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在小學的時候,宏大的場面、傳奇的劇情在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可以銘記一生的觸動。從那以後我一度以為這樣偉大的作品隻有一部,雖然它沒有完結,但小時候一直覺得它就是最完美的電影。而後接觸到原著,便一頭紮進中土世界,讀了《霍比特人》,讀了《魔戒》三部曲,讀了《精靈寶鑽》,也看了後來的兩部《指環王》電影,以及《霍比特人》三部曲,震撼依舊,特效越來越好,但我往後一切的歡喜和所有的熱愛,全部來自于這部帶領我進入托爾金奇幻世界的最初感動!

能在大熒幕上觀看這部電影,是我一生的期待和幸福!能在大熒幕上見到艾雯仙女降臨的一幕,兒時的白月光仿佛再次照進了我的心扉!

史詩般的故事,有歡樂有悲痛,有冒險有災禍,有善良有邪惡,有忠誠有背叛,有黑暗也有光明,有堕落也有救贖。再渺小的人也能改變世界的未來,再強大的人也不一定能陪伴走到最後,每個人都在經曆中不斷成長,每個平凡的角色都有高光的時刻!

試想一下,沒有好萊塢三部曲的概念,不知道電影有續集這回事,本作的故事中,團隊中最強大的主心骨壯烈犧牲,意志薄弱但關鍵時刻翻然悔悟的波羅密奮勇殺敵戰死沙場,渺小但并不脆弱的主角肩負着沉重的使命獨自前行,留下一個充滿想象的開放結局,前途未蔔但希望尚存,一路悲歡離合但所有人都展現了黑暗之中人性的光輝,這原本就是一個美妙精彩回味無窮的故事啊!

重映再看,一些細節也更加明了。最令人深思的:佛多為何離開衆人獨自上路,因為害怕魔戒像腐蝕波羅密一樣繼續腐蝕其他人;雖然巨鷹看上去很像甘道夫的召喚物,但電影裡其實交代了,巨鷹不是飛蛾變的,而是甘道夫施法讓飛蛾去叫來的;電影開頭在夏爾,比博、佛多、甘道夫聊了很多《霍比特人》裡的故事情節,都有根據;剛铎先王巨像的眼睛上有個鳥巢哈哈。

不足之處是,和近年來所有重映的經典電影類似,盡管過去這麼多年了,盡管可以參考的原片、原著、影評分析、約定俗成遍地都是,但重映翻譯依然一言難盡!"遊俠"翻譯成"遊民","神行客"/"神行俠"翻譯成"大步佬","瑞文戴爾"翻譯成"幽谷"……"金靂""波羅密"等很多人名地名也與固定翻譯不同,原本完美的作品搞成這樣,實在是可惜!

除此之外,這就是我心中最好的電影!中土世界曾在無數的時刻,或迷惘失落或被學業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成為心中支撐着我不被外界壓垮的強大精神支柱!感謝托爾金!感謝彼得傑克遜!

感謝中土世界,能再見到你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