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遙電影節上映之後,《柳川》的口碑曾經一度爆棚,有人說像韓國某某導演,有人說像濱口龍介。在多語言溝通和主體人物構圖上,張律确實和濱口龍介走得很近,隻不過同樣生硬罷了,并不是什麼好事情。但其實張律真正喜歡的是石黑一雄,為此他在影片兩次突兀地提到他的名字,甚至寫了這樣一句猥瑣的台詞:

立冬:你在倫敦的時候見過石黑一雄?

柳川:我們還挺熟的呢。

立冬:那他肯定想摸你胸。

我靠這啥啊?????

但你能看出張律喜歡石黑的那個點,關于回憶,關于自我欺騙。

首先是空間上的北京後海、日本隧道,三個人關于這兩個場景,有幾段截然不同的記憶。在觀衆眼中,三人至少确鑿無疑地經過了那段隧道,并且立冬試圖講個冷笑話,但柳川後來卻說當地根本沒有隧道。(為什麼有點恐怖)

立冬死後,柳川回到北京,卻又全盤承認了這一段經曆,反而立春認為這件事從未發生過。(還是有點恐怖)

總之是标準的石黑式橋段,比起事實,我更關心人們怎麼自我叙述,比如後海的月亮,比如柳川的胸。(我在影院裡一直大喊滾,畢竟這場直接包場了)

其次是人物的傳承上。日本小姑娘代表了柳川的少女時代,因為他爸,也就是旅館老闆曾經在17歲犯下錯誤,跟出軌的柳川父親一樣。所以小姑娘是離家出走的,就像以前的柳川。酒吧老闆娘代表了柳川的老年。三個女性,兩場對手戲,演完了一生,這個情節平心而論是不錯的。

另一個就有點令人作嘔,柳川這麼漂亮而明媚的姑娘,身邊居然隻有三個猥瑣男。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有時候都是耍流氓,更不用說連戀愛都不想認真,隻是随便——用導演的話說——泡一泡而已了。這三個性格形象迥異的流氓是在幹啥呢?讀過石黑一雄《無可慰藉》的觀衆應該看出來了,這三個人,全是導演自己。

因此我最後的結論也很簡單,張律暗戀倪妮,拍這部電影不是為了開拓國産文藝片的新世界,而是為了把倪妮搞到手。

從這個角度說,這個暗戀者确實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女神的美貌。全片最讓我覺得值回票價的兩個情節,一個是幹淨、昏暗的酒吧裡,倪妮穿着素色毛衣唱歌,一束光打在身上。另一個是自動售賣機旁邊,即興跳的一段探戈。

不過這兩個劇情,連同幾句很妙的台詞,都在預告片裡了,看過預告片可以不用進影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