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筆不是子彈,要讓筆下的人安息。”
關于故事
趙本山飾演的老趙需要完成自己對工友生前的承諾,将其送回家鄉安葬。
趙本山憑借此片提名金馬影帝,《落葉歸根》被譽為是中國最好的公路片。
如果你看《三峽好人》覺得太過含蓄,壓抑蔓延的時間太長,那就打開《落葉歸根》看看這樣荒誕的寫實,都是風俗畫,都是牛皮癬。 笑着笑着就笑不出來了。
正所謂“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在這一套近乎固執的傳統思想指引下,引發了路上的種種矛盾與見聞。 這是最簡單的故事叙事模式,開篇交代人物動機,陳列故事起伏誘因,移步換景邊走邊拍,給每一個小人物交代重大的主題叙述任務。
這樣的模式已經過時了嗎?
模式固然重要,但服務的對象永遠是内容。
背着一具死屍一步步邁過一座座山,遭遇搶劫,斥罵,欺騙,僅有的五百塊錢被偷,同時也被好心的農夫送往醫院,被養蜂人救助,也再次有了愛的期待。
這看似是一場具有探險意義的旅程,苦澀與欣慰并存,好像每一段人生旅程都是如此,《落葉歸根》的不同在于其所展現的手法靠近荒誕但黑色幽默程度不高,這也是最精妙的地方,恰到好處的點在每一個社會痛點,需要觀者在歡笑之餘靜靜回味。
給活人辦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給死人塞下一顆防臭防腐的仙丹。
拾荒賣血的婦女用命換來的錢換不來兒子的相見,卡車司機三十萬公裡的奔波歸來愛人已散。
毀容的養蜂人的兒子隻能站在山坡朗誦歌唱祖國,夢想騎行西藏的青年站在山頭大聲呼喊壯美河山。
曆經這些,老趙不願意再走下去了,後半生與愁苦注定無法一刀兩斷。
給工友挖了一個合适的土坑,自己躺進去之後竟不願再站起來。以地為床,周圍天藍曠野,澄澈清明的萬事萬物并不能夠承載他,可死亡并不是斬斷生活悲苦真相的捷徑。
賣血未遂被送往救助站,他在這裡和宋丹丹飾演的買血婦女袒露了過往一切,兩人覺得彼此能夠依靠。在救助站為大家表演了一段雙簧。
近乎嗚咽的歌聲裡,我泣不成聲。
到底被什麼觸動?兩位底層人民站在舞台上,都離家萬裡,向往之處都遙不可及,都被義務或是責任壓迫,都走不出生活給他們布置的圈套。
關于制作
導演張楊,藝術片導演。
主演趙本山、宋丹丹、郭德綱,喜劇演員。
午馬、胡軍、廖凡、郭濤、夏雨等一衆名号響亮的老戲骨。
南方周末2005年1月14日的調查報告寫到:
一起出門打工的老鄉病死了,為了給他的家人一個交代,湖南老漢李紹為背着屍體,上火車、趕公交,輾轉千裡返鄉,直到在廣州火車站被警察發現,這驚世駭俗的一幕,才得以終止。
事情發生後,外界有的說老漢愚昧,有的誇他忠厚俠義,有人被他感動而落淚,有人一聽“就渾身起雞皮疙瘩”。左家兵因何而死,李紹為為什麼千裡背屍?南方周末記者曆時5天調查采訪,力圖還原事件的全過程,以呈現背屍行動背後的行為邏輯和行為環境。
這或許是一個讓人驚悚的新聞,但或許更是一個充滿着農民工辛酸血淚的故事,或許,它還是一次對社會和公衆道德良心的追問。南方周末
現行版本删減40分鐘,部分台詞删改。
真人真事改編使得故事更為心酸,導演在表達手法上的刻意為之緩解了極悲極苦。
糅雜進去了更多的社會議題,例如賣血、三峽移民、假鈔、收容制度等等,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導緻單薄,會削弱主要角色與核心任務所傳達的力量,但我仍保持在影視中表達就是力量的觀點,算作為淚水的證詞。
當快樂變成呼喊,樂觀變得艱難,我們生而有翼,誰願一生匍匐形如蝼蟻?
可是他們還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