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蒂約翰尼,同事為救他掉下去,因此患畏高症,辭去警察工作。曾與米治訂婚。
加文厄爾斯特,委托斯科蒂跟蹤自己的妻子瑪德琳,懷疑她被死人附身,常常發呆亂走,去金門公園湖邊坐着一動不動。斯科蒂跟蹤,看到她買花來到卡洛塔墳墓前悼念,看她去看畫,畫裡拿着花的金發女人與她樣貌相似,是卡洛塔維特的畫像。跟到旅館突然跟丢。
聽聞卡洛塔是瑪德琳的曾祖母,曾經有個有權有勢男人看上卡洛塔,為她建大屋,旅館曾是卡洛塔的房子。兩人有一個孩子。後來男人搶了孩子抛棄卡洛塔,卡洛塔衣衫褴褛地到街上去找孩子,最後自殺。據說是瑪德琳母親臨終前說的,瑪德琳的祖母也是發瘋自殺。
斯科蒂跟着瑪德琳來到海邊,看她撒花入海,然後跳下了下去。斯科蒂将她救上來,兩人竟相互愛上對方。瑪德琳仿佛抓救命稻草似的迷戀斯科蒂,而斯科蒂也好似迷戀着瑪德琳那種非你不可的依賴感。
瑪德琳跑上教堂高樓,從窗戶跳了下去。斯科蒂看見女人的身影掉下去,因畏高症沒能及時追上她,陷入深深的自責。真的僅僅因為畏高症嗎,瑪德琳與他之間不被允許的愛戀,也讓他的良心受譴責。
瑪德琳死後,約翰夢到自己墜樓,空着給自己的墳墓,靈魂如同跟随她一起死去。在旅館意外遇到與瑪德琳長相相似的朱迪巴頓。實則是朱迪參與厄爾斯特殺妻計劃,僞裝成瑪德琳欺騙斯科蒂。昏迷中被厄爾斯特扔下樓去的女人才是真正的瑪德琳。
爬樓時向下望觸發恐高症,變焦鏡頭展現斯科蒂的心理恐懼。
斯科蒂,被利用成為共犯,幫騙子和殺手兇手害死一個無辜的女人,自己卻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愛上了犯人,換作是誰得知這樣的真相都不好受吧,更何況曾經當過警察的他。人們往往更傾向于相信自己推導出來的結論。如果信息全部來自于厄爾斯特,或許斯科蒂不會相信死人附身那種話,但一路跟蹤下來,看到朱迪僞裝的瑪德琳各種古怪行為,就算不信附身,也多半會相信她真的有精神病。再加上斯科蒂對朱迪動了真心,帶了感情濾鏡看事情,更加難以分辨真僞了。
不要試圖讓自己成為别人的替身。米治作畫将卡洛塔替換成自己,朱迪為了得到斯科蒂自願成為瑪德琳的替身,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終究會露餡。真是諷刺,明明約翰愛的瑪德琳就是朱迪僞裝的瑪德琳啊,卻在斯科蒂為她作瑪德琳的替身打扮時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這是建立在錯誤之上的禁忌之愛,無法被老天爺成全,似乎也情有可原。朱迪最後看到修女的黑暗身影意外墜樓,仿佛受到天罰似的,令人唏噓。
迷魂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基丁老師,很獨特的上課方式,令學生們撕書,教育他們成為自由思想者。上個課像施魔法似的,好好玩。充滿幻想的浪漫主義者,死亡詩人。他說,“隻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也将永遠如此。”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生活 ...
藍宇
“兩個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了,也就是要散了。”真的好喜歡這部的鏡頭語言,拍得好好。幾處跳接想到了《精疲力盡》。La Vie en Rose(唱起來了hh)。 始于一場性交易的緣分,兩人相識相愛。居然真露了這是我萬萬沒想 ...
夢境與現實相互交織,有沒有可能一切全是夢?年少時的回憶,或喜或悲,皆是彌足珍貴的。夢是現實記憶元素雜糅重組,也是人心執念的隐晦反映。看伯格曼大師的作品,總有種無法用言語完美表達心中所想的憋屈感,書到用時方恨少。盡可能地記錄一些零 ...
大受震撼。不敢說自己看懂,隻能胡亂感悟。 開頭釘子刺穿手心,躺着的老人突然睜眼。戴眼鏡的小男孩,手伸向前撫摸一張大臉,由模糊轉為清晰,結尾再變得模糊。可以是小時候的阿爾瑪,精神創傷與童年經曆相互關聯;也可以指伊麗莎白所憎恨的孩 ...
大人們不會承認自己的教育出問題,隻會怪罪于孩子本性惡劣。沒有一個大人真心考慮過安托萬的感受,卻無一例外視他為麻煩惡童。教育與管制,似乎成了一種刻闆拘束、冷漠無情的程序流程。 關于安托萬的家庭,起初以為是再正常不過的有悲有歡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