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阿勒泰》一時讓阿勒泰風靡網絡?

來自于自然的人類,對自然有着天然的向往。

而人類不斷向上的遺傳基因,讓人類從自然中跳脫出來,不斷向往更高維度的精神探索。

《我的阿勒泰》滿足了這種融合。


...

/01/

别害怕,迷茫總會消散


從影片的開始,女主李文秀就以一個毛手毛腳、慌慌張張的笨拙女孩形象出現。

她雖然隻有高中都沒上完,卻有一個作家的夢想,在其他人不斷質疑下,她也懷疑自己,她也很迷茫。


那個輾轉在草原上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端着馬頭骨害怕得四處亂竄的女孩,正是她此刻内心無數的迷茫。

女主問奶奶自己是哪裡人,你奶奶說自己是沈陽人。女主出生在新疆的兵團二代,從出生地來說女主算得上是本地人,在一個大部分人都是少數民族區域中,她是連外貌都格格不入的漢人。身份的認同也是她迷茫的一個重要原因。


...

在剛回到草原的她,剛憋屈地吃了啞巴虧,李文秀對這個世界是有些失望的。

為了證明自己也是有用的人,她積極地幫助媽媽去要賬,盡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但是卻沒有要回一分錢,甚至還搞砸了人際關系。但在一次次與當地人交流後,她也更了解了當地人,與他們共振情感。


影片的環境從荒涼的草原風貌,到滿生機的夏牧場,正如她内心的變化。

到了夏牧場,李文秀更深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也認同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她原本拘謹的身體舒展了,不再冒冒失失,慌慌張張,可以自由地躺在草坪上任時光流逝,和周圍人的關系已經變得圓融、自然。

至此,她确定了自己與阿爾泰的關系,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


...

不要害怕迷茫,去經曆,去愛,去生活,去思考,人總會有成長的一天。

就像草原、森林裡的花草樹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人的成長是尋一塊舒适的土地,然後紮根向上,即使風吹雨打,即使寒霜凜雪,你自盎然成長。

/02/

别焦慮,成長需要時間


在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同性的女兒更是。

影片中女主的母親張鳳俠不是傳統的母親,她有着更不羁的性格,對萬事萬物随緣的心态。

電視機壞了就用石頭搭框框,給奶奶放《農業頻道》。

半夜床榻了,她安穩地睡自己地覺。

奶奶走失了,女主急哭了,母親卻說,走丢了再找回來就行。

是啊,這世界天塌了又如何?


...

女性因為成長中的來自社會,家庭的各種規訓,比如類似女孩子要乖巧,要聽話,不能大聲說話,不能亂跑亂跳等等,無形中馴服了性格,總顯得更拘謹。

安靜端莊是一種美,灑脫更是一種強勁的生命力。

張鳳俠灑脫的性格、強勁的生命力、誠信的品質成就了她的人格魅力,也成為了自己金子招牌,她真正的活出了自己。

在女兒迷茫的時候,她沒有批判她,隻是讓她自由成長。

 

...

李文秀從擁擠的城市回到自然的懷抱,從緊繃壓抑回到質樸松弛的人際關系。從外到内,她的成長環境都變了,也重啟了自己,實現了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自由,這個寫,不僅是指她的寫作,更是她對自己人生的抒寫。

網上有很多評論說,三十歲重新活,四十歲從新開始,五十歲正當年……其實不用去考慮任何時間節點,每一天,你都可以重啟新的自己。

在高壓的氛圍下,她仍然勇敢站出來為朋友說話,為朋友反抗傳統的這一刻,最初那個唯唯諾諾的女孩已經醒悟了。此時的她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一腔對朋友、對生活的熱情,即使她還沒學會考慮莽撞帶來的後果。但孤勇本身就是野蠻生長的過程。


/03/

向前走,達到内心的自由


勇敢灑脫地向前走,但同時也要有預判的智慧。

到短劇的後期,女主李文秀性格依然與前期截然不同。

以前,她明知自己被朋友坑了兩百塊工資,卻不敢聲張;後期的她,果斷策馬飛馳,搶回奶奶不值錢的吊墜。

這一搶是不僅是為了奶奶的吊墜,更是替當年那個懦弱的自己找回尊嚴。


此時的她,正如風貌的草原,蓬勃,倔強,此時的她在親人、朋友、愛人身邊,既有來自主場的底氣,更有自己内心已經生長出來的無限勇氣。

但,有些成長是需要代價,灑脫不代表魯莽,也不代表可以無所顧忌。

因為她的這個行為,導緻愛人為了救她親手殺了最愛的賽馬,她也差點失去了愛人。

此事之後,女主從怯懦,到無畏,再到沉穩,鋪墊了自己的性格底色。


...

在經曆了生活的各種打擊後,會看清世界的真相,看清人性,至此,你也許會對世界祛魅,但你獲得了更大的自由,獲得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的覺悟。


經曆了種種,你将探索世界的目光回歸到自己身上。

即使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但你依然熱愛它。

熱愛它的荒誕詭異,也熱愛那些鮮活的人們。

在這短暫的人生旅途中,完成一場屬于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種體驗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其他人是完成你人生體驗的NPC,你是你這場人生大戲唯一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