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引起争議,我來科普一下曆史、原著和電視劇裡濟公身世的區别。
曆史上濟公的家族是宋代功勳将門,先祖李崇矩是趙匡胤的樞密使,李遵勖是宋真宗的妹夫驸馬。到了濟公的爺爺李涓時,正值靖康,李涓抗金戰死,濟公之父李茂春因此得到恩蔭,但因權奸當道,辭官回鄉,生下濟公,濟公十多歲時,父母早喪,濟公看罷家世興衰,心灰意冷出家為僧(曆史上濟公的生平可以看我這個視頻BV18G411v7bs)
原著中,濟公出家時也是父母離世,自己看破紅塵,後來悟道後還回來渡化了自己的舅舅和未婚妻,懲治了妄圖奪家産的張世芳,李家錢财全部散給了窮苦百姓。
電視劇裡,濟公是父母在世的時候出家,後來管家霸占了家産(管家的原型是小說裡的張世芳,但是小說裡張世芳被濟公阻止了,沒得逞,而電視劇裡得逞了)。後來濟公受到刺激,燒毀了自己的家,沒有把一分家産留給惡人(電視劇改編有點問題,大家不要争論濟公害了家人啥的,因為曆史和傳說裡濟公沒有害任何人,濟公也是在父母去世後守孝期滿才出家,電視劇隻是簡化了劇情,但是處理稍欠妥當)。
不過,電視劇雖然其故事有漏洞,但是還是體現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消極避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在第一集中,濟公的人生經曆了三個階段:童年,青年,成年
三個階段中,濟公的性格和為人各不相同,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善良正直,嫉惡如仇的天性。
童年時期的濟公還比較稚嫩,還沒能完全看透這個世界,他想得到的整治惡人的辦法無非是耍耍小把戲讓他們出醜,但結果卻是壞人繼續作惡,自己反倒要去給壞人低頭認錯。這是濟公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荒誕性,善惡颠倒的世界,并不是靠幾個小聰明就能拯救的。
青年時期的濟公,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很深刻的認識了,也看清了這個人間的本相,不得不說青年濟公的選角非常合适,眉宇之間透着正直與憂郁,因為正直,所以猶豫,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尚且年輕的他,能想到的辦法,也隻有剃度出家,覺得隻要遁入空門,就能逃離這個渾濁的人間。
可逃避終究不是辦法,自己的父母終究逝去,家産也被惡管家霸占,未婚妻因為禁不住世人的輿論而瘋癫。
殘酷的事實讓濟公徹底頓悟,自己的出家,不過是一種懦弱的逃避,這個世間的醜惡,并不會因為自己逃避就消失,到頭來甚至把自己最愛的人們都吞噬了,就算逃避,醜惡也會自己找上來撕咬你。
人是不可能逃離這個人間的。
于是最終,瘋了的道濟,成為了更加瘋瘋癫癫的濟公,那個迷茫的青年,終于徹底頓悟了自己生在世間的使命,既然出世無用,那麼我就入世,既然世界是荒唐的,我就比它更加荒唐。
這世上誰人不瘋,哪人不癫?
最終,濟公燒掉了那個已經被惡魔占據的自己曾經的家,留下了最後一滴作為凡人的眼淚,徹底大徹大悟,斬斷牽挂,活佛濟公從此誕生。
不管是曆史還是小說還是影視,濟公的家世都是悲劇,濟公的精神世界都是孤獨的,但因此,家族興衰破敗也不怨天尤人,反而徹底看破,潇灑從容,将悲苦深埋心底,向世人展現豁達與善意,這正是濟公的偉大之處。
為了避免引起争議,我來科普一下曆史、原著和電視劇裡濟公身世的區别。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如遊本昌三部電視劇《濟公》《濟公活佛》《濟公遊記》同樣是演濟公,差距真大
1985年的遊本昌主演的濟公,原本想打算拍12集,但是後4集突然間就換人,換成呂涼來演濟公,從主題曲,劇情,台詞,配樂,演技都遠不如,遊本昌演的《濟公》出彩,甚至也不如1990年遊本昌演的《濟公活佛》1998年遊本昌演的《濟公遊記》 ...
經典中的經典,主要在于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演員的出色表演以及劇組人員的敬業精神。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主要在于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演員的出色表演以及劇組人員的敬業精神。86版《西遊記》在藝術風格上有着獨特的戲曲張力。例如,孫悟空的腰身、動作設計都充滿了戲曲的韻味,這得益于當時服化道的用心和演員的刻苦努力。六小齡童 ...
當年的《大話西遊》系列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時隔近20 年,再次将《西遊》題材搬上銀幕,不禁令人好奇周星馳的“ 西遊 ”情結。不過昨日星爺卻意外表示,自己從沒有完整地看過原著,對《西遊記》故事的了解更多是來自電視劇和漫畫。沒看過原著 ...
本文為轉載 作者:電影藝術的故事藝術家六小齡童老師精心塑造的孫悟空,堪稱東方傳奇神話中熠熠生輝的英雄典範,甚至在衆多人的内心深處,已然成為宛如圖騰般神聖的存在。他所展現出的特質豐富多彩,其中勇敢無畏的精神,使他敢于直面一切艱難險阻 ...
本文為轉載 作者:電影藝術的故事《西遊記續集》畫面《西遊記續集》畫面《西遊記續集》畫面《西遊記續集》畫面《西遊記續集》的成功之處體現在多個方面: 1.角色魅力與精神内核的保留:依舊展現了原著中角色的鮮明個性,如孫悟空的機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