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小輩#ACompleteUnknown #搖滾詩人

路過海報八次也沒看出來這是甜茶,還心想這圓嘟嘟的小男孩是誰。????

其實我也并不熟悉鮑勃迪倫,我對他所有的認知僅限于在大小集會和遊行中聽到的反戰歌曲《答案在風中飄》,朋友為愛發電自制的原創話劇《如何在昆明接待鮑勃迪倫先生》,和微博上的粉紅們痛批鮑勃迪倫不愛國(樂)。

僅從影片呈現看,這家夥确實太迷人了,從加州唱到紐約,從民謠唱到搖滾,簡直是上帝握着手寫歌,完全沒有創作瓶頸,無論再過多久,那些歌詞依然振聾發聩。

但每次有人問迪倫是不是想表達什麼政治立場,迪倫都說不不不。甜茶對此形容得很貼切,“就好像每次有光照到他,他就逃出光帶去别的地方。”

比起鮑勃迪倫本人,我更向往那個黃金時代,影片開頭他拎着行李箱走過紐約街頭,璀璨奪目的霓虹燈,路邊敲鼓的古巴藝人,地下俱樂部裡傳來的搖滾樂,把勃勃野心都寫在臉上的路人們……光是這樣一個長鏡頭,就足夠令人感慨萬分。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呀!你總是幻想着,希望自己早生二十年。你大概會參加嬉皮公社,讓頭發披散到腰際,在大麻煙霧和迷幻搖滾裡玄思證道(而你甚至連一支香煙都未嘗吸過)。你一定會寫出足以傳世的好詩,甚至組一個自己的搖滾樂團(而你隻會彈兩三個蹩腳的吉他和弦)。運氣好的話,你會親眼看見披頭士站在倫敦一幢樓房的屋頂,舉辦最後一場演唱會。他們披發當風、鼓琴而歌,大批路人流連仰觀,道為之塞,引來警伯取締,真是令人神往。那是在你出生前兩年四個月零十二天發生的事。
  來不及了。那個時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結束,隻留下這些五彩斑斓的唱片封面,以及紀錄片裡驚濤駭浪的片段。人們滿街遊行,拳頭高高舉起。畫質粗粝、色彩半褪的影片裡,有人倒在地上翻滾哭号,直升機在叢林上空盤旋,憤怒的群衆擡着标語,向着鏡頭張開黑洞洞的嘴巴。各種旗幟、口号交織成一大片迷茫的風景,向來不及參加的你招手。
  “生命從你的裡面與外面流逝……”
  life flows on within you and without you...」

朋友說,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着,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總有屬于我的時代。我沒有勇氣和信心說出這樣的話,但很羨慕能這樣說的人。

希望在塑料時代,我們也能擁有「鮑勃迪倫」。

-------補充包-------

我向來苛刻的影評人友鄰們隻給了平均分4.7分,說隻拍了私事,沒拍最應該拍當時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背景,太無趣。這點我也贊成。但甜茶還演了令一部鮑勃迪倫傳記片,我猜那些革命與熱烈會在這裡展開說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