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它,我把第一二季不加倍速重新看了一遍。
比企谷八幡從和雪乃相遇,相識,相知,相互交心。就注定了他會愛上雪乃,但他每一次都在逃避這份感情,每一次都要其他人給他理由。每一次侍奉事件,都是他的理由,他的妹妹小町和學妹一色,也給了他理由。但終究不是他自己的理由。
終于第三季最後,比企谷直面了他的感情,找到了那個看似是“真物”的東西。
雪之下雪乃,一個一直堅持自我的人。因為她的這份堅持,她也沒有朋友。
但從損比企谷那天開始,她就一步步放開了自己的内心。明明喜歡上了比企谷,卻也和比企谷一樣逃避了一段時間,不敢确認,不敢承認,隻能自己煩惱。
甚至一度想為了由比濱結衣讓自己放棄八幡(違背了她一貫堅持自己的準則),安慰自己:這樣就好。幸好最終兩人用自己的溫柔幫了她。
由比濱結衣,其實她早就明白了自己終究隻是二者的朋友,這一點作者早已暗示,即“她從沒有拿到那把鑰匙 ”。這把鑰匙,既是侍奉部門的鑰匙,又是比企谷八幡和雪之下那個“真物”的鑰匙。在第三季的結尾,雪之下把侍奉部門的鑰匙給了比企谷,也是表明他們兩人已經打開了心門。
但結衣想全都要,既要比企谷(做她男朋友),又要雪乃(陪在她身邊),這種行為導緻的結局并不美好,三個人的關系反而愈發難以為繼。
最終她讓出了比企谷(忍住流淚,因為她知道自己流淚的話比企谷一定會留下,但她也後悔自己忍住了流淚,因為她知道比企谷這一走,就是徹底離開了自己),而自己隻能作為朋友守在他們兩人身邊。
一色伊呂波,或者說一色彩羽,這個角色我覺得是《春物》裡最可愛的角色,表面茶藝少女,實則小惡魔學妹。自曝攻略進度的自動發卡姬。明修葉山,暗渡八幡。
一色對他人的感情極其敏感,她隻要聽聽比企谷和雪乃的對話,就知道他倆真正的含義,明白了他倆内心的想法。比企谷和雪乃各種謎語一樣的言辭,在一色眼裡就像是小兩口相互拌嘴。因為她看到的是比企谷和雪乃的的感情,不管他倆怎樣的言辭,都隻不過情感的表現形式。
雪之下陽乃,活在“僞物”裡二十年的女人,她早已厭倦了“僞物”(個人覺得可以理解為“虛假的感情”),陽乃的觀點是:僞物終究是僞物,成不了真。
陽乃認為他們三人在這種過家家樣的關系隻是僞物,她想破壞這個僞物,看看他們中到底有沒有“真物”。而葉山的觀點正好相反:他認為即使是僞物,在時間的淬煉下依然可以成為真物。所以他一直反對陽乃。
同時可以看出,葉山和陽乃雪乃在小學期間有過一段恩怨糾葛,動畫裡隻說了葉山曾經幫雪乃,結果害得她更孤立了。我猜這就是陽乃所說的“僞物”,陽乃估計不想讓這種僞物再次禍害她妹妹。
還有就是陽乃所說的“共依存”關系,我覺得她的意思是類似于“弱者抱團取暖”的感覺,我認為他們三人并不是所謂的“共依存”,反而是更像比企谷所說的“類似于三角關系之類的”。因為事實上他們仨就是三角關系,她愛他,她和她是好朋友,但是她又愛着他,他也愛着她。
雪之下的母親,說實話我有點看不透她的真實想法,動畫裡對她的描寫太少了,不過看樣子她隻是想讓雪乃成長。
這部作品裡面還有不少有意思的角色,比如彩加(比企谷的溫柔鄉),小町(比企谷的小棉襖),靜老師(比企谷的人生導師)等等。
這些角色相互交織,最終才呈現出了這部感情細膩,歪理一堆,但情感豐富而熾烈的作品,非常有幸能遇到這部作品,因為它,我也開始想要“真物”了,我也應該和過去做個了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