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八集時,我迫不及待寫了推薦長評,感覺這是繼《沉默的真相》、《漫長的季節》之後,又一部國産懸疑劇佳作的誕生……
昨天,一口氣放出四集(這已經是不合常理的操作了,如果是佳片,難道不是一集一集地放出來、吊胃口、積熱度?看來他們心裡門清),我帶着些許疑惑和滿腔期待……看完,像是狠狠挨了一記悶棍,差點怒改三星,但善良的我考慮到這劇還有其他主創的心血,忍耐地改到四星。
看來,爛尾才是國産懸疑劇的常态,不爛尾隻是偶然。
其實,看到第九集前半集時,我已經知道這劇垮了,先不說邏輯的問題,全部謎底都揭露了,後面還有三集半,還能怎麼演?我抱着對主創最後一絲微薄的期待,忍耐着看下去……結果是,各種視角、各種回放還得來場脫褲子放屁式的審訊,翻來翻去地給觀衆解釋全部案情細節,生怕觀衆看不懂。這……還不夠,最後還得來一場“暢想小鎮新能源未來”的強行拔高。
我……我……(╯°Д°)╯︵ ┻━┻
邏輯,是懸疑劇的地基,地基不穩,塌房隻是一瞬的事。
先說邏輯。
讓羅警官最想不通的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能讓一個有着正常智商、正常人格的人弑父、弑兄?
結果你告訴我,劉盈盈是抱養的,而且她自己一直知道自己是抱養的。
不是……劉盈盈作為醫科高材生,如果她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抱養的,那她那麼執着地逼着父親、追着弟弟,堅持要弟弟去給自己的女兒配型,為——什——麼?難道不是一邊找全國骨髓移植庫配型、一邊積極造娃早點生娃自己産臍帶血搞幹細胞移植嗎?你娃生病是2011年,不是1911年啊?!你的《醫學免疫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好,就算劉盈盈因為娃死傷心欲絕想要報複養父養弟,正常的邏輯難道不是——自己去自首,舉報弟弟劉大志是殺害程春并焚毀屍體的真兇,舉報父親包庇、作僞證、協助焚屍,控訴王良作僞證、強奸。這樣,所有傷害她的人都伏法付出代價,自己獲得正義,甚至還可以通過自首争取寬大處理免于起訴嗎?而且,讓養父看到最愛的兒子前途盡毀、難逃死罪、白發人送黑發人,難道不是對養父最大的報複?為什麼她選擇的卻是難度級别最高、自己代價最大的模式呢?想不通,完全想不通。
王良在殺孫彩雲之前,嘴角帶着神秘的微笑說,“你們都以為我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以為王良才是潛藏最深的那個大Boss,他要搞個大的,結果……你告訴我,王良隻是個戀愛腦,是全劇最大的情種,WTF?!
丁寶元-孫彩雲-關喬這條線,也沒有怎麼交代清楚——關喬為什麼一直穿紅襪子?《沙塵暴》這本書裡到底有哪些細節值得丁寶元一遍又一遍翻看?丁寶元為什麼那麼容易就被孫彩雲忽悠了去“頂罪”?閱人無數的獄警說丁寶元“一看就是殺過人的”……這些都是很好的伏筆,全部浪費掉了。
孫彩雲一個弱女子,被丁寶元狠狠掐了半天沒死——這是小概率事件。結果你又給我搞一遍,王良這個更年輕力氣更大的小夥子也沒能掐死她?一次是幸運,兩次那是撞大運。孫彩雲,你不要铤而走險去搞死你老公繼承财産了,那才幾個錢,你應該去買彩票,你會成億萬富翁的,隻要你正常納稅(兌獎時不想納稅也不可能),你就能合法地走向财富自由的巅峰,到時候别說一個寫網文的,就是包養北大的文學博士,也不是不可能啊。
再說一下劇中的警察。
其實,這劇中的警察形象都很真實、很不錯的。
陳江河請羅警官吃羊肉粉絲湯,讨論依賴高科技刑偵技術和保留傳統刑偵技能的辯證看法;陳江河一遍又一遍篩着煤渣的場景和師父葛隊當年一遍又一遍篩煤渣的場景反複交替。這些場景細膩、真實有溫度,有種三代刑警承上啟下的傳承感,細膩描繪了警察的真情實感,相當不錯。警察勤勤懇懇、剝絲抽繭似的查案過程刻畫的也很好。
但是……劇中的警察,除了查案,就真得就隻是查。
人,在眼皮底下一個接一個的死,警察全程幾乎束手無策、毫無有效幹預(中國警察的第一職責一向是提前幹預、預防罪案的發生)。編劇,你到底想樹立一個怎樣的警察形象啊??
還是要公正地評價一下:
導演很好,叙事效率高、信息密度足,節奏把控好——該快就快、應慢能慢且敢慢,幾場心理戲夠魔幻、氛圍感足,有些運鏡角度新穎意外、效果很棒……看得出導演譚嘉言很有潛質、最重要非常努力、相當認真,新生代導演值得期待。(我一直覺得,“以大多數導演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隻要這部戲的主創付出合理程度的努力認真,這劇都不會太難看。)
演員很好,楊新鳴自不必說,演技爐火純青;段奕宏這種有些神叨叨帶點喜感的演繹非常棒,對沖了一點全劇晦暗壓抑的基調;黃小蕾把孫彩雲的自私狠絕演繹的淋漓盡緻而且還能不招人恨;李春嫒最驚豔,把“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小寡婦演繹的複雜有韻味。除了王锵,王锵的演技确有進步,但是離其他演員還是有差距,他表現出來的整體氣質和王良并不貼,過于精緻城市氣,不像窮鄉僻壤的草原出來的流浪娃。
配樂很好,有效烘托了氣氛而沒有喧賓奪主,主題曲Sandstorm配上“土味滿滿”的劇情居然毫不違和,值得反複聆聽。
總之,主創團隊都很努力很認真(除了特效五毛、調色難忍)。
主創團隊是否努力認真,觀衆其實看得清清楚楚。
還是應公正評價編劇:趙冬苓還是非常棒的,至少前八集非常穩,邏輯缜密、環環相扣、處處伏筆、情感綿厚、人物立體,看得出編劇技巧精湛娴熟、閱曆豐富有積澱。隻是,主線邏輯一旦崩塌,技巧再娴熟也摟不住。
懸疑劇寫得好确實不容易,即考驗編劇的邏輯思辨和知識儲備,也考驗編劇的體力和腦力。
所以,英劇一般是4~6集的體量,編劇通常隻有一人,但需花上至少一年的時間打磨。美劇一般也不過10-12集的體量,而且不是單打獨鬥,靠的是一個團隊的通力合作,苦熬至少 3~4 個月(通常是一個資深編劇帶領 3~6 個成熟編劇)。趙冬苓說劇本都是她一個人寫的。所以,已經70多歲的趙冬苓确實很不簡單了。從全劇可以看出,趙冬苓的知識還是更新不足,體力腦力實在有些勉強,也許,找一兩個合适的助手編劇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本之不穩,劇将何立?
中國編劇們繼續努力,相信國劇會有配得上我們國力的那天,希望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