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本片的水平在當下來看,雖然沒有上一屆角川恐怖電影大賞一等獎短片擴充成的《願大家擁有幸福》(2023)那麼驚豔,但也算是日式恐怖片的一次不錯發揮了。高概念性是現在日本恐怖片突破的一個重要方向,本片從邊緣空間入手,從影像材質、媒介到聲場的操控,手法是很老練而出彩的。畫面上所有的噪點、摩爾紋、水波紋、藍屏,與若隐若無的影子和拟真影像搭配,形成一種迷霧式的夢幻恐怖感。這種對恐怖調性的把控是非常到位的。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片也是很令人失望的——宣傳時的無特效、無jump scare、無音效沖擊等等的“三無”宣傳,使人對本片有很強的拿出新恐怖手法的期待,甚至于是擺脫傳統恐怖片段而塑造恐怖氛圍的期待,可惜本片實際在恐怖元素上并沒逃出傳統恐怖片的範疇,隻是把jump scare之類的東西拿掉了而已,整體路子并沒有颠覆性的變化,很多手法(比如窗戶鬼影和電話變聲)甚至是直接從《咒怨》系列中複刻來的。另外一大敗筆是,影片中段拍得過于平淡,節奏太差,本該是烘托氛圍鋪墊、把劇情推向高潮的環節,結果節奏一下掉下來了,導緻結尾的高潮部分也力量不足。另外,相比于之前獲獎的短片來說,導演在本片中對失蹤錄像帶内容的重制不見高明,一個孩子失蹤在這麼一個錯綜複雜、房間衆多的廢墟裡,完全不如失蹤在短片中的那個一通到底的偏僻隧道裡來得詭異。總體來說,本片方向把握确實很好,但實際創新不夠,看似新瓶,裝得是舊酒,雖不算差,但總歸叫人失望。清水崇牽頭的這個角川恐怖大賞,每年推出新的日式恐怖片,探尋新的路子和方向,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再不這樣發掘一些新人、新片、新概念、新方向的話,日式恐怖片的窮途末路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