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是我看過大鵬導演電影中(除《吉祥如意》之外)最好看的一部影片。後來無意間在廖博和卡斯柏的微博裡看到,大鵬面試舞者時将《吉祥如意》播給他們看,卡斯柏在大鵬家沙發上睡着了的趣聞。哈哈哈很難想象面試睡着的卡子心有多大,同樣,大鵬由此還能挑選卡子成為凱文的扮演者,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選擇。
正是如此,這部影片的每個角色都和他們原本的形象和氣質契合,因此影片渾然天成,在影片結束前我都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逝。說在前頭,我并不認為本片沒有缺點,當然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是我更願意根據觀影後即時的感受做一篇“觀後感”,而非批判。
首先,恭喜王一博擁有了獨屬于他個人的驚歎号,擁有了是誰都無法替代的代表作。他本人的内斂和陳爍契合,看似什麼事情都扛得住的臉龐下,對喜悅和悲傷的隐忍,對喜怒哀樂的隐藏是王一博也是陳爍。
故事乍一聽是十分俗套的勵志片,無非講述一個男孩為追逐夢想不斷執着向前的故事。而大鵬這次的處理出乎意料,并沒有對觀衆爹味說教,在一個個細節和反套路裡将我進影院前的猶豫擊碎。就像果戈理在一八四八年一月緻茹科夫斯基的信中寫的:“布道不是我的工作。藝術用不着布道...應當通過人物展現生活,而不是解釋生活。”真誠地講故事,大鵬做到了。他把目光投到小衆的街舞領域,做出了非典型性的類型片,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而熱烈的并非青春,并非舞蹈,而是努力生活、追求夢想的“他們”本身。
陳爍,在二十出頭的年紀,一個不知所措的年紀,低聲下氣、無所适從;趕着最後一班地鐵、習慣性說句對不起,也面臨着被選擇。可是當他說出這句:
強者做選擇,弱者被選擇。
陳爍已經是一位強者了,并非是弱者的自我妥協與安慰。經過時間的錘煉,他已經是能讓他人義無反顧地為他賭上一切的人了。
陳爍對于家庭的變故、夢想的阻礙從未抱怨,隻是不論何時何地咬牙堅持、努力賺錢、用心跳舞。像每個普通人一樣,拼命生活,堅持熱愛。
而丁雷是陳爍的對照組,人到中年,夢想之外還有現實,計算名利,算計舞蹈。面對金錢或許還有解決的方法,但面對國家隊教練的身份會猶豫。這裡的故事幸好不是口号式的推進。丁雷的猶豫和暫時性的“抛棄”更符合人性,面對凱文模糊的态度,以及看着陳爍和隊員們一起練習的影片會流下眼淚。原來陳爍是“初心”一般的存在,喚醒大家的記憶與青春。随之二者碰撞,熱血難涼。
而我第一次眼淚奪眶而出是媽媽對着什麼都說可以的陳爍,說出“不可以也是可以的”。我們看過太多強者為王、英雄主義的故事,也被灌過不少你必須勇敢努力的雞湯。我總以為家長說出“媽媽相信你可以的”是一句正向的鼓勵,但往往是一句無形的壓力。可是,像陳爍這樣本就默默努力、不懂喊苦喊疼的小孩,其實更需要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熱烈反其道而行之,我們不必成為别人,并非一路向前才是人生,躊躇不前也是人生。熱烈的并非青春,而是每一個匍匐在地依舊努力活着的人。
而這也是影片的另一個優點,群像刻畫同樣細膩。用驚歎号的成員,去表達不同舞者面臨的生存困境:單親媽媽辣椒、舞技不佳選擇回家發展的彪彪、脾氣暴躁的大龍、被丁雷接來支持他跳舞的大個兒......并非每個人都有陳爍的毅力和天賦,為夢想堅持向前也沒有錯,選擇現實回家發展更是另一種選擇,曾經熱烈地堅定過何嘗不是一種熱烈?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說道:
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去走你的夜路。
平凡如你我,不論街舞也好,其他夢想也罷,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你大膽走吧,向前也好,後退也罷,你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