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播放量屢屢破億、話題閱讀量破63.9億、讨論量超1224.4萬、豆瓣評分從開畫的4.5分逆襲到6.9分……都是2019年夏《陳情令》的高光時刻。

改編劇愈發大勢,占據着重要的市場份額,2019年7月熱播劇中,就有《陳情令》等5部改編劇。

用影視化的表現手法改編一個文字組合的故事,打破文字與影像之間的次元壁,既還原小說内容又無違和感,最大程度化地吸納更多的觀衆,是影視化改編的難點。

從初期“黑紅”到口碑逆轉,#陳情令#、#血洗蓮花塢 虐#、#陳情令 還原度#等63個劇集相關話題承包熱搜,《陳情令》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原著名場面和小細節的還原。

“神仙選角”,情感飽滿

一直以來,還原度都是考量改編劇的重要依據。一方面是由于“原著黨”基數龐大,并且是劇集第一批觀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播放量轉化的潛力不可估量。另一方面,對沒看過書的普通觀衆而言,其對劇集的評價也會受到原著粉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還原度的高低,體現着劇方面對原作IP的态度,創作者對原作的故事究竟有沒有感情?對故事中的人物是不是熱愛?直接決定着劇集的品質。

一開播就引起廣泛關注的《陳情令》,早期也不可避免地引發原著粉的熱議,而随着劇情的展開,《陳情令》對原著的還原獲得了粉絲的認可。

首先,《陳情令》當得起一衆網友“神仙選角”的評價,主角和配角都很合适。

肖戰和魏無羨的外形上契合度就很高。原著中形容魏無羨是“天生就是一張笑臉,一副笑相”,正是肖戰本人啊!

另外,劇中人物的成長脈絡與原著中的描述完全重合,早期魏無羨是愛撒嬌的明媚少年,經曆了蓮花塢被滅、亂葬崗種種變故,性情變得陰郁隐忍。除了角色形象要符合,對演技也有很高的要求。

魏無羨小時候流落街頭,吃了不少苦。所以當江楓眠要帶他回家時,他滿口答應。到了江家,連鞋子大了也不願說,失而複得,凡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再被抛棄。

是師姐說他不是家仆,是江澄說以後有狗來我幫你趕走,是江家給了他一個家。新的家裡,有好喝的蓮藕排骨湯。

但這個家,他最終還是失去了,哪怕他用盡了所有去挽留。

他記下了虞夫人那一句“你要護着江澄,死也要護着他”,逼着自己強大,承擔起一切,隻身一人,無佩劍、無法寶,也要去對抗化丹手溫逐流,去對抗成百上千的溫家修士。

肖戰的表情和原著中“冷冽的陰郁之氣”、“笑意中盡是森然”的形容可以算是完美匹配了。

“美強慘”的設定,前後的對比虐到了觀衆,也證明了演員的演技在線,以及劇集選角的正确性。

配角江厭離,也仿佛是原著中走出的溫柔善良師姐本人。宣璐的演繹,使得小說中那個一直陪伴魏無羨長大的,會為阿羨炖蓮藕排骨湯的姐姐,音容笑貌都具象化了。

其次,劇中畫面布景也很養眼,有國風古韻。劇中雲深不知處、蓮花塢的場景,一如原著中一般蒼翠幽深、雅緻沉靜。

除了主角的性格還原、多處場地的還原,更有對原著名場面和小細節的還原,讓一開始心存質疑的部分原著粉紛紛“真香”打臉。

名場面還原,細節見真章

開啟回憶部分後,故事按照原著中的走向進行,各種引人期待的名場面輪番上陣。

魏無羨藍忘機初見、蓮花塢被毀江氏覆滅、玄武洞降服屠戮玄武、夷陵老祖上線等戲份,高度還原了小說名場面,呈現出立體的情節架構,更使故事的整體基調得到還原。

射日之征是故事的重要節點,也是助夷陵老祖一戰成名的大戰。射日之征集合仙門百家,清河聶氏,蘭陵金氏,姑蘇藍氏,雲夢江氏,聯率八千修士,劍指岐山,場面恢弘。

劇中對這場大戰的還原令人印象深刻。不夜天城前烏雲壓城,橫屍遍野,渲染了沉悶凝重的氣氛。聶明玦劍挑岐山、江澄滿血複活、藍曦臣回歸、金子軒也趕來,各家與溫氏鏖戰,仙門死傷無數。群像式描寫更顯戰争之慘烈。

一片狼藉之中,魏無羨登場。一襲黑袍,一支橫笛,氣場震懾敵軍。還原了原著中關鍵的射日之征,以宏大的場面給人震撼感。

百鳳山圍獵,金子軒一箭正中紅心,大出風頭,各家唏噓。魏無羨随即蒙眼射箭,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也與原著中一一對應。

而師姐喚“羨羨”、“天子笑,分你一壇”、十六年後藍忘機憑笛聲認出魏無羨等一句台詞、一處細節的精心還原,使得人物形象更為飽滿,以人物之間的情感打動觀衆。

正因為魏無羨曾經的一句“你說他們姑蘇有雙壁,我們雲夢就有雙傑”,橫生變故後,魏無羨與江澄決裂,觀衆意難平魏無羨從此不再佩劍,從此再無“雲夢雙傑”。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藍忘機對兄長的這一番話,既表現出了對魏無羨的關心與維護,又将原著的經典台詞再現,讓觀衆感到驚喜。

這個細節的還原還在微博上引起了轟動,短短51秒的劇集片段被粉絲截取後轉發過3萬次,點贊高達14萬之多。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作為劇中衍生話題,閱讀量破4.4億。

還原這一名場面的第25集播出當天,《陳情令》的日播放量達到1.25億,在網劇播放排行榜上遙遙領先。

雖然無法達到百分百複刻,但《陳情令》對整個故事進行了最大程度的保留,算是圓了原著粉的夢。

“名場面”是成就角色、作品的關鍵所在,更是劇集出圈的傳播利器。在一些重要的情節中,觀衆能找到适當的情緒出口,找到共鳴點。

《陳情令》中,藍忘機藏書閣監督魏無羨抄家規、玄武洞忘羨互動、藍忘機彈琴為魏無羨療傷等名場面不僅推動了劇情與人物的成長,更促成了演員“圈粉”、劇集“出圈”。

影視劇相較小說而言是一種立體的表達,劇集的制作越來越強調細節的延展,還原能否精準,也需要無數的細節支撐。細節是否到位,在觀看過程中反映為倍速觀看,而根據微博上網友的反饋,《陳情令》的高還原和細節處理是“得人心”的,“不會倍速也很少快進”、“有些片段會反複觀看”。

據統計,《陳情令》1至20集,彈幕數量翻倍,觀劇群體的強大粘性可見一斑。将擁有龐大受衆基礎的原著内容和精神内核诠釋出來,在劇情的不斷發展中滿足了原著粉的觀劇期待,《陳情令》最終完成了前期到後期口碑的逆襲,豆瓣評分上升至6.9分。現在已達到7.7分。

理解為基礎,尊重為前提

對于改編劇來說,平衡原著讀者和影視劇受衆的接受習慣和訴求,是十分難跨的一道檻。

而關于還原與創新的“混搭”比例問題,《陳情令》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小兔子是不能聽這些話的。”一句新設計的台詞,把魏無羨的可愛調皮表現得淋漓盡緻,成為觀衆大型心動瞬間。

窮奇道雨夜,藍忘機攔截魏無羨的一番新增對白也讓人眼前一亮。兄弟含淚對視讓階段性矛盾沖突達到高點。

保留原著中最核心的内容,滿足原著粉觀感訴求的同時,依照影視劇的創作規律進行改編,讓《陳情令》的改編在微博上獲得了較好的反饋。

第20集“在此恭候夷陵老祖歸來”的戲份一經播出,創下了截至目前為止的全劇最高記錄——64萬條彈幕,單集彈幕數更是在一周的時間内瘋長20萬。

可見,萬衆期待的名場面對劇集熱度刺激非常顯著,“拉新”效果明顯。對于《陳情令》這種受衆面并不廣闊的小衆題材而言,以“真材實料”來提高聲量,配合營銷,确實達到了“出圈”的效果。

在微博搜索“陳情令 改編”,觀衆的态度大多是“還原度相對較高”、“有一些改編可以接受”、“不瞎改編”。

豆瓣上最新的評價,都是“漸至佳境”、“還原度高”、“沒有魔改”。

視頻網站的彈幕裡也是一片和諧。

在暑期檔的一衆劇集中,《陳情令》作為一部IP改編劇,憑借名場面的影視化呈現和适度改編喜提原著黨的認可,也吸引了許多路人粉,顯示出跨圈層的爆款範兒。這背後,則是主創團隊的誠意與匠心。

高還原度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對原著IP的深入理解與滿腔熱愛,二是對粉絲需求的細緻研究與充分尊重。

在《陳情令》官方釋出的片段中,總制片人楊夏面對鏡頭坦言自己是因為喜歡買下了小說的版權,導演也為總制片人對原著的熱情蓋章。

據楊夏透露,前期籌備的兩年時間,包括了人物設定、世界觀二次創作、劇本改編等等。他們對每一個劇中人物的身高、長相、服飾都研究過,制成了人物信息卡片,再根據卡片進行選角,确保角色契合度讓粉絲滿意,也讓原著黨滿意。

以尊重和熱愛為前提,對原著故事理解透徹,才使得主創們能準确出提煉故事内核,在改編上得心應手,還原小說精髓,也弘揚傳統美學。

改編盛行,但精品不常見,很大程度上與部分影視劇制作團隊迷信“大制作+大IP+流量演員”的組合有關。盲目跟風與翻拍,将劇情置于腦後,忽略了内容才是一部劇集與觀衆溝通交流的核心方式。

相比之下,《陳情令》的主創團隊把握了劇情内容核心與觀衆共鳴點,回歸原著,也懂得順勢改編,通過還原名場面和小細節滿足了大批觀衆的觀劇期待,接近“無損”的質感讓阿令成為這個夏季的養眼良心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