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得知《花樣年華》要重映的消息便開始欣喜,一是對這部電影實在喜歡,二是王家衛。
第一次看完《花樣年華》時,久久陷入電影的餘溫裡,它給我一種和看《重慶森林》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潮濕而隐秘。但這是一個很明晰的婚外情故事,自電影誕生之日起便是“經久不衰”的題材,可在王家衛的墨鏡背後,爛俗的故事開始變得新奇,他分明是在借婚外情的外殼講一些别的事情。
于是,走進影院,再一次陷入電影情緒裡,感受這個時隔25年後的“新”故事。這個時隔25年并宣稱隻在影院播放的新版本除了畫質的修複以及調色的變化外最大的不同是在片尾加入了一部《花樣年華2001》的短片,這是一部隻在早年戛納電影節王家衛大師班上放映過一次的短片,主演仍為梁朝偉、張曼玉。隻是電影分别保留了原版與短片的片頭片尾字幕,原版色調偏紅,而短片則偏藍。所以,也許這是同一個故事,但更可能,是不同的。那便從頭講起吧。《花樣年華》的最早構思來源于三個食物的故事,分别為方便面、電飯煲、便利店。方便面的故事無疾而終,電飯煲的故事越拍越長并最終成為這部《花樣年華》,而便利店的故事,便是電影最後的短片《花樣年華2001》。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電影的前半段電飯煲時常出現,陳先生為蘇麗珍帶回電飯煲,若兩人時常在家共處,電飯煲便如王家衛所說“把一部分女性從廚房中解放了出來”可事實上陳先生常不歸家,所以蘇麗珍說“一個人懶得做飯,不如吃碗面”。故而電飯煲雖在,卻不常用,亦如丈夫或妻子有,卻不常見面了。
電飯煲作為引子把目光放在夫妻關系,而夫妻關系卻也隻是引子借出軌之事把目光聚焦“秘密”,秘密之内卻是時代與人性的灰塵。
蘇麗珍的上司有秘密,周慕雲的朋友有秘密,陳先生和周夫人也有秘密。于是有人要守住秘密,有人想破解秘密。秘密開始容易,守住卻難,就像那條領帶,那個皮包。當秘密落在己身,面對欺騙與隐瞞,你會如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成了原版與短片最大的不同,是個人的回答,更是時代的回聲。
60年代的這個問題,對蘇麗珍而言是悲痛,對周慕雲來說是憤怒。他們都想弄清楚秘密是如何開始的,周慕雲為複仇,蘇麗珍為止痛。于是他們開始成為守住秘密的人,當秘密純粹便堅不可摧,當秘密有了摻雜就漏洞百出,對于蘇麗珍和周慕雲來說,這份摻雜是愛情。
所以下一個問題是,面對破碎的秘密,是“吞下去”還是“吐出來”?
第一次在香港,周慕雲選擇吞下去,蘇麗珍選擇吐出來。周慕雲的吞下去是把秘密裡的愛情一并咽下,而蘇麗珍的吐出來是把秘密裡的愛情篩出去。所以第一次,周慕雲問“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蘇麗珍無聲。
第二次在新加坡,蘇麗珍選擇吞下去。蘇麗珍發現秘密中的愛情不那麼好篩去,在吞與吐之間她前往周慕雲的旅館房間。臨回前蘇麗珍撥通電話,無聲,她在心裡問“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無聲,爾爾。
第三次在香港,在柬埔寨。時過境遷,鄰居不再串門,在格子間與門闆裡人們變得越發封閉,當年的故事又存在幾人心中呢。這一次,兩人同時選擇将秘密吐出來。蘇麗珍聽聞當初的故事依舊濕了眼眶,她租下房間,開始重新生活。周慕雲回到香港卻未再串門,前往柬埔寨,找他的樹洞,吐出他的秘密,開始重新生活。泥巴在樹上開花,心事便被深深埋葬。
這是那個保守時代裡男女的答案,25年後的今天,片尾的《花樣年華2001》是當今時代的答案。在那多出的九分鐘裡,色調歡快而随意,你能讀出的不是潮濕,是冷寂。2000年,24小時便利店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社交方式。于是面對同一種問題,我們有了不同的答案,這個時代的蘇麗珍會直接和丈夫出軌的女性大打出手,也可以安然接受這個時代周慕雲的愛意。這個時代的周慕雲變得更加堅強執着,自己的東西便執意堅守,哪怕一瓶酒。這個時代裡人與人的距離似乎被拉得很遠,秘密也不再是秘密,但是同樣的問題,是不是有了更好的答案呢?這是電影留給觀衆的問題。
當然電影可以聊的東西還有很多,張曼玉的旗袍心情,梁朝偉的鏡中幻夢,反複出現的時鐘,恰到好處的配樂,删繁就簡的叙事剪輯等等。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每一幀都恰到好處,而每一幀卻又都是為了表達的準确而服務,它用時代當巨大的影子,用小人物的情情愛愛反映時代。
電影的感受我聊完了,下面我想聊聊王家衛。
今人談及王家衛,要麼論其“折磨”演員的趣事,要麼論其獨特韻味的旁白,要麼論其電影的畫面美學等等等等。但今天我想讨論的王家衛,卻也隻是一個優秀的表達者。電影隻是他表達的工具,就像他也可以用電視劇表達一般。
去年我幾乎系統性的看完了王家衛所有的影視作品,那是一種流暢而充盈的感受,也讓我覺察出了一些電影之外的表達。如果把他的電影比做小說的話,那麼這位作家顯然有着獨特的語言風格,多變的框架和叙事結構,而對于其表達的内核,人們卻往往沒個答案。王家衛在多個訪談中都一再拒絕将自己的電影定為藝術電影,他認為自己的每部電影都是商業電影。商業電影追求盈利,便要易于理解,而王家衛無非是在用影像做媒介傳達自己最确切的感受,對于他自己而言這種感受是易于理解的,對于觀衆而言便是各自在其中讀出自己的故事了。
就好像《花樣年華》來自王家衛讀完劉以鬯的《對倒》的感受,電視劇《繁花》來自王家衛讀完金宇澄原著小說的感受。而往往,感受是最捉摸不定,最變幻莫測的。王家衛用商業化的方式,最大限度還原了這種感受,對時代,對愛情,對遺憾,對希望......
對于王家衛的電影,電影拍攝完畢的那一刻,解釋權便從他手中松開了。每個人從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公衆号:杜若白夏
情人節,偷看一場出軌的秘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被困住的母親與女性——當我們在親密關系裡談論個體
“當影片最後的部分,那首《心要野》放起,我願意就這樣沉溺進一場生動的女性主義綻放的時刻,忘記出走之後仍是一地雞毛的生活。”整部影片看下來,導演想表達的很清晰,鏡頭語言也很具體,你很明晰的感覺到,她隻是想告訴你,有這樣一些人,有這樣一 ...
你會如何回憶我
遇見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擦肩,然後繼續往前,若幹年後,再回憶起你,記憶變得瑣碎,像一張張毫不相關的相片,可我希望,每一張都是歡快的。電影太美了!構圖美,色彩美,人物美,關系美。我想,橫道世之介就是那個,我們在地鐵上看到會覺得奇怪而遠 ...
從賣魚小販到黑幫大哥,從意氣風發到白發滄桑。一個是高啟強,一個是安欣。本質上,他們有着相似的童年經曆,如果他們是親兄弟,也許他們會是互相最信任的戰友。可造化弄人,第一個造化是原生家庭。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太子”圈了,而有些人的開始要從 ...
電影界的魔幻現實主義
我很久沒有看過如此讓我驚訝亦或許是沖動的必須要寫一些什麼的電影了。我覺得整個故事的内核還是家庭,但除此之外則又暗暗諷刺了許多社會層面的東西。首先是家庭教育,五組孩子的家庭各不一樣,除了查理家外其他的好像個個家财萬貫,但這也是問題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