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母親就是一個李寶莉式的女性,所以在看到相關情節時,真是不自覺的屏住呼吸,窒息感從心理蔓延到生理,一些不好的回憶湧上心頭。

這時,有的朋友就着急了,說: “你是不是共情出軌犯?” “你也是白眼狼?”

我事先聲明,我所在的家庭還是相對穩定的,不存在出軌這類的不堪之事,本人也明白母親對自己是有愛的,并未産生脫離原生家庭的想法,下面我就講講自己的故事。

我小時候,父母工作都在外地,我是被爺爺奶奶拉扯大的,爺爺奶奶都是性情溫和的人,所以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快樂的。

雖然把我托付給了爺爺奶奶,但每周末父母都要把我接走和他們住兩天,一來是培養感情,二來是對我的生活和教育總歸不放心。

出發點是好的,但在我的童年記憶中,這兩天簡直是地獄一般,因為爹媽至少要吵一次架,有時連帶着我也要參與進去。 每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水忘了燒,買菜買得不新鮮之類的,每次至少要持續2小時,母親的用語更是充滿侮辱性與污穢之詞,首先,是對對方的人格進行否定,其次是對方的父母親朋,再後來便是翻舊賬,甚至到我父母談戀愛的時候發生的矛盾,竭盡所能對人加以貶低。

後來,當矛盾沖突發生的時候,我就學會了裝死,說什麼都是嗯,啊,對,如果順利的話,能夠免去一場争吵,但也經常因為被侮辱的惱火上頭,也跟着吵,等事态平息後就開始後悔(因為如果不上頭,不還嘴的話,至少還能少吵一會。)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假裝自己作業還沒寫完,寫完了也要在書桌面前發呆,盡可能的減少和父母交流機會,以此降低吵架概率,拖過那兩天。(發展到現在,上了班之後,我一人獨居,隻有逢年過節才和父母一塊住。)

其中有三次我比較印象深刻的:

第一次發生在初中,那個時候我邀請了一位同學來我家玩,我現在已經記不清當時是因為什麼事情(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母親一回家逮住我就罵,我當時也很不服氣,就回嘴,後來吵得越來越兇,我的同學就在旁邊,他已經吓傻了,自那之後,就再也不敢來我家了。

第二次發生在高中,過新年我在親戚家,母親讓我幫忙把她的手機連一下另一個房間的WIFI(她不會電子産品,這種事情都是我代勞),另一個房間在樓上,我就去了,結果親戚家的WIFI有故障,我鼓搗了半天沒搞定。

快到午飯時間時,我終于排查出了故障所在,母親催我吃飯,我說再有五分鐘就能搞定——我是真沒有想到,這麼一句話竟能讓她那樣罵我(不可思議吧),我也不服氣,我說“是你讓我幫你弄的吧,而且我馬上就弄完了”,誰知道聽了我的這句話,她直接給我了我一巴掌,我當時都被打懵了。

即使多年以後,再次回想起這件事,我也覺得真是荒唐至極。

第三次發生在今年年初,是父親和母親的吵架,他們兩個吵了20多年,其中有好幾次,父親受不了母親的侮辱性詞語,摔門而出。 而這一次,吵架發生時,我正好在上班,等我回來,父親早已摔門而出,走了。以往此時,母親一般是在罵罵咧咧,說父親不懂事,說他的家庭教育怎樣,我奶奶沒教好他,說他怎麼怎麼内心不強大。但這次母親卻極為沉默,原來不同于以往,這次父親走後就不接母親的電話了,她故作鎮定,偶爾還說幾句埋怨父親的話,然後讓我去給他打電話,從微信視頻到電話,父親都不接。(畢竟肯定知道是母親讓我打的。)母親此時有些急了,半天憋出一句——“我怕他腦子不清醒,做出傻事來。”

我什麼都沒說,畢竟已經過了整整20多年,從我有記憶開始直到今天,這樣的争吵一直在持續,發生這樣事情,根本不足為奇。而父親在親戚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氣消了,總歸是再次重歸于好了。

而且和電影女主角極為相似的是,母親的侮辱性詞彙和壞臉色,隻會出現在她認為比她低微的人身上,對我和父親極為苛刻,甚至是刻薄,小時候每次生病,我得不到任何一點點安慰,她總對着病床上的我破口大罵,指責我吃飯不注意,穿衣不注意,哪怕是正常的流感,總之是我的行為習慣不好,先教訓一頓再說。而對她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卻總是好态度。對服務員,家政人員,快遞員等服務型行業從業者沒有絲毫同情心,隻要對方的服務有一點不順心意(甚至都不說誰對誰錯),立馬破口大罵,最後又發展成争吵,這種時候我總是要硬着頭皮去勸架。

所以當我看到電影裡面那種,尴尬的婆媳關系,壓抑的家庭氛圍,以及高高在上,喋喋不休,毫不尊重人的态度時,我簡直是大腦嗡嗡響,仿佛這20多年以來的争吵詞彙,都沖腦子湧。

在我看來,家庭關系是沒有必要搞得這樣緊張的,不需要有這種無謂争吵,難道我們隻能通過傷害身邊人的方式,建立起一個家庭嗎?不應該吧?

不論男女,對親人多一點包容,少一點侮辱,難道是有錯的嗎? 女主是過的很苦,她對丈夫孩子的愛是真的,男主出軌确實不對,但最多是一個雙方都有錯的局面(甚至可以看作男主的錯更多),評論區的這些人,怎麼就把女主這樣的人奉為女性标杆呢?難道我們的女性就沒有任何一個溫和善良的人了嗎?女主角這樣的态度真的是值得别人學習的嗎?這就是先進的女性主義嗎?我不以為然。

去年冬天,奶奶去世了,我哭得很傷心,我自認是個堅強的人,已經七八年沒掉過眼淚了,但還是感到心口撕裂般疼痛,我很想她,我在奶奶的棺椁前泣不成聲,整整一天,隔一會就要用毛巾擦眼淚。我打心底明白,當我母親去世時,我也會傷心,但我絕不會似這般不受控,盡管這種話也許不孝,但我内心确實更愛奶奶。

所以我呼籲朋友們,請不要再把這個女主角當成什麼女性标杆了,她真的不配,不要再把傷害身邊人當成無所謂的(出軌确實更嚴重,但不要一對比,就感覺言語侮辱不是問題,就自動忽略了)。

不論是針尖對麥芒,還是東風壓倒西風,這種家庭,真的能和睦幸福嗎?不論男女,給自己的丈夫和妻子,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包容不好嗎?

千萬不要成為李寶莉,成為這種悲劇的主角,确實很可憐,但絕不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