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豆瓣上<紅毯先生>的花邊和短評,有人說這片子找來了劉天王給一頭豬做配角、這種事情好像确實是甯浩才能做的出來的。那當然是玩笑話扯淡:香港那些明星再怎樣急赤白臉北上搵錢,除非像有些去當人大代表的,否則再怎樣些,尊嚴體面還是要的 --- 劉德華哪裡可能去給頭豬去站台(?)[翻白眼] 不過話說回來甯浩這張新片的的确确的有欺騙性質 --- 明明标榜的是喜劇,再不濟也是黑色喜劇,但這是一張骨子裡非常悲傷的電影。
特别地悲傷。簡直逆流成河。
甯浩這厮在這片子裡把所有人損了一個遍:北上揾錢歎世界的港星。從藝者。創作者。老派的匠人藝人。觀衆。流行文化。市場氣候。甲方爸爸。審查cancel。甚至包括他自己。到最後連那頭豬都不得好死,勉強沒給天王折騰死的一匹馬估計也摔瘸了。今晚戲園子裡觀影氛圍其實特别好,哈哈哈笑聲此起彼伏,我懷疑是騙子甯浩隐藏得特别好,好些觀衆上了當,不然這樣悲傷的故事還有幾個能笑得出來?
其實我想這電影某方面也能折射二十好幾年前後香港藝人甚至百姓的體驗和心情:舊世界和以往的秩序眼看沒了,新世界還沒研習怎樣去适應;要也許還是要的,但沒人講過要去怎樣讨好巴結,已經奮力去揣摩心思了,國語也講上了,method acting的戲也會演了,誰知道這些金主身上的癢癢肉和雷點一樣多,撓着撓着就duang一聲踩着個炸雷,上一個時辰好端端歌舞升平的,緊接着下來保不齊哪天就撲街冚家鏟。内啥我扯遠了,我不好。也許人家并沒這意思。
甯浩借這張電影向藝術從業者和觀衆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埋頭一心專注于自身的修養和craftsmanship、同時試圖屏蔽外界的種種幹擾,是否管用?是否好使并且足夠?我猜他們那個圈子裡的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是心照不宣又不願回答的。他自己當然對這個問題也無解,不然安排了一場戲中戲弄假成真的大亂鬥,乘機合力痛毆甲方爸爸。看着雖然解氣也解氣逗樂也逗樂,但是“這樣有系統地天真下去,終究是行不通的”。
今晚來的熱情洋溢的華裔小觀衆特别的多。觀衆提問時除了一個黑妞外,剩下的清一水的國語提問,連有個維持秩序指揮遞唛的白人青年都講中文。似乎很多問題集中在他怎麼說服了劉德華來做了這樣一張電影。我酒喝了不少,憋了一泡尿,再想着别掃大家的興了所以沒舉手。劉德華據說先前走紅毯時被熱情洋溢們摸了,料想是推病沒來,倒是應這故事的景。出來時我和小熊說甯浩我看過三四張,目前這張是最喜歡的。印象裡新生代導演中甯浩是把電影藝術與工業和商業的結合做得比較好的,然後這邊才誇着,結果這厮就借着商業幌子做出這麼一張婊裡婊氣的文藝片,和那故事裡的天王劉偉馳一個尿性。我喜歡。可千萬别真的撲街了。
明星易睡,婊子難當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瓜達尼諾的片子自<老娘跟你姓>後似乎有點口碑兩極,喜歡的喜歡,不喜歡的像我一邊看一邊嘀嘀咕咕罵,然後一字不漏的全看下去了。關鍵是老頭拍的很多題材都很私隐,用人話說就是他怎麼喜歡怎麼來,荷裡活studios的大多創作者很可 ...
溫暖的食物讓人心安
這幾天在盒子上看陳曉卿拍的<我的美食向導>,好像是去年底今年初騰訊做的。一晚基本隻敢看一集,像看鬼片似的。不是因為饞和餓,也不是因為陳曉卿長得吓人 -- 伊是個慈眉善目和藹的大陸中年男子,兩個腮幫子有點像一種北京土産獅子 ...
昨夜夢回潘多拉
[本來不想貼豆瓣的。不管了,愛罵來罵吧]昨兒和姊妹們去蕩燙看IMAX3D大戲看得晦氣,本想随口罵一句算了,都懶得去評它。今天見到理工女博士蒲小姐和她的醫科閨蜜都認認真真寫了三觀類似的長評還tagged了我,娘娘又還來刨墳、問我是不是 ...
内啥我也來貼點紅的好了
-- 海報裡的舌頭紅豔豔的,《彼得•馮•康特》這張海報借來了當年Andy Warhol畫作做成的《霧港水手》的海報。臭不要臉的老色鬼歐容這張新作《彼得•馮•康特》是今年早前在柏林影節上開幕的,緻敬的是法胖的《佩特拉•馮•康特的苦淚 ...
Nope I sh*t you not
Greta Thunberg “how dare you" + 葡萄牙前皇後的私人黑人動物園題材的館藏宗教畫 + 八十年代流行的相當于葡萄牙版小蘋果的兒歌 + “皇家松林裡的樹長得筆直高大是因為它們比一般樹更有教養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