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前幾部,這部沒有初代武俠的色彩,也沒有星塵西遊記一般的曆程,也沒有鑽石生活化但生動的探索和較量,這部前所未有的符号化了所有人物或者情節——使人物完全地都由過去經曆塑造并且過程一直是人物既定品格的重複和強化。暗示任務命運(情節)的也許隻是顆石頭,為什麼去羅馬,因為有友軍的來電。秧歌小組碰到的所有較量相比是情節上的波瀾其實更像是荒木夾帶私貨的一種方式,從綠洲到滾石,從jo父到血光光五人幫。荒木也同樣前所未有的在作品中展現自己個人的認知和感受,例如他在初代中毫不顧及去直面的死亡,在黃金中擁有了在他看來的宗教般的具象體驗。例如他在星辰中刻畫的生動冒險,在黃金裡更具了所指的含義,即宿命和苦行。荒木在作品中歸結這為“命運”,敢于反抗“命運”的西西弗是勇敢但沉睡的“奴隸”。不同于他在星辰中表現的悲壯,他在每個人物形象的背後都暗示了有功能性的符号,于是有人會退出,有人殉道,有人會死而複生,有人會痛苦地永生——化身達不到真實的西西弗。荒木不敢自诩作品的上帝,于是加注了一位“基督耶稣”形象,在尾處點名整場“悲劇”的苦行含義,有了哲學的一絲意味。不得不說,荒木,偉大的漫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