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喜歡“小黃人2”的劇情,但我也難以理解那些舉報小黃人的家長們,如果一部電影就能讓你們的熊孩子學壞,那你們的孩子是得有多脆弱?我從小看昆汀的電影,看咒怨、貞子長大,我學壞了嗎?!你希望熒幕上的壞人全部被繩之以法,可是現實會配合演出嗎?!你也不想想,如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無菌淨化的,那當他長大又能如何理解現實的複雜?不會産生割裂感嗎?所謂的三觀,不是你門眼中所謂的黑白分明,他應該是像這個世界一樣多元并序的,是孩子在成長中自己總結出來的對角度的體驗,世界沒有絕對的善惡,人性多維度的,他們需要看到美好,更需要了解醜惡,從“壞人”的故事裡找到他們的偏差,從而引以為戒,這是他們思考成長的過程,而你需要引導的,隻是讓他看到什麼是善良、真誠,而不是去屏蔽所有你認為有害的東西,這就像英劇“黑鏡”裡的一段故事,孩子被從小植入程序,隻能看到媽媽認為對的東西,其他都是馬賽克,于是終有一天,孩子接受不了這樣的世界,用電腦砸死了媽媽,也許這個才是孩子的精神解脫。也許有一天,當孩子們長大,面對這個現實是無聲沉默的複雜,教育裡卻是歌舞升平的簡單,那才會崩潰,因為這才是最可怕的,到時候他們又該怎樣釋放自己的迷茫?而你們又要制造出了多少個“黑鏡”悲劇?家長們,其實你們心裡都明白,壞人就像黑夜,但是如果沒有黑夜,陽光也就無從談起,正如孩子們看不到“壞”又何談“好”呢?其實黑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沒有黑夜,更可怕的是,當孩子凝望四周,世界隻剩下伸手不見五指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