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作為商業片,屬于是無功無過的水平,本片最大的好處在于特殊題材的影片定位,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給我們普通人傳達了聾啞群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諸多不便,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法律問題。
影片的缺點非常明顯,結構化的劇情、合家歡的結尾、不夠細膩的情感,我能感覺出導演的苦心和用力,但很難将法律的嚴謹與情感的細膩作一個平衡,在莊嚴的法庭上煽情、該處理好情感的地方卻心有力而餘不足,類似《第二十條》,我有着同樣的感受,很難兩全其美。
但本片比較戳中我的在于兩個部分,一是電影的藝術表現上,有關于聾啞人群的一些鏡頭、音樂等,比如聾啞人遇到不公時,不能說話,隻能打着别人不懂的手語;聾啞人的聽覺實錄,他們能聽到的,就像是一絲絲白噪音,他們能感受到你在說些什麼,但是聽不清,這種無力與窒息,深受感觸;最諷刺的是,影片中的金融公司,每次舉行活動,騙聾啞人的錢,都要放着《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即便他們聽不見,或許,這就是他們的自我安慰罷了。
另一個部分在于“迹”與“心”的探讨,影片中李律師與湯律師的對比,前者前期是“論迹不論心”的極端表現,後面逐漸“心迹背離”,最後達到“心迹合一”;而湯律作為對照,影片中始終“心迹合一”,也是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的對照。在此,我就想到有句話講,“君子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相對應的就有“如果我僞善一輩子呢?”。
對于這兩種觀點,我也很難硬要選出一個來。對于古人所言,孔子既看行為“聽其言而觀其行”,也察動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王陽明說“知而不行隻是未知”,強調知行合一。中國傳統其實主張“迹心并舉”。這對我們自己為人處事也有不少啟發,在對應對象上,對他人我們可以多論迹少究心,保持寬容與務實;對于我們自己,既檢視行為結果,也反思初心動機。
支持為殘障群體發聲!讓我們也能了解他們的現實困境,加油!
君子論迹不論心?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所謂青春
《情書》是一部關于青春與青澀的愛戀的片子,雖然作為30年前的片子,在2025年重映的他情節略顯老套,但也并不妨礙我被本片中“極緻的暗戀”所震撼,或許我還年輕,會被美好的青春所打動;也或許我隻是不願長大,要通過羨慕别人美好的青春彰顯自 ...
人與自然?人與人?
一貫的宮崎駿的畫風、作風,繼上次看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之後,有點害怕這種意象過多的感覺,雖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沒有核心清晰的主幹線,便有可能産生出指數級别的哈姆雷特(也有可能隻是自己認知不夠?)。而《幽靈公 ...
何為好的教育?
3.5分左右吧,這部電影其實我是奔着喜劇片去看的,但是呢,感覺上并沒有多少逗笑我的地方,更多的,則是引起我的思考,可以說是諷刺喜劇,有些人甚至說中式教育恐怖片,其實都不無道理。你可以選擇哈哈大笑無腦的跟着劇情笑兩個小時,也可以代入電 ...
雙向中的單向
好久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其實整部片子給我留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靜、緩、柔,好似一個老者再跟你娓娓道來的講述着他幾十年的人生閱曆一般,平靜但深刻,好像聽故事一樣,細水長流的就把電影給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了,不突兀誇張,留下現實的骨感 ...
所謂成長
看完2之後又重溫了1代,沒想到已經時隔9年之久了,不知道他後面還有沒有3代了,但不管怎樣,這個系列我也是來來回回的看,算是童年的一個縮影,即便現在是個大學生了,依然還是很愛看哈哈哈哈哈。我自己感覺呢,一代和二代最大的區别在于落腳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