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一集的時候,除了沙塵暴特效有點假以及調色過暗影響觀劇體驗外,幾乎沒有可以吐槽的地方,所以我打了4星。看到第八集,忍不住改了5星,真得好看。然後看到小組有個推理貼,有些地方我覺得可能不太符合劇中實際邏輯線,随留言回複。但,這劇實在拍得太好,還是忍不住,發個長評,誇贊推薦一下。

小組原貼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22522383/?_spm_id=MjEzNDgxNTQw&start=0&post=ok#last&_i=3613018G3C3t8x

孫彩雲這條線的部分猜想不符合邏輯:

1、劉大志殺程春是上半夜,按他爹劉三成的主意,熬了數小時到12點半,把屍體背進鍋爐房,這期間隻間隔了幾個小時,根本沒有時間計劃讓孫彩雲偷丁寶元的鑰匙;而且殺人滅迹這種事,肯定是涉及到的人越少越安全。

2、孫彩霞撩馬進财有一陣了,傳到丁寶元耳裡已經間隔了幾天,丁寶元是趁着夜班出去的,他離開的時間應該在早于程春遇害的時間。所以孫彩霞撩馬進财應該圖謀的另有其事。

王良這條線的猜想也有些不合邏輯之處:

1、他應該是沒有參與程春的案子,而劉三成錯誤估計了屍體完全燒毀所需的時間,所以才會在早上清爐渣的時候,看到屍體掉下來,把完全不知情的王良吓得大喊,這才蓋不住了。應該是在警察來之前,劉三成想辦法安撫住王良,讓他說謊。

2、關于王良和劉盈盈之間的關系。劉盈盈大四下學期開學說“自己不配”提的分手,應該是寒假和王良發生了關系。看她剛開始對待多多的嫌棄态度、沒有和王良領證,以及不希望别人知道王良就是多多的生父,應該是很排斥很嫌棄王良。但是劉三成在提出“王良不能留”之後,死的卻是劉三成。劉盈盈配合王良殺了劉三成,應該是恨她爹遠勝于恨王良。或者說,王良也是受害者,她沒法怨恨王良,對他很可能僅是嫌棄而已,畢竟兩人文化水平差了很多。所以推測,程春案發後,王良不得已認劉三成為幹爹,與此同時卻搬出劉家,表明了疏遠的态度。劉三成為了控制王良,極有可能施了什麼下作的手法,讓王良和劉盈盈成了事,甚至很可能這個計謀還是劉大志提出來的。

孫彩雲丁寶元這條線的推測:

1、用交通事故把親戚一鍋端這種事,執行起來難度太高,不确定性太強,人性太過泯滅,應該是巧合——類似去參加葬禮,結果回來路上車禍一家全鍋端,這種現實新聞也有報道,這就是命,純巧合。

2、丁寶元孫彩雲應該還有事沒揭露,看演員表,好像孫彩雲的姐姐還沒出現,還有一個叫江潮以及他爸媽這一家似乎也還沒出現。這劇精彩之一在于,人物網中的角色是陸續上場,但完全不違和,觀感絲滑順暢。比如劉盈盈作為女主角,也是在多多出現後才出場的,這都已經播了好幾集了,所以估計後面四集還會有新的人物出現。比如關喬寫的《沙塵暴》這本書裡到底講了什麼事,讓丁寶元會反複翻看、琢磨。關喬到底知道些什麼,是孫彩雲告訴他的嗎?關喬一直穿大紅秋衣褲和紅襪子,也是個鋪墊。

陳江河這條線:

陳江河當年任性開下道,去攔葛隊,讓他簽調職報告,結果自己的車陷入流沙。葛隊為了救他,開車把他的車撞了出來,自己卻連車帶人陷進流沙,最終成了植物人。這就是為什麼陳江河那麼執着要給他師傅申報工傷,自己愧疚卻不敢說出真相,隻能自我放逐到更窮更遠的派出所。這也是為什麼第一集結尾,陳江河對羅警官下道開車那麼生氣和着急。

總之,這劇處處有伏筆,一環扣一環,邏輯缜密,叙事效率非常高,每場戲的信息密度都很足,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細節,看得很過瘾。

與此同時,也舍得花足夠的時間,大膽去做看似節奏慢的感情戲。它沒有簡單地提供所謂的“情緒價值”——“爽點”,意圖廉價地操控觀衆的情緒,而是用真實細緻的生活流表現手法,代入觀衆,讓觀衆獲得沉浸式共情體驗。

再誇一遍,這劇的劇本真得非常紮實,趙冬苓真得很牛。

導演譚嘉言很給力,很多鏡頭的拍攝角度、運鏡、轉場、還有心理場景的魔幻設計,都非常棒(從天花闆伸下來的那隻手特效有點假,其實可以用真人表演)。我特意查了一下譚嘉言的背景,沒有準确的年齡數據,但看經曆,估計35~40歲。也就是說,他拍這劇的時候也不過30出頭,新生代導演人才輩出啊。又一個辛爽的誕生。山影不愧是國劇的黃埔軍校,侯總雖然拉走一批核心創作團隊,但山影還是能繼續培養出很棒的新人。另外特别得誇贊一下,鏡頭語言非常緊湊流暢,我看到現在,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應該是導演泡在剪輯室裡反複打磨的結果,當然,這也得創作的各個環節都沒有掉鍊子才行。唯一就是,特效有點假,是不是後期制作錢不多了?

演員很棒。

男性演員,中生代和老戲骨自是不必說。

楊新鳴的演技自是爐火純青,看着老實憨厚,但自私使壞起來,就是那種骨子裡透出來的渾然天成,完全沒有表演的痕迹,感覺就像你我身邊會出現的那種老頭。

段奕宏的表演,剛開始讓我不太能理解,不知為何他把陳江河處理成這樣神叨叨的感覺,不太符合慣常的刑警形象。到後來,我深感佩服,他處理的太好了。《沙塵暴》整部劇的基調都是冷暗陰郁、壓抑絕望,甚至天色都是黃沙不斷的灰蒙蒙。如果不是他把陳江河演繹成有點神叨叨的逗比,這劇真是看得人毫無希望的晦暗。老段還是厲害,或者說譚導也很用心。

鄭好演得不錯,我看有人稱他是劇中的金秀賢,配合這兩天金秀賢記者會的熱搜,真是貼切。他把劉大志那種自私涼薄和膽怯慫逼,演得層次分明,非常到位。

唯一有點掉鍊子的就是王锵。當然如果是和他自己比确有進步,但是和其他演員比還是差了一截。首先,王锵的氣質就不是很貼這個角色,太細皮嫩肉城市氣,感覺就是男團打了個黑粉底,而且口音也帶了點浙普,有點出戲,台詞功底不過關啊。

女性演員都很出彩。

張瑤貼合角色,但中規中矩、沒有太多可以發揮的空間。劇中給張瑤也設計了一個6歲喪父的創傷背景,隻是為了配合她對劉盈盈的判斷,似乎不是很有必要。裡面幾乎所有的女性角色生活都很艱難,感覺稍稍有點過了(太戲劇了)。

張佳甯、黃小蕾和李春嫒都很棒。

張佳甯的暗沉基調抓得很準,就是她每次演到怒極瞪人——眼珠子都快瞪出來的那種表情,過于孩子氣了點。

黃小蕾把那種底層的漂亮姑娘,為了擺脫自身困境表現出的果決狠辣,演繹地非常到位。

特别誇一誇李春嫒,她戲好但似乎人不紅,她是那種天生自帶媚骨的演員,演過幾個類似風塵小媳婦的角色,都很棒,不知戲路上還有沒有拓展的空間,期待。

這劇的配樂也非常用心,每一集片尾曲都不一樣,很有品位。第一個驚喜就是第一集的片尾曲,主創居然大膽啟用一首全英文歌配這麼“土味十足”的劇,storm、storm反複吟唱,居然很應景,毫無違和感。

目前《沙塵暴》熱度不高,希望它隻是慢熱,往後可以有更多的觀衆享受到這部好劇。

不過估計趕不上《漫長的季節》。《漫長》其實是有點反類型的,它打破了東北罪案片普遍的冷暗頹敗基調,賦予了東北秋季的暖色和人性中善的底色,加上充分借鑒了東北喜劇的風格,所以觀感積極、觀影效果很舒适。類型片要想火,看來還是得有些局部的創新才行。

《沙塵暴》全篇都是人性負面的揭露,陰暗壓抑、少有希望,人人都想逃出去,但又都逃不出命運的牢籠。哪怕段奕宏用了相對喜劇化的表演方式(這個處理真得很到位,稍稍給劇提亮了一點),偶爾的插科打诨不足以沖淡整部劇濃稠難化的悲劇底色,劇雖然很棒,但是真得很壓抑、很絕望。

據說《沙塵暴》借鑒了一點《冰風暴》,但是國産劇沒法用上美劇那種強刺激的黃暴場景啊——那些感官極端刺激的場面反而能幫助釋放些許觀衆的壓抑情緒,所以這就客觀上限制《沙塵暴》的表達,可能注定《沙塵暴》的觀衆相對小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