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一句謊言,差點毀掉一個人。

這是2012年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丹麥電影《狩獵》。

...

影片中男主是幼兒園的老師,孩子們很喜歡他。

直到某天一名女孩無意向園長暗示:男主猥亵了她。

在所有人的推波助瀾下,他被周圍的人默認為是變态,包括他的好朋友(女孩的父母)和女朋友。

盡管後來女孩一再解釋說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但是沒有大人願意相信她的解釋。

直到事件的漏洞被人們察覺,謊言也不攻自破,大家表面上似乎也認可了男主的清白。

影片結局卻意味深長:即使事件過去了一年,男主出外狩獵時,被人打了冷槍。

 

故事很令人唏噓,但是不是看起來很熟悉?

現在的網爆不正也是如此嗎?


1/網絡很大,你的世界很小

 

因為網絡,我們的視野似乎在放大。

個人的世界邊緣也因網絡而加大,無數的繁雜信息向我們蜂擁而來。

所有人都面臨着一個更為複雜的世界。

情緒情感、三觀不斷地受到到沖擊,内心沒有堅定的信念的人,很難辨别真正的正向信息。

更不要說從這浩瀚的垃圾信息中,提取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

于是有一些人要麼随波逐流,被信息所吞噬,被無數的負面所包裹、碾壓,随着時間的推移,感覺越來越絕望。


...

大數據在給我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在用所謂的精準計算撕裂我們的生活。

因為網絡我們了解了更廣闊的世界,這句話對也不對。

網絡把别人的生活推到我們面前,但精準的計算把我們圈在一個信息圈裡。

大數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大數據讓你看到的,通常是你所認同的思想,那些你所不認同的想法早就被你抛棄,而你所認同的則一直被固化,直到你被包圍在自己的信息繭房裡。


就像《狩獵》裡那些旁觀的居民。

在人傳人的信息中,他們在群體中固化了自己的想法,卻從未想到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源頭就是存在問題的。


...

現在的網絡中很多事情充滿了負面,無論什麼話題下,總有不堪入目的評論。

評論裡的某些人覺得,隻有自己能清醒地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不斷地提出似乎很在理的質疑。

質疑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為了質疑而質疑,大概率不過投機取巧、嘩衆取寵而已。

他們隻是為吸引關注或者辯駁而辯駁,他們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不在乎什麼是真相,更或者他們覺得自己所了解的就是真相。


在《狩獵》的結尾,看似平靜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有人給男主放了冷槍。

放冷槍的人站在高處的陽光裡,男主甚至都看不清楚他的臉。


...

導演用電影語言隐喻着,那些流言蜚語的傳播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他頂着自以為是的道德高光,給别人帶去冰冷的傷害,而他則輕飄飄地轉身離去。

他甚至都不知道男主就是無辜的。

不過男主是不是無辜,于他而言又有什麼關系呢?他隻是負責“狩獵”,用語言,用biu去圍捕“獵物”。

不管“獵物”結果如何,他們不關心,他們隻是覺得自己跟随了别人而已,即使有錯,也是别人的錯。


...

活着的每個人都有各有各的難,特别是天天在網上閑聊無事的人,當你用語言傾軋别人,有可能有一天也會遇到同樣的境遇。

不成為作惡的那片雪花,守住自己的内心,就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片善意,也是對自己的善意。


2/守住正能量,不要被負能量帶走

每個人的生活,總會不斷地接受外界的的信息。

有一些言論,你隐隐約約覺得不對,可是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那可能是來自你内心的正能量在幫助你篩選辨别。

這時候跟着你的内心走,或許才是正确的那條路。


所有的人都期待自己遇到一個“好人”——這裡是指善良、正直、真誠、無私等等正向品質,但“好人”卻有可能因為這樣的品質,曾經吃過不少虧。


《狩獵》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事件發生以後,男主本着清者自清的心态,坦然地和以往一樣去教堂做日常禱告,但周圍的人全部向他投去質疑、猜測、定罪的目光。

最後他忍受不住内心的憤怒和無奈,雙眼直直地盯着女孩的父親的眼睛,揪着女孩的父親,他最好的朋友的衣領說:你看看我的眼睛,我有做過嗎?

無奈、無助?可謂百感交集。

女孩的父親此刻會相信他嗎?我想是相信了的。隻不過周邊那些流言,讓他不由自主地淪陷其中,他無法掙脫,便隻能随波逐流。

...

當一個人被無數的負能量、充滿戾氣的情緒和語言包圍,很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躁不安,正如被圍獵的動物,此時這個時候内心定力顯得尤為重要。


男主還算是幸運的,因為不久後人們便發現女孩的謊言漏洞。

就在大家逐漸相信男主後,有一次在家裡,他看到那個女孩迷路了,他明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把她抱起來,送回她爸媽的身邊。

在他備受流言折磨煎熬的時候,他恨過小女孩嗎?

也許恨過,但是最終他還是原諒了她的年少無知。

或者,他從未認為女孩的無意之言是故意為之。


守住内心的信念,才能在被現實一次次打碎時,又一次次地堅強地重建。

實現内心的自洽,不斷強大和豐滿自内心,才足以讓自己的信念屹立不倒。

信念的崩塌,可能瞬間就能毀滅你的人生。


...

人生活着本就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普通人年紀越大,越發現社會對自己越不友善。

人們喜歡小朋友的天真可愛,喜歡少年的熱情朝氣,喜歡青年的潛力和勇猛。

而過了中年,汲汲于生或汲汲于死的生活狀态足以讓人沉淪其中,思維的獨立和思辨能力被負能量悄無聲息地竊取,曾經清透的思想變得混亂不堪,從而泯然衆人。

但是總有一份部分人,他們守住了内心的正向能量,哪怕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守住自己一片純淨的天地。

作者:銀河弦歌,文字愛好者,美學追求者。影視是社會縮影,文學即人學。

銀河弦歌原創文章歡迎閱讀、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和作者!禁止轉載,盜用,洗稿,剽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