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曆史系男生》這部電影,相信大部分國人都會覺得自己高中生活的枯燥乏味。在英國北部的這座男高裡,他們的課堂氛圍是如此的寬松自由,學生盡情徜徉在詩人、文學家的思想之海中,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與老師打成一片,與尊師重道的傳統型中國教育形成了鮮明對比。但即便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也會出現應試教育的焦慮。校長想把這些男生送到劍橋牛津,而Hector散漫自由的通識教育課堂,被校長視為對他們考取牛劍毫無幫助。而認為畢業于牛津(影片最後被證實其實是牛津的教師文憑)的年輕教師Elwin更能幫助這些男孩前往理想的至高學府。這似乎與中國高中班主任強占體育課、音樂課來上語數外等文化課的方式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又不盡然。簡言之,中英社會氛圍導緻的應試教育文化是不同的,但在此基礎之下,我們需要的通識教育模式,卻是共通的。
很顯然,男高男生們接受的高中教育已屬于是精英教育的範疇(盡管比不上伊頓公學之類;在這個範疇上,本片與《死亡詩社》都是根植于這樣一個人物背景)。而他們夢寐以求的牛劍兩座高等學府的錄取考試,有點類似于前幾年國内比較流行的自主招生。不同的地方在于,牛劍的錄取工作隻有這一次考試,而教授面試官們明顯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是Elwin幫助他們考取了牛劍嗎?我不這麼認為。在Dorothy、Hector和Elwin的共同教誨之下,其中Dorothy幫助他們奠基曆史學基礎,Hector幫助他們啟迪人文主義,Elwin幫助他們訓練批判性思維,是他們三個人的合力支持(包括其他可能的老師,但影片未提及)幫助這些男生們塑造了他們的綜合素養,以至于可以在劍橋的評審老師眼中脫穎而出。但反觀中國的教育模式,Dorothy的基礎知識和Elwin的批判性思維(影片中更強調推陳出新)可以被合理包容在高考的分數評價體系中,能夠相得益彰;但Hector的通識教育觀念(或者說是出于對文藝的浪漫熱愛,盡管是散漫的)并不能被包容在現有的高考評價體系之中,在中國老師和家長的眼中,這當然是不務正業。加上Hector的不良習慣,他估計早就被中國家長“誅殺”了。但在崇尚文化的英國人眼中,Hector的精神滋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這部片子雖然有在比較Hector和Elwin的教學方法,但并沒有給出一個孰優孰劣的判斷。
所以,不被中國社會教育評價體系和社會功利體系所包容的通識教育,注定在中國社會是不被待見的嗎?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去面向通識教育的原本基點。赫胥黎的《通識教育》中曾提到,“我認為,一個接受過通識教育的人應該是這樣的:他年輕時受到的訓練可以使其身體服從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台機器一樣輕松而愉悅地從事一切工作;他的心智好比一台敏銳、冷靜而有邏輯性的引擎,每個部分能力相當,有條不紊地運行着;他又如一台蒸汽機,待于效力各種工作,紡織思想之紗,鑄就心智之錨;他的大腦中充滿着知識,既有關于大自然的重要真理和知識,也有自然界運行的基本規律;他并不是一個不正常的苦行人,他的生活中總是充滿生機和熱情,但他的激情永遠受制于強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良知;他學會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不論是自然之美還是藝術之美;他憎恨所有的醜惡,并做到尊人如待己。”通識教育應與這個民族的文化相融,蘊含了這一民族寶貴的思想淵源與世界上其他民族優秀的思想資源,來讓我們的學生可以在通識教育的引導下主動走進先賢的思想寶庫,以至于能深耕于此,從而永葆對生命中美好的熱愛與對醜惡的鞭撻。就像我決定在本科接受經典教育時所受到的來自院長的教誨一樣,“通識教育,關乎的是人一生的事業。接受通識教育,你将受益一生。”我希望我們可以轉變觀念,不再持功利性的思維導向,不再認為不傳授顯學知識的課堂人文教育是冗餘的,我可以不去聽;不再認為除主要學業之外的通識教育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務正業;不去衡量通識教育給我們帶來的社會功利上的好處;家長們不再忽略自己孩子對美好人文藝術的熱愛而認為他們在浪費時間。隻有我們整個社會充盈着一種對美好人文藝術的熱愛,飽含着對社會正義與真善美的頌歌,時刻提防無意義的贊歌與藏在陰影處的醜惡,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才是有希望的,我們下一代的教育事業才是健康與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