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入……

建置1-30分鐘

1-4分鐘男主是一個靠剽竊科技為生的工程師。

4-11分鐘男主測試消除記憶的機器,和搭檔賺取費用,會耍棍,喜歡逆向思維,紅襪隊球迷,獨自生活。

11-17分鐘男主晚宴遇女主,遇見反派提出誘人條件,用消除三年的記憶換取九千萬

17-25分鐘男主選擇财富,并完成了三年計劃,得到了九千萬。

25-30分鐘男主得知自己四星期之前放棄了九千萬,并寄給自己帶走20件物品的袋子。回到住處,被警察逮捕。

推進30-90分鐘

30-35分鐘警察告訴男主中了反派圈套。被動利用物品,男主在煙霧中逃跑,第一次利用袋中物品坐上客車躲避追捕。

35-40分鐘被動利用物品到公司獲取信息,反派了解到男主使用了未來機器。

緊要關頭1️⃣的事件就是讓男主和夥伴車站相見,确定目标。

40-48分鐘男主和夥伴車站交流得知反派在研究未來機器,通過彩票确認的。

48-58分鐘男主多次利用物品驚險打鬥,逃跑成功,同時反派得知有記憶的男主用了病毒,機器無法使用。
故事中點:位置很對,但銜接的不準确。

58-66分鐘男主意外知道咖啡廳,約女主見面。女主浴室得知信息,觀衆得知男主和女主已經相愛許久,同時反派制造假女主。

66-72分鐘女主出現救下男主,男主和女主開始飙車逃跑。

72-75分鐘男主重新解讀道具,得知世界即将毀滅,決定挺身而出。一些原著的精華觀點出自這裡:它預測什麼,我們就讓什麼發生;如果能看到未來,那就不會有未來;沒有了奧秘就沒有了希望……到此為止,編劇已經完成了任務,把緊要關頭2️⃣寫完剩下的無論怎麼編都離不開設定軌迹了。

剩下的情節2️⃣應該是男主修好機器,看到了自己被槍擊的未來。結又一次找對道具使用方法,繞過動作實現欲望,拿到了九千萬。

淡出……

片名叫paycheck,付薪水的支票,似乎既符合原著也适合電影(譯名記憶裂痕,更符合電影宣發),因為男主最初的動力就是為了那張九千萬的支票才參加三年計劃,而也是因為得知自己放棄了支票而疑惑不解展開最初的行動,産生目标和欲望。

從最終呈現的影片效果來說,情節完整,人物弧光拉滿,沖突對抗激烈,劇情推進松弛有度……但仔細想想觀影的感受,前半小時雲裡霧裡,戲與戲的銜接似乎有些問題,小說裡開無雙模式的主角,似乎在影片中有點不接地氣,長的高大帥氣,又會武功又懂科技,甚至女主也十分強勢……

讓我不禁發出如下問題:

片中三年時光轉瞬即逝,男主的變化明顯嗎?是否可以通過反派的變化,布景的不同告知觀衆呢?

你當然可以不救貓咪,但黃金十分鐘你展現了男主的幾個性格特點?金錢至上,及時行樂的觀點與剽竊是為了進步的态度,我們當然看到了,也在書中知道他的重要性,但有沒有給一個觀衆跟随他冒險的理由?為什麼不給?

毫無疑問,二十件物件一一使用,很符合小說的叙事方式,我甚至不用看原著就知道它有多精彩,這也是本片的特點之一,但太順撇了吧?使用過程一個意外效果都不做?

夥伴作為工具人後半段去哪了?女主的身手敏捷給場戲解釋一下?比如男主拿棍和女主對打的戲?
男主最後為何還要使用機器?你就用一句話概括未免太兒戲了吧?

打鬥場面能不能再多一點創新?騎摩托穿管道的戲不錯,但似乎港片裡出現過?

結局的處理和什麼都沒失去的男女主是不是讓影片成為神棍妄想片的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