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0,同豆瓣
于小西天,接着《絕美之城》觀看(這部直接變為英文了)
1觀感:很難評價,整體風格談不上多喜歡,視聽語言也不太合胃口,但依舊瑕不掩瑜,總有那麼些驚喜和觸動。
2情節:如同一首人生協奏曲。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立的音符,多線叙事和蒙太奇拼湊出水晶般的碎夢。依舊和上一部一樣,從一個老骥伏枥的藝術家視角出發(兩個片的主角都很像博爾赫斯),本片情節相對清晰聚焦,但主旨更為廣博。
當然,多線叙事不免落入大雜燴,加之收束總彙的能力不夠,編織得不夠自然,有覆水難收之勢。
情節平行而非網狀的交彙,缺乏内在的邏輯關聯有割裂的拼貼之嫌。
當然,就兩條主線來說還是明了的,兩個人物如同一副雙面鏡,指向理想主義者/藝術家的兩條道路:要麼犧牲獻祭,要麼逃避妥協。當然,也不能這麼簡化。
不由得想起某位摯友,大多報喜不報憂,而如今也分道揚镳,或許我選擇的是理想。
總的來說,第一條線雲裡霧裡,觀感平平;第二個故事比較喜歡。
3不足:
标題确實有點牽強,哪怕是側影也應該叫做“年輕”,氣盛實在有點不着調。
絢麗的特效,遊戲感動作性十足的視聽語言,無厘頭幽默都有種生理爽感(比布達佩斯大飯店那樣的無謂設計強多了),但有點出戲。不過草坪那段超現實場景很喜歡。
雞湯式的對白、生硬的說教,不自然。
結尾的《簡單樂曲》不夠驚豔,雷聲大雨點小,本片也是如此,野心大于能力。設想下換成《mayonnaise》會多麼震撼。
4主題:情節主線雖談不上複雜,但内涵之豐卻難以簡單概括,從衰老、婚姻到理性和現實的鬥争…
這裡主要說一下迷影/藝術家的主題。一個熱評說得很好,年少時選擇一條道路并持續練習,但直到年老才逐漸看清,這時才開始真正的創作。期間必定充滿了挫折和波折,就像《日以作夜》中詳細描述的,可能會失去演員,可能靈感枯竭,可能向現實妥協…
依舊《八部半》的影子。
ps.同樣是生命主題,《生命之樹》也是野心大能力小、深度不足廣度有餘,但本片更能踩到點上。比《詩》那樣情節傳統、匠氣十足的,這部反倒更得我心。
2025.3.30
《年輕氣盛》大銀幕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簡評
評分:B7.0,三星半打三星。第二部梅爾維爾/阿蘭德龍,基本和《紅圈》風格一緻。如果說比利懷爾德的黑色電影是以情節和反轉取勝的爽片,梅爾維爾則是從細節和氛圍着力的“悶片”。通過局部特寫-寫實的細節,動作-手,單筒鏡式的人物跟拍來由外 ...
簡評
評分:B7.0,談不上驚豔,但放在時代背景下的确有價值,三星半。九十年前的傑作,不僅沒有想象中的古早味道和預想中的史詩風格,反倒十分具有生活情趣。公路片和室内劇的結合。公路的一面在于貫穿影片的一個巴黎夢-駁船從鄉村駛往巴黎的旅程。歡 ...
特呂弗的傑作
評分:B+8.2一反常規的特呂弗,英文、彩色片和科幻類型片,沖擊力十足。科幻電影往往的窠臼,要麼是想象力過剩的特效噱頭把注意力帶偏,要麼是物件的格格不入令人出戲。果然不出所料,特呂弗也意識到:“圖像方面有一塊是失控的,雖然與法國電影 ...
小噴
25.3.25于小西天5.5/10三星是我剔除個人偏好的最大尊重,打及格分,在于人物和情節勉強還能自洽。兩分則是本分。ps.打分這件事不僅主觀性極強,而且不同時期的差異太大,必須要不斷修正,但不同影片又勢必在特定的背景下觀看,因此想 ...
愛情死了,愛情萬歲!
另:https://mp.weixin.qq.com/s/gJ-B99sBWwDjGUAR_X5Yzg評分:B+8.0mark第三部蔡明亮,早期巅峰代表作。總體上本片比前作更為成熟細膩(當然也少了點混沌的感覺),比起《郊遊》略顯僵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