身不遂了,于是住到小兒子家,曾經住過馬大姐家(No91)。長期癱瘓,身體不好,老有幻覺(No122)。曾經不想活了,在床頭拴個小手絹上吊過,沒死成,又吃安眠藥,喝敵殺死,摸電門,都沒死成(No91)。特怕吃虧,讓馬小虎買了一個四萬塊的人壽保險,想要自殺騙保,四萬塊錢兄弟四人一人一萬(No92)。跟兒媳婦吵架,喝了兩瓶敵敵畏,結果是假冒僞劣,食欲大增,吃了馬大姐買的過期變質的豬頭肉,住了醫院(No197)。張口舊社會閉口解放前(No23),一直跟王援朝不對付,曾被巫醫治過(No18),每月900多塊養老金(No253)。後來身體更不好,心髒有時候跳有時候不跳,住院費花了3000,老說胡話,來到馬大姐家,說自己有個樟木箱子,要立遺囑(No252)。箱子裡是解放前美國花旗銀行的銀元債券一百萬,是丈夫以前給攢的棺材本,其實是國民政府的銀圓卷,想讓馬大姐馬大燕馬大虎三個人分,其餘遺産歸馬小虎。但其實立過兩次遺囑,一次是都分給馬小虎,最新的一次是都讓馬大姐處理(No253)。在No253中去世,馬大姐劃分遺産,房子歸馬大虎,家具歸馬大燕,樟木箱子裡的東西平分(No253)。

馬大姐的父母共有四個子女,二子二女。

馬大姐的大哥叫馬大虎,高位截癱,半身不遂很多年,被巫醫治過(No18),每月民政局給200塊錢救濟金(No253),有個兒子三歲半(No152)。和弟弟馬小虎關系很差(No77)。

馬大姐的姐姐叫馬大燕,從小跟馬大姐打架,到現在都不說話(No77)。

馬大姐的弟弟叫馬小虎,身材較瘦,跟馬大姐之母生活(No53)。三年前讓廠子開除了,一直讓媽媽養活(No253),靠打麻将賺錢,“手段”高超(No203),有錢就去賭(No252)。馬小虎的妻子叫惠茹,十分迷信,去年剛脫離邪教組織,喜歡用鋼镚兒給自己算卦,現在信太極信息八卦功,曾來馬大姐家躲避災難,宣傳馬大姐抗癌,一本書搭一個護身符,賣一百多塊(No53)。馬小虎和惠茹生了個兒子(No253)。

馬大姐還有個姑姑叫馬桂蘭,馬桂蘭的兒媳婦的弟弟的小舅子叫吳非,負責高收益連環網絡基金,其實是個搞非法集資的騙子(No57)。馬桂蘭是馬大姐父親的親妹妹,小時候對馬大姐很好,老帶馬大姐出去玩。年輕的時候嫁到上海,兒女不在身邊,丈夫愛叨叨。後來丈夫去世了,馬大姐去陪過一段時間(No81)。

除此之外,馬大姐還有個二姨(No192),還有大表姐和二表弟(No258)。母親家有個親表舅,他媽跟馬大姐的媽是嫡親的姨表姐弟,九十歲,在河北張家口住,還有個親表嫂,親表嫂的親表妹嫁到河北保定。父親家有個親表姑,住在新疆烏魯木齊(No96)。老街坊是于大爺,幾十年的支氣管炎,被巫醫醫治後改哮喘了,又轉肺炎,最後又轉回支氣管炎(No18)。還有個鄰居二大爺,家鄉是北京東郊二十八裡店,盛産白薯(No122)。

3.王艾嘉的上司陸一凡

出場信息:No179出場,名字陸一凡No184提及。

基本人設:王艾嘉的上司,私企老闆。三十八歲(No181),剛過三十九(No183),應該是bug。理工大學畢業,身高一米七八,體重七十五公斤,喜歡聽交響樂,愛下五子棋,奮不顧身救起過落水兒童,見義勇為抓住過通緝罪犯,被評為本市十佳好市民,優秀私營企業家(No183)。愛講道理(No179),對王艾嘉有意思(No180)。

人際關系:妻子意外淹死了,傷心了三年(No181),有個女兒(No179),八歲(No181)。對疑病症等精神疾病有研究,給劉奶奶看病(No186)。認識精神病醫生陳大夫,給劉奶奶治的有點躁狂(No186)。

劇内事迹:裝着裝修,暫時跟潘大慶住在一起(No182)。五一節帶着女兒去澳大利亞(No183)。去母親那裡,給女兒輔導功課,沒在這邊住(No189)。出差了(No192)。家裡有事沒在這邊住(No193)。No200之後不出現了。No216還提到,似乎還在暧昧。No230又提到,似乎王艾嘉已經沒想法了。No248王艾嘉騙劉勇說陸總還追自己。最後一次提到時,沒提到戀愛(No259)。

第二章 《閑人馬大姐》裡的主要鄰居

一、1層109的劉家

劉家跟馬大姐家住了二十年街坊(No196),劉勇的曾祖父因為抽大煙,從地主抽成富農了。劉勇的祖父也抽大煙,從富農抽到貧農了(No110)。

1.劉奶奶

出場信息:No3正式出場。

稱呼:劉奶奶(街坊)、劉魏玉梅(No169)。

基本人設:快80歲(No16),虛歲81(No24),No265又說是79歲,疑似為bug。自稱是北京人(No14),其實是鄉下來的。文盲(No257),小學沒畢業(No131),不會打電話(No24)。吃包子一口氣能吃二十個(No67),愛吃生黃瓜(No211),口輕(No244),愛吃雪裡蕻(No261)。睡覺很輕(No235),打呼噜聲音大(No252)。有兩個陪嫁的大楠木箱子(No235)。北醫三院能報銷,北醫二院不能(No262)。

人際關系:婆家姓劉,娘家姓魏(No14)。丈夫應該早就去世了(No48),守寡大半輩子(No28)。丈夫出過天花,滿臉是坑(No49)。老家有個小姨奶奶,親戚很遠,但是住對門,從小一起長大(No96)。兩個兒子兩個孫子(No148、169)。住魏家村村西頭,一村兒都姓魏,祖父死了七十多年,活到現在一百五十多歲,十幾歲嫁到劉家,原本有哥哥有姐姐,都不在了(No169)。

劇前事迹:年輕的時候是十裡八鄉的一枝花(No79),從小是撿破爛的出身(No139),算卦的說是小姐的身子丫頭命(No257)。年輕的時候報考過協和護校,不小心把純酒精當蒸餾水灑在了病人的傷口上,被開除(No67)。從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歡看男人,一看男人就暈(No28),年輕的時候為了反對包辦婚姻,要出家,堅持不到一個星期,被母親借錢炖了一碗紅燒肉勸了回來,嫁給劉家了(No35),實際上當年是三塊大洋賣到劉家的(No49)。1954年三十多歲,當家管錢(No172)。當過管片的治安負責人(No69),是東風紡織廠的工人(No100)。這輩子沒吃過幾次大蝦,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吃過一次,二兒子結婚的時候也吃過一次(No148)。打雞血、紅茶菌、甩手療法、爬行運動,都信過(No211)。

劇内事迹:參加居民聯防(No24)。參加馬大姐親戚的非法集資,八十年全部積蓄,1200塊錢,還有50塊錢國庫券和袁大頭(No58)。得了心髒病,被馬大姐救了(No67)。中暑暈倒(No76)。手裡有閑散資金4500塊錢,跟着成鋼炒股,不到一個多月,已經成為萬元戶,後來又跌回去了(No90)。上老年大學,一學期3000多塊學費,差1000塊,想借1000塊錢,潘大慶沒借,向馬大姐借(No131)。攢了兩年,攢了10000塊錢(No149)。以順心為名,介紹何蓉生和王艾嘉搞對象,又介紹李二姐跟潘大慶搞對象(No150)。各種不順心(No185),是疑病症(No186)。又犯了疑病症,結果被潘大慶治成了精神分裂症(No193)。給劉勇織毛衣(No209)。出門溜達迷路了(No226)。把十塊錢當一百塊給别人了(No258)。在潘大慶的策劃下,和馬大姐作弊當文明标兵,失敗(No262)。

2.劉常義

未出場過。

稱呼:老劉(街坊)、劉師傅(街坊)、劉常義(No14)。

人際關系:劉奶奶之子、劉勇之父。

基本人設:髒衣服一直自己洗(No56),有時候上中班,半夜回家(No59),是廠裡的老師傅,技術好,參加西部大開發,去西部當分廠副廠長(No113),工廠在銀川(No131)。

3.杜宇飛

出場信息:No1正式出場。

稱呼:杜兒(馬大姐)、小杜兒(馬大姐)、杜姨、杜宇飛(No28)。

基本人設:某廠職工。讨厭婆婆劉奶奶(No24),小學水平都嫌難(No61)。喜歡吃(No1),喜歡喝豆汁(No28)。

人際關系:劉勇之母。有個表侄女叫向淑琴,在農科院食堂賣饅頭(No7)。有個娘家媽,曾經來看杜宇飛,被堵在防盜門外,從廁所窗戶鑽進來(No70)。

劇内事迹:在No1下崗,下崗再就業,報名上培訓班,晚上下課路上遇到流氓,吓病了(No28)。應征超市工作(No61)。跟着劉常義去西北(No113),在銀川(No131)。

4.劉勇

出場信息:No1正式出場。

稱呼:小勇(劉奶奶)。

基本人設:過二十三歲了(No62)。身高沒到一米七八,體重沒到七十五公斤(No183)。單眼皮(No247)。喜歡王艾嘉(No1)。在飯店工作(No6),工作是飯店門口的服務員,給人開車門扛行李(No109)。有名的賊大膽,敢把大土鼈放嘴裡,敢生吃羊肉,敢深更半夜一個人走夜路,敢夜不歸宿(No59)。網名迪卡普裡奧,icq尾數007(No62)。學習不如王艾嘉(No63),會一點英語(No98)。愛睡懶覺,有個bp機(No65)。雖然掙得不多,但花起錢來是一把好手(No65)。

人際關系:劉奶奶的大孫子,劉常義和杜宇飛之子。有個哥們兒在出版社當實習編輯(No23),有哥們兒在外企(No109)。

劇前事迹:小時候劉奶奶帶的(No173)。從小跟王艾嘉眉來眼去(No118)。技校畢業,學過油漆工(No3),上過旅遊學校(No46)。十六歲那年,考高中沒考上,離家出走,沒兩天餓的回來了(No219)。當年學校“八大金剛”排座次,天天想着如何打服别人(No234)。冬天某月十五日,和王艾嘉第一次約會的紀念日,王艾嘉三歲那年去胡同口玩沙土(No244)。從小被侯三兒他們欺負(No104)。

劇内事迹:劉奶奶介紹個女朋友,吹了(No43)。曾把王艾嘉帶到燕京飯店一樓咖啡廳喝咖啡,被馬大姐托孤娶王艾嘉(No53)。看午夜兇鈴被吓到(No59)。在銀楓山莊有認識人(No60)。網上找了一個對象,網名克裡斯蒂娜,icq尾數315,照片是王菲,結果是個男的,叫黃格選(No62)。馬大姐又把王艾嘉許給劉勇(No63)。騙馬大姐冒充蔡明給小區南面先富商廈剪彩,給馬大姐二百塊錢,劉勇賺五千多(No88)。送給王艾嘉一塊手表(No95)。吃疙瘩湯吃了蒼蠅(No100)。8月13日上午教唆王艾嘉逃學,去看美國大片恐龍,看完之後王艾嘉請劉勇吃麥當勞(No104)。幫潘大慶介紹一個大買賣,讓潘大慶賺了八萬,潘大慶答應請劉勇吃一頓飯,還食言了(No106)。跟着父母去西北,在銀川(No131)。回北京辦事,推銷減肥藥蜈蚣散,吃的潘大慶滿地打滾(No177)。五一回來過節(No183)。常給王艾嘉寫信(No209)。王艾嘉給劉勇打電話,打一半挂了,劉勇以為王艾嘉要結婚了,趕緊從銀川坐第一班飛機趕回來了(No217)。正式回來,坐火車(No219)。基本定了關系,要領證(No224)。給馬大姐找了一個臨時保姆安安,是個女歌手(No236)。平生第一次下廚給王艾嘉做了一頓飯,就一盤白菜,不夠吃(No244)。承包了所有馬家的家務(No244)。為了不刷碗,買了一千個塑料飯盒和一百個塑料袋,被梁主任批評(No245)。和王艾嘉确定關系(劉奶奶說是“訂婚”)才一個月(No247)。和單位女同事看電影,王艾嘉吃醋(No247)。求婚失敗(No249)。孔繁凡跟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導緻劉勇被打(No255)。推銷假冒僞劣的食用油(No258)。

5.劉強

出場信息:No114正式出場。

基本人設:快十八歲了,高考沒考上,到北京複讀一年(No114),留長頭發(No210)。

人際關系:劉奶奶二兒子的兒子(No114),從小劉奶奶沒帶過他(No173)。班裡有個姓愛新覺羅的女同學,跟劉強關系很好,老纏着劉強(No127)。

劇前事迹:胎教天天聽交響樂,早産兩個月(No206)。

劇内事迹:曠課陪王艾嘉看電影、逛街(No157)。劉奶奶買了二斤香腸,劉強吃完之後上吐下瀉(No197)。準備模拟考試,每天五點起床,背一小時單詞,七點一刻去學校上課,上午五節,下午三節,晚上沒有晚自習的話到家也要六七點鐘,熬到半夜。結果一模考了440多分,比重點大學線多了30多分,一下子驕傲了(No205),卻忘了自己是外地分數線(No206)。穿完的襪子不洗,把襪子從窗戶扔出去,沒日沒夜的玩電吉他(No210)。競選樓長(No210)。最後出場是No215。後來No264提到劉勇幫着辦什麼關系開介紹信,隻是提了一嘴。

6.魏老三

出場信息:No169正式出場。

稱呼:大号魏老三,小名三狗子(No169)。

基本人設:虛歲九十一歲。十幾年以前就進了鄉裡敬老院,吃穿不愁,月月有零花錢(No170)。

人際關系:劉奶奶的堂爺爺,劇裡也說是表爺爺,是bug,住魏家村村東頭,跟劉奶奶的爺爺是隔了幾層的堂兄弟。魏老三的爺爺,跟劉奶奶的爺爺的爺爺,是堂兄弟。魏老三的爺爺的爺爺,跟劉奶奶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是同一人。(No169)

劇内事迹:悶得慌,來北京找劉奶奶串門,給了劉奶奶五百塊錢(No170)。

二、2層206李家

1.李大爺

未出場過。

稱呼:老李(街坊)、李岩松(No119)、李大爺(No161)。

人際關系:李二姐之父。有個女兒李二姐,還有個兒子(No161)。

基本人設:是社科院燒鍋爐的(No100)。劇中已經不在筒子樓住(No5),開春時候去二女兒家住了,房子是空的(No24),一直住在女兒家(No104)。兩口子搬到兒子家住去了,住了大半年(No161)。

2.李大媽

出場信息:No161正式出場。

人際關系:李大爺之妻、李二姐之母。

基本人設:是東風紡織廠的工人(No100)。劇中已經不在筒子樓住,一開始住在二女兒家,後來搬到兒子家住(No161)。一輩子跟李大爺不合,為了孩子才沒離婚(No161)。三歲的時候給王艾嘉買過一根冰棍,唠叨這事兒到五歲。五歲的時候給王艾嘉買過一根雪糕,唠叨到八歲。八歲那年給王艾嘉買過一盒冰激淩,唠叨到十五歲(No162)。No179提及生病了。

3.李二姐

出場信息:No5正式出場。

稱呼:李二姐(街坊)、小李(部分街坊)、李偉(No119)。

基本人設:據說結婚之後一直有矛盾,去年還自殺過一次(No24),後來離婚了(No51)。No119搬回筒子樓206住,把潘大慶轟出去了。

人際關系:李大爺、李大媽的二姑娘(No161)。

劇内事迹:偷燒劉奶奶家、王援朝家煤氣(No5)。下班後回筒子樓住,據說結婚之後一直有矛盾,去年還自殺過一次,被懷疑在屋内自殺,其實是給地闆打蠟(No24)。給家裡刷牆(No121)。在家練摸牌九(No145)。從體育彩票開始就買,每次都買10塊錢的,從來沒中過獎(No148)。一輩子都是欺負别人,都是說别人閑話的(No161)。房子一個月1000塊錢租金,管潘大慶要6000塊錢(No179),最後決定潘大慶給李二姐給3000塊錢,另外3000塊錢找李大姐要(No180)。在院裡摔一跟頭(No193)。最後出場是No211,No237提及她搬家了,李大姐後來補充說是去深圳做生意了(No241)。

4.李大姐

稱呼:娟子、小娟(No264)。外号母老虎(No241)。

出場信息:No120提到是李二姐的表姐,算是bug。No241正式出場,特别更正為堂姐。

基本人設:不到四十歲,在超市工作,每月工資一千多(No242)。

人際關系:潘大慶的前妻。李二姐的堂姐,李二姐去深圳之後房子給她住(No241)。

劇前事迹:小時候放炮都不敢(No264)。上學時候是那片兒七龍一鳳裡的那一鳳,打架很厲害,結果七龍裡一個斃了,六個關進去了還沒出來(No255)。跟潘大慶從認識到結婚到離婚八年(No241),當年跟潘大慶談戀愛,常欺負他(No242),離婚前給潘大慶鞋裡放年糕說步步高升(No264)。強占着潘大慶祖上的私房,離婚時候說筒子樓給潘大慶住(No120),号稱潘大慶現在租住的房子有自己産權,可能是吹牛(No251)。離婚之後練了女子防身術(No243)。

劇内事迹:新找的對象老田,談了快一年了,老田快五十歲,提前退休,有個十八歲的大閨女,結果被潘大慶忽悠分了(No241、No242)。把楊胖子認成潘大慶,給了一巴掌(No242)。給潘大慶蒸包子,結果潘大慶隻吃包子,吃了三天,别的什麼都沒幹(No242)。頸椎不好,需要做牽引,大家都以為她要自殺(No264)。從No267來看,估計是半推半就跟潘大慶又在一起了。

5.潘大慶

一開始住在李家的206,No120開始跟何蓉生合租207。

出場信息:No41正式出場。

稱呼:大慶(街坊)、潘總(街坊)、潘叔叔(王艾嘉等)、潘總叔叔(王艾嘉等等),小潘(談戀愛時)。

基本人設:本命年三十六歲,生日在夏天(No73)。身高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間(No94)。号稱是李二姐遠房親戚(No41)。小學畢業,讀了十年(No79)。有一輛都市貝貝(No74),是哥們兒開廢的車,扔垃圾場了,被潘大慶推回來了(No241)。撞了很多次,光上個月就撞了兩次,方向盤都朝前了,這車買的時候兩萬多,開口管小張要十萬(No212)。存折用不幹膠粘在床底下(No70)。離婚前就養狗(No264),養了一條狗(No101),叫巴頓,不能叫狗,要叫兒子,之前因為市區打狗送到鄉下,随地大小便,把潘大慶咬了,潘大慶打狂犬病疫苗去了(No133)。暈血(No128),有口腔潰瘍和腳氣(No212)。欠人五六萬。(No223)。不吃茴香不吃茄子(No225)。

人際關系:李大姐前夫。離婚了,離婚前天天被媳婦打(No79)。爺爺曾經在天成古玩店當師傅,脾氣暴躁(No79)。父親是漢奸(No101),已經去世(No193),No252提及父親潘永祿似乎在世,疑似為bug,也可能是冒名頂替。父親文化有限,名字筆畫多了父親不認識(No206)。有個姐姐(No83)。新找了一個女朋友叫莉莎,十九歲,“純情少女”,九點鐘以前必須回家,在外貿坐前台(No141),其實是想傍大款的(No142)。新交了個女朋友(No175),叫小麗,正好趕上馬大姐實話實說,給說分了(No188)。女朋友傑西卡,因為潘大慶家裡跟豬圈似的太髒,跑了(No221),把被子彈了棉花曬了四天多之後終于不臭了,結果女朋友知道這個之後還是分了(No222)。新交一個女朋友叫奧利維拉,潘大慶騙她說自己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研究生(No251)。因詐騙被告時法官姓薛(No74)。蹲監獄的時候認識幾個小偷(No70)。五環外認識一個小診所,能打胎(No250)。

劇前事迹:從小跟女的住(No120)。小學畢業,讀了十年(No79)。小時候就知道批林批孔(No171)。年輕時候早戀(No75),上學時候帶一個女孩子回家過夜,被父親一巴掌,把左耳朵打聾了(No83)。以前外号叫潘大情,擅長寫情書(No83)。交第一個女朋友的時候,一星期寫一封情書,堅持了一年,用兔子血寫的,每次用完兔子血就把兔子給炖了(No192)。對流氓劫道頗有心得,小時候可能就是劫道的(No132)。曾因涉嫌詐騙、借貸不還、挪用公款被告(No74)。以前搞過非法集資(No57)。練攤兒起家,後來玩貸款,做邊貿,再後來又出書做文化人(No89)。最火的時候開着好幾家公司,管着好幾百人(No102)。馬大姐總結為:家庭出身不好,又趕上文革,小學肄業,改革開放之後,擺過煎餅攤兒,崩過爆米花兒,養過君子蘭,倒過走私煙,後來靠賣進口舊衣裳賺下百萬家财,吃了沒文化的虧,一張合同把百萬家财變成了幾十萬的債務,後來勵精圖治,又因為涉嫌詐騙進了監獄,二十八歲進監獄,三十五歲離了婚(No188)。于三曾經為了一百塊錢賭債掐的潘大慶直翻白眼(No131)。戶口注銷了,200塊錢買了個假的湯加護照(No178)。溜門撬鎖老本行(No189)。去過治療性病的小診所,大概有生活(No223)。跟李大姐剛認識的時候,工程一個億,結婚變兩億,離婚變三億(No241)。離婚之後練了日本大相撲(No243)。

劇内事迹:号稱平時睡到兩三點,玩玩房地産,炒炒科技股,抽不冷子投兩部電影,捎帶腳辦兩所學校,七星酒店都住膩了,用牛奶洗臉,跟梁總談一個億的生意,其實是欠戴總的賭債,被于三兒追債,兩天沒吃飯(No41)。一個月電費366.66塊錢(No45)。忙着做文化人編書出版,主編《當代中國第三者》,打算給王艾嘉出一本書叫《北京寶貝》,胡編亂造,副标題是《一個十八歲少女與三個男人的隐秘》(No45)。推薦馬大姐當樓長,家裡訂牛奶(No70)。買了巨星牌空調,2400塊錢一台(No75)。想和馬大姐家合資買電視,每家1000塊錢,結果馬大姐家自己買了(No77)。開了個千家樂服務中心,馬大姐和王艾嘉都在這裡工作,後來被馬大姐反戈一擊舉報了(No85)。決定當馬大姐的經紀人(No89)。因為院内矛盾,蹭不上飯,隻能天天吃方便面,去超市買罐頭吃,吃一半才發現是貓糧(No101)。兩個億的工程馬上開工了,還差幾百塊錢(No102)。出差去了廣東(No104)。租住206半年多,一分房錢沒給李二姐。上廣州做生意一個月,門鑰匙給何蓉生(No119)。從廣州回來,被李二姐轟出去,跟何蓉生合租,房子每個月800元,對半分(No120),No179提到何蓉生房租每月一千五,不知道是bug還是漲錢了。四個億零四百塊的工程(No123)。出差回來賺了錢,要給馬大姐10000塊錢,結果改成300塊錢,送馬大姐1700塊錢的圓桌,結果第二天又要回去了(No126)。在報紙上發表一篇公開道歉,四百字(No128)。四個億零一百塊的工程(No134)。請馬大姐介紹對象,要求三十歲以上,不要太漂亮的,參照劉奶奶,要比劉奶奶難看(No143)。請馬大姐全家香格裡拉自助餐,沒去成,吃了頓川菜(No143)。到廣東做生意去了(No153)。到東北出差去了(No164)。當儒商(No171)。推銷鐵公雞牌節電器,用電更快了,簡直是個電爐子(No177)。減肥,三天水米沒打牙,最後拉褲兜子了(No177)。給李二姐3000塊錢房錢(No180)。五一買了去峨眉山的票,自己去玩(No184)。跟陸一凡認識的精神病大夫陳大夫聊天,想賺戀物癖的錢(No190)。自認為能治疑病症,結果把劉奶奶治成瘋子了(No193)。十六個億零一百六十塊錢的工程(No195)。何蓉生奶奶病了,打針住院,又回去看,一時錢湊不夠手,潘大慶給寄了1000塊錢,導緻斷頓,馬大姐讓他随便吃(No195)。去年給婚姻介紹公司200塊錢介紹費介紹對象(No198)。跟馬大姐學做扁豆焖面(No199)。參加北京青年報的發明征集,發明了一個便攜筷子,拿了獎,獎金千把來塊錢(No201)。通宵在家打麻将,一禮拜赢了一萬多,卻引起鄰居衆怒,結果被馬大姐的弟弟掃光,把麻将牌都給拿走了(No203)。做傻瓜刀,需要五千塊,孟大媽、劉奶奶等人集資給他(No213),結果發現是管制刀具,最後被馬大姐改成了傻瓜墩布,處理給招待所了(No214)。被套十幾年沒有拆洗,把被子彈了棉花曬了四天多之後終于不臭了(No222)。跟王胖子去大連看球(No232)。相對象去了,見面不到十分鐘就轟出來了(No237)。跟王保衛等打麻将赢了幾百塊錢,去文化宮書市買了好多書,論斤批發的,一車估計兩三百,騙女朋友說自己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研究生(No251)。推銷日本進口的巧克力,50塊錢一盒,有一股醬油味,還塞牙,之後推薦牙刷,再推銷墓地(No252)。褲扣子崩了,讓李大姐幫忙縫(No264)。大家勸着跟李大姐複婚(No265),從No267來看估計是半推半就跟李大姐又在一起了。

6.于三

稱呼:于總、小臭、三弟。

出場信息:No41正式出場,No235再次出現。潘大慶管他借兩萬,被坑了(No235)。

三、2層207何家(No106)

207的座機電話是68523908(No141)。

1.何蓉生

出場信息:No106正式出場。

稱呼:小何、何老師(王艾嘉等)。

基本人設:這年三十歲(No128)。四川人,出生在成都。作為趙姐的親戚,租住2層207。大學畢業,是個寫小說的作家(No106),也叫自由撰稿人(No109)。是甲A全興球迷(No106)。不會抽煙(No133)。

人際關系:初戀叫麗紅,是馬大姐給介紹的對象麗紅,沒成(No128)。親戚有母親、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大舅、小姨(No154)。父親年近七旬,十幾歲的時候給劉文彩當長工,負責擡滑竿(No153)。

劇前事迹:在老家山歌比賽拿過冠軍(No140)。以前在四川當過老師(No132)。還上過班,有個女老闆(No109)。因為家裡奶奶啰裡啰嗦才來到北京(No150)。曾經嘗試用北京方言來寫小說,失敗(No106)。發表過三篇文章,一共三百多字(No128)。被退稿的作品有《從佛教認識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論蟑螂的使用價值》《墨水瓶裡的元宵》《被遺棄的襪子》《寫作緻富的秘訣》(No140)。

劇内事迹:拿了潘大慶的鑰匙之後,由于自己也要出差,就把鑰匙都給馬大姐了,導緻潘大慶跟自己合租(No119)。心理之友雜志社約他寫的關于自殺者心态的文章,所以割脈(No128)。後脖子上長了一個疖子(No128)。為了寫東西積累素材雲遊去了(No132)。改為打探别人隐私,準備寫本《他人隐私》,不行,又改當詩人,又改寫歌詞兼譜曲,又改練書法,最後《男兒當自強》在報紙發表,就一小塊,繼續要寫揭露王艾嘉隐私的文章(No140)。打麻将找靈感,寫《麻将牌和新世紀的外星文明》,後來下象棋找靈感,寫《中國象棋和恐龍滅絕的關系》,象棋是二樓的冠軍,最後因為和孔繁凡對弈,孔繁凡背後有孟大媽支招,何蓉生受到刺激,要寫《中國象棋和垂簾聽政的關系》(No145)。父親初次進京,為的是讓何蓉生回老家,何蓉生騙父親說自己當大老闆了,讓梁主任、馬大姐、孟大媽、王艾嘉幫忙,梁主任裝主任秘書,馬大姐、孟大媽裝傭人,王艾嘉裝對象,何蓉生裝大老闆(No153、No154)。要按照片警小李寫《小李飛刀》(No156)。構思一篇文章,教别的作家如何構思文章(No158)。寫稿子賺了200塊錢(No171)。奶奶病了,回家看奶奶,一兩個月才回來(No182)。被潘大慶罵跑了(No188)。奶奶病了,打針住院,又回去看,一時錢湊不夠手,潘大慶給寄了1000塊錢,導緻潘大慶斷頓(No195)。No206才回來,建議劉強學計算機(No206)。再次讓王艾嘉裝對象,Ps了和王艾嘉的合影,号稱自己有精神病(No208)。不支持愛鳥協會,想回到小國寡民社會(No224)。

四、3層201孟家

孟家門牌号寫的是(No127),但No145和No156均提及他們家住在3層,可能是bug。

1.孟大媽

稱呼:孟主任、孟大媽、孟昭蘭(No115)、孟學員(No151)。

基本人設:小名玉蘭(No172),六十歲(No172),和馬大姐差不了幾歲(No33)。高小沒畢業(No54)。最早是東風紡織廠的(No100),退休之後當居委會主任,在No101中,因街道居委會公務員制改革下台。給王艾嘉收份子錢,街坊們表示孟大媽收錢跑不掉,可見工作手段(No239)。

人際關系:是孟子的後代(No105)。老家在河北農村,親戚很多,嫁到北京幾十年(No96)。父親已去世,去世之後,老家的房子賣了,孟大媽分了五萬塊錢(No172)。老伴去世好幾年了(No169)。有個兒子(No231),有個女兒(No225)。有珍藏的舊軍裝(No155)。嶽素珍是同一天出生的老鄉,後嫁到天津,來找舊賬,說四十七年前,即1954年,孟大媽家蓋五間大瓦房,管嶽家借五萬塊錢,實際上那時候用的是舊版人民币,隻值五塊錢(No172)。

劇前事迹:以前競選主任的時候送過馬大姐一壇子泡菜(No115)。

劇内事迹:參加馬大姐親戚的非法集資,投了2000塊錢(No58)。參加上半年度街道工作總結經驗交流會,吃了頓飯,得了200塊錢獎金、一個收錄機、一個微波爐,以此組織消夏詩歌朗誦會(No87)。在街道申奧書畫大賽上取得老年組書法比賽三等獎,是小區三年以來獲得的第一個榮譽稱号,也是小區曆史上的最好成績,居委會獎勵200塊錢,孟大媽請大家吃飯,此外還得過購物特等獎,獎勵很多衛生紙,後來書法作品《江山如此多嬌》獲得一等獎(No115)。參加老年文化大學,學詩經(No151)、學英語(No152),後來還在參加老年大學,跟不上了,兩天課聽下來都沒聽懂(No173)。跟着孫子一起學象棋,比孫子學的還好,拿了冠軍(No145),讓孫子背唐詩、學畫畫、練電子琴,結果自己都學會了(No231)。去3号樓門口義務勞動(No175)。拉了雙眼皮,其實是整形手術(No225)。畫國畫,養花,馬大姐介紹齊白石的關門弟子的老鄰居老許,劉奶奶介紹中科院植物所專家的老街坊老董,結果三個人都成了好朋友,一起上老年大學(No225)。小梁去上海學習半個月,讓孟大媽當代理主任,任上辦事拖沓(No227)導緻自己在水坑摔了,摔成輕微腦震蕩,隻能讓馬大姐當代理主任,卻成功領導小區衛生評比拿第一名。(No228)。家裡有電鑽(No256)。學英語不錯,考試九十五分(No259)。和孔繁凡撿了一個裝了巨款的皮包,交還給失主,評上文明标兵(No262)。

2.孔繁凡

稱呼:繁凡。

出場信息:No132正式出場。

基本人設:孟大媽的孫子(No231),初二(No132)。【注:清代以來,儒家先賢孔、顔、蔔、闵、冉、曾、孟七家均用同一套家譜排字,即所謂的“通天譜”。孟大媽是孟子的後代,是“昭”字輩,孔繁凡這個名字顯然是孔子的後代,是“繁”字輩。根據“通天譜”,“昭”比“繁”長三輩,與曾祖同輩。而且根據習慣,使用“通天譜”的七個家族互相是不能通婚的。此處不知是編劇不知此事還是刻意為之。】

人際關系:班裡學習最好、長得最漂亮的女生是曲小豔(No215),也是孔繁凡的同桌。孔繁凡曾經把家裡的紅源果寶都送給曲小豔,換取幫自己寫檢查(No228)。給女同學傳紙條,還把“情敵”打了(No231)。

劇内事迹:學習不太好,期中考試語文49,算數51,加一起100分。期末測驗37分,自己改成89分。(No132)經常被奶奶責打,每次被打之後有20塊錢零花錢補償,後來不給了,于是開始從家裡騙錢,其實是被葛六打劫,被潘大慶傳授了絕招,拿闆磚把葛六給開瓢了,成了孩子裡的老大,号稱要組建“大羊坊戰鬥旅”,被奶奶和馬大姐教育(No132)。報了朗誦班和象棋班,還想學散打(No145)。去了趟山西,跟山區小朋友手拉手(No163)。考試不及格(No193)。連續兩學期,一半科目不及格,整宿整宿去八九站地遠的長華商場電子遊戲廳(No197)。被奶奶責打而離家出走,當天就被片警小李帶回來了(No231)。喜歡踢球,語文倒數第一,被老師“表揚”為“頭一次使全班及格率達到百分之百”,想當球星,結果作為一個前鋒老進不了球,從主力被換下來了,頂替孔繁凡同學叫王小京,因此不踢球了,但數學又不及格,成績還是不好(No232)。後來逐漸開始進步了,去科技館參觀,産生很多疑問,結果被選為副班長,一下子沒那麼多疑問了。(No234)。禮拜一上滑冰課(No235)。跟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導緻劉勇被打(No255)。

五、同樓王家

隻在No58提及住樓上,未明确是幾層。

1.王胖子

稱呼:王胖子、小王(No67)、茂琪、王科(No70)。

基本人設:三十八歲(No166)。東風紡織廠的(No100)維修工,幹了二十多年(No146)。原有妻子,離婚了,妻子跟别人跑了(No80),有個女兒叫王小琪,蠟筆畫《瓜田李下》拿了三等獎(No115)。女兒沒有媽媽很可憐,養了一隻狗(No250)。自稱三高,肘子,連皮帶骨頭,啃個三四個,就吃不下去了(No67)。

人際關系:爺爺是專業寫字的,業餘時間也拉洋車,後來改蹬三輪。手上有一幅爺爺寫的字,值7、8塊錢(No46)。劉奶奶比自己姥姥大三歲(No166)。有個弟弟,剛結婚不到一個月,買個暖水袋炸了(No197)。外甥八個月,照片被挂在影樓(No223)。馬大姐給他介紹對象,談了兩天半就吹了(No80)。失戀了,馬大姐介紹招待所的小朱,腰圍二尺七,王茂琪不樂意,又介紹副食商店賣水果的小猴,特别特别瘦,王茂琪也不樂意,隻喜歡居委會梁主任(No166)。

劇内事迹:參加馬大姐親戚的非法集資,投資3000塊錢(No58)。8月13日上午,趁單位領導不在,和三位同事砸金花,輸了8塊錢,還耍賴皮(No104)。刮風把家裡玻璃刮碎了(No139)。會打快闆,當年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跟輔導員梁厚民學的(No155)。買了二斤爛香蕉,吃壞了肚子,得了腸胃炎,跟馬大姐打賭說實話。同時,醫院誤診他直腸癌晚期,吃陸大夫的回春口服液,結果陸大夫是個庸醫。于是決定去舉報貪污的廠長,讓廠長進監獄了,最後發現是同名病人誤診(No187)。買了個防盜門,被盜了(No198)。擠公共汽車,被人踩了一腳(No212)。準備買手機(No223)。跟潘大慶去大連看球(No232)。抵觸學英語(No259)。

六、2層或3層楊家

楊家在No58提及住2層,但No204又說住3層,可能是bug。

1.楊胖子

稱呼:楊總、楊處(No70)。

出場信息:No24路過。

基本人設:在單位裡大小是個頭兒(No58)。結過婚,有老丈杆子(No63)。自稱三高(No70)。在院内訂了報紙(No70)。知道治療性病的藥的價格,大概有生活(No223)。

人際關系:有個哥們兒搶了兩家銀行,隻搶成了一家,給槍斃了(No105)。一天到晚死親戚,一個月參加七次葬禮,大姨去世,去上莊火葬場火化(No212)。

劇前事迹:曾到個體診所拔牙,壞牙沒拔成,拔了一顆好牙,結果種了個假牙(No198)。被評為節水冠軍,其實是出差一個月沒在家(No204)。曾經被打成壞分子,敲着臉盆遊大街(No210)。

劇内事迹:讓馬大姐幫忙介紹對象(No57)。參加馬大姐親戚的非法集資,投資2500塊錢(No58)。于三兒追潘大慶要債時,挺身而出幫潘大慶(No143)。跟張宏偉表演對口詞(No155)。因為劉強玩電吉他,一個星期沒睡午覺,瘦下去十斤(No210)。當年想過發明制作西瓜刀,都立項了,結果因為管制刀具下馬了(No213)。被李大姐打了一巴掌,被認成潘大慶(No242)。

七、405張家

張家的門牌号是405,但住在三樓,No218曾經發生火災,可能是bug。

1.張宏偉

稱呼:小張、“偉哥”(No90)。

基本人設:和紡織廠的秀英搞婚外戀(No104)。妻子是秀梅,有個兒子叫小偉,已經上學了(No67),剪紙《我愛北京天安門》拿過二等獎(No115)。單位在西面(No100),且跟王茂琪一個單位(No187),應該就是指紡織廠。家裡養了隻狗(No250)。

人際關系:3月18日上午和紡織廠的秀英在一起(No104)。想跟秀英斷絕關系(No184),但藕斷絲連,還跟秀英去看電影(No188),被馬大姐實話實說揭發,兩口子打了三天三夜。同時又和秀英吵架,秀英強迫張宏偉選她還是他老婆秀梅,張宏偉選擇秀梅,結果被秀梅抓住現行又吵起來(No188),No216提到跟秀英已經斷了。

劇内事迹:潘大慶和何蓉生打架,幫潘大慶拉偏手(No143)。跟楊胖子表演對口詞(No155)。花15000塊錢買了一輛二手白色松花江,牌照京E41789,本來是為了拉活賺錢,結果老幫人跑活,就給賣了,卻因沒辦過戶,撞死了人,被警察找上門(No212)。自己想買電腦,老婆想買鑽戒,在馬大姐的勸說下給秀梅買了鑽戒,花了5800塊錢,别人都說是假的,最後秀梅做主,換了個10塊錢的假鑽戒,買了電腦(No216)。有個叫陳平的朋友發了财,導緻張宏偉喝多了,正好小區邊上管道漏水有個水坑,摔了跤(No227)。和秀梅開會決定,張宏偉管賬,秀梅管現金(No232)。沒能和王茂琪和潘大慶去大連看球(No232)。

2.秀梅

出場信息:No60帶孩子路過。

基本人設:張宏偉的妻子。抓張宏偉外遇,經常和張宏偉吵架。煙酒嗓(No216)。

劇内事迹:為了一個掉顔色的枕巾請了兩天假,馬大姐還建議她繼續打官司(No198)。讓張宏偉給自己買鑽戒,最後決定隻買個10塊錢的(No216)。把張宏偉女同事當第三者給打了,又一腳踩空從二樓上摔下去(No243)。

3.秀英

基本人設:張宏偉的婚外戀對象,紡織廠員工(No104)。有家室,準備離婚。趁着秀梅出差、孩子上學,又跟張宏偉在一起(No110)。有個兒子,No132曾出現,叨叨“他爸老跟我媽瞎搭咕”。

八、其他鄰居

1.趙老師

出場信息:No227正式出場,因小區一直沒有小賣鋪,居委會花300塊錢加上紅源果寶的贊助,開了一個小賣鋪,讓趙老師負責。

基本人設:不知道住在哪樓。是院裡的退休教師,叫趙常德(No227)退休好幾年了,以前還是全校十佳優秀教師(No228)。

劇内事迹:有個賊撬潘大慶的車,被一個無名英雄用紅源果寶的瓶子打暈了,潘大慶和劉勇都冒充這個無名英雄,其實就是趙老師(No229)。在小區學英語,成績不錯(No259)。做了個賒賬的小黑闆,結果被偷了,其實是幾個孩子拿去當飛镖靶子,片警小李給重新刷了一遍黑漆(No261)。

2.趙姐(趙二姐)

出場信息:No23路過。

稱呼:趙姐、趙二姐。

人際關系:何蓉生的親戚。

基本人設:與馬大姐同樓,具體層數不明。腰有病(No67),偶爾塗睫毛膏(No100)。有個女兒,似乎上小學(No145)。

劇内事迹:幫劉奶奶寫土豆菜譜(No257)。

3.趙姐

出場信息:與前述趙姐不同,是另外一個年輕一些的,也跟馬大姐他們在院裡聊天,孩子半歲了(No67)。不知道住在哪樓。似乎隻出現過這一次。

4.孫姐(孫王楊)【注:名字很奇怪】

出場信息:No118出場(梁歡飾演),介紹為“前樓小孫阿姨”。No200之後開始偶爾出現于院裡聊天或居委會等多人場合。

稱呼:孫姐(No234)。名字叫王楊(No254)。

第三章 《閑人馬大姐》裡的其他鄰居

《閑人馬大姐》劇中提及過很多街坊,以下根據大緻位置整理如下:

1.馬大姐同樓

租住206李家那間房的大學畢業生朱孔陽和妻子葉知秋,經常打架,要鬧離婚,結果兩口子和好了,認為馬大姐挑唆他倆離婚,于是搬走了(No30)。

2層姚大媽,有個親戚在人事局(No27)。

3層張大爺,侄子當主任(No27)。3層的偉建是個知識分子,妻子淑玲,是馬小燕介紹的,結婚七年,女兒叫星星,六歲。兩口子本來離婚了,後來又複婚(No80)。3層303侯京生,侯家小三兒、侯三兒,經常往樓下扔香蕉皮,和院裡的人都有仇。8月13号早上家被歹徒闖入,腦袋上挨了一悶棍、一闆磚、一菜刀、一斧子,死了,被王援朝稱為“813慘案”,最後證明是侯家裝修的幾個外地民工做的(No104)。3層吳先生癱瘓三年(No104)。

4層胡阿姨,表哥當局長(No27)。4層鄭老太太是個盲人(No104)。4層小高,媳婦在外語學院當會計,要生了馬大姐送尿布,張宏偉家送奶粉,結果生出來是個小黑人,八斤半,鬧了夫妻矛盾,結果是罕見的黑棘皮病,能治療(No226)。4層老俞,家裡有一隻無證狗,是個大型犬(No250)。

5層陸大爺,号稱給很多高幹看過病(No27)。

同樓小趙阿姨,剛離婚(No81)。同樓老魏,魏忠賢的後代(No105)。樓上的孫三,在監獄裡面榮獲勞改積極分子稱号(No115)。同樓小陸,小時候是院裡著名能哭的夜哭郎,妻子小紅李周紅,生孩子,說是女孩,醫生建議剖腹産,馬大姐不讓,耽誤了事(No246)。

提及過的住戶:

2層錢家(No70)。3層老錢家(No257)。3層趙家(No70)。4層老俞家(No257)。

2.前樓

前樓2門3層劉一眼,又叫劉老四,善長鑒定古玩。劉一眼的爺爺也是鑒定古玩的,但是技藝不佳,被黑社會挖去一隻眼(No46)。

前樓小芹,是外地來的小裁縫,手藝很好,價格公道,爹是村委會主任,有羊角風。老家的未婚夫叫老九,指腹為婚,是個窩囊廢。馬大姐把以前收破爛的小陳介紹給她當對象(No66)。

前樓王老太太,是個百歲老人(No29)。自稱早年間給袁世凱當過小老婆(No123)。家裡被盜,其中盜走一支翡翠手镯(No79)。早上去世,活了一百歲(No104)。

前樓2門馬小燕,和馬大姐同名,八十四歲,癱瘓在床三年多(No68)。

前樓老艾家的艾華,比王艾嘉大三歲,外語學院研究生在讀,改名叫愛德華,準備去澳大利亞留學(No202)。

前樓唐總唐納德,假洋鬼子,留美博士,去美國學中文,崇洋媚外。唐總的妻子是潘大慶未婚妻,要生孩子,潘大慶送芭比娃娃,結果唐總的孩子金發碧眼,把潘大慶打了一頓(No226)。

前樓老郭家養了隻貓,偉嘉貓糧聞都不聞,專愛吃剩菜(No245)。

提及過的住戶:

前樓劉家(No70)。

3.後樓

後樓馮局長,去年剛去世(No66)。

後樓5門馬小燕,和馬大姐同名,隻有五六歲(No68)。

後樓于家的小三于建設,清華土木工程系畢業,三十歲不到的工程師,人稱“于公”,在日本公司工作,改名榆木三郎(No202)。

後樓老李家的大兒子強子,也叫“大強子”,以前老跟“大剛子”一起混,是小羊坊一片兒的頑主,外号“鎮羊坊”,民諺說“大強子、大剛子,沒一個兒好秧子”。大剛子三年前被槍斃,大強子比大剛子進去的早,判了六年。當年跟人打架差點出人命,是馬大姐報的案。對象是馬大姐介紹的,叫麗萍。有個男孩,叫小強。因為大強子進監獄,孩子半年轉了六回學。大強子進監獄三年半後,經過個人努力,獲得減刑兩年,給了兩天假回家探親,想要複婚,來求馬大姐,趕上3層張家着火,成了救火英雄(No218)。

後樓老陸,刮大風時站在電線杆子下面打手機,電死了(No223)。

提及過的住戶:

後樓李家(No70)。

4.号碼樓

1号樓齊老師,是幼兒園小班的老師,近視眼三千多度(No51)。

5号樓2單元101陳義夫,販毒,長得像謝霆鋒,正好跟馬大姐家外屋窗戶對着(No110)。

5号樓301齊大爺,老年前列腺炎,起夜頻繁,小便時間長(No110)。

5.未提及樓

秦大爺,68歲,機關大院幼兒園院長,因為全體兒童吃爛西瓜食物中毒的事件退休,老伴癌症去世,有個兒子(No51)。

顧教授,文革被“人造革”抄家(No100)。

院裡燒鍋爐的胡大爺,腿腳不利索(No92)。

門口紀大爺,結巴(No109)。

小區老韓家二閨女,嫁給肯尼亞留學生,生了個小黑女孩(No226)。

街坊朱阿姨(No30)。

街坊韓大媽,昨天去世(No259)。

街坊葛大爺,以前是小偷,“運動健将”,被抓走。葛大爺的妻子在葛大爺被抓之後得神經衰弱自殺了。葛家隻剩下葛大爺的母親和葛大爺的兒子。葛大爺的兒子叫葛六兒,是不良少年,這年上初一,但其實是留級生,上初一五年了,劫小孩子的錢,派出去進出好幾回了(No132)。

街坊薛大爺,患上老年癡呆症(No259)。

第四章 《閑人馬大姐》裡的居委會和派出所

一、居委會

原本居委會主任是小區居民孟大媽孟昭蘭,歸于上文。此處僅介紹新主任梁蘭。

1.梁主任(梁蘭)

出場信息:No101出場的新任居委會主任。

稱呼:梁主任、小梁。

基本人設:23歲(No117),24歲(No133)。家庭條件好,個人比較浪漫(No168),從小沒在父母身邊待過(No231)。剛剛從大學畢業,擅長辯論(No101),會多門外語,會邏輯學(No152)。其實也不願意當居委會主任(No101),目前等級是副股級(No167)。會抽煙會喝酒(No117)。對體重很敏感,按照量計算體重,自稱比以前重了好幾兩(No211)。手機是摩托羅拉的(No259)。

人際關系:有同學是北京台今日話題的記者(No101)。有男朋友(No118),已經談了兩三年了(No166),叫趙偉一,是大學時候談的(No167),工作挺好,結果看上王艾嘉了(No168)。

劇前事迹:大學是學中文的,會兩門外語(No167)。大學期間,參加過國際大專辯論會,是學校代表隊的一辯,得過全市大學生辯論賽的一等獎(No117);學過英語、日語、俄語和世界語,學過邏輯學悖論(No152);在學校女子散打比賽拿過第一名(No161)。去年五一去黃山玩了一趟(No184)。

劇内事迹:在小區組織辯論賽,自己當裁判,培養馬大姐當辯論選手(No117)。在小區舉辦迎千年棋王大獎賽,一等獎獎金是300塊錢(No145)。評上了先進,得了個收錄機獎勵,給了奶奶,被孟大媽唠叨(No196)。舉辦新北京新奧運新年故事會,每樓選一位故事大王去參賽,講新故事,選了馬大姐,寫《賢人馬大姐》去講(No220)。街道舉辦愛我家園、保護環境、清除白色污染,迎奧運,拾垃圾的大型公益活動,結果因為小區參加人少,梁主任受到街道領導嚴厲批評(No224)。出差過幾次,讓孟大媽或馬大姐代理主任(No243)。在社區抓無證養狗(No249)。每月在小區評一次精神文明标兵,一次評兩名(No262)。

除了梁主任之外,劇中還提到過的街道組織有:街道辦事處劉股長,曾親切接見過馬大姐(No43);街道有一個抗癌聯誼會,成立五年,會長一直死,馬大姐之前的會長姓郭,奮不顧身去救落水兒童,忘了自己不會遊泳,淹死了,馬大姐接任會長,不久被除名(No54)。

二、派出所

No13提及這一片的警察,即民間所謂的“片警”,是“小李”。但事實上,《閑人馬大姐》劇中先後出現過兩位“片警小李”,一男一女,均被稱呼為“片警小李”。

1.片警小李(女)

出場信息:No24出場。女性。

事迹:曾經以化妝的方式誘捕流氓(No28)。

2.片警小李(男)

出場信息:No59出場。男性。之後一直持續到劇末均是這個男性片警小李。

基本人設:名字是李岩(No156)。腮幫子上有坑坑(No156)。上任有半年了(No178)。

劇内事迹:某天晚上在屋裡給兒子削鉛筆,聽見有人喊搶劫,趕緊往外跑,不小心把手割破,沒看見壞人的樣子,聽說是個舉着斧子攔路搶劫的。結果被馬大姐他們傳成“小李飛刀”,一個人打敗一夥日本侵略軍(No156)。

除了派出所之外,劇中還出現或提及過一些警察。分别有:分局刑警隊高處長,No33出場,男性;刑警隊重案組老高,No104提及;市公安局緝毒處孫科長,No110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