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卻之丘

《愛情的理解》并沒有任何反派,這對于一個劇集來說必定就缺少了沖突,也缺少了可以吸引觀衆看下去的點。因此整部韓劇在韓國的收視率并不高,最高收視率落在第15集的3.6%,平均收視率隻有2.9%,但高收視率應該不會是導演制作這部劇集的目标,以導演以往的作品《你喜歡勃拉姆斯嗎?》這部劇集就可以知道,導演想要訴說的是現實生活中那些平凡人的生活,與觀衆産生共鳴,然而因為有這樣不在乎收視率的劇集,我們看到一部部直達人心,優秀的韓劇。

安秀榮和河尚秀兩人互相學習的旅程是這部劇集的核心,他們本身對于愛情的價值觀本就不同,河尚秀是一個認為愛情是始終不變的角色,我們常常能看到他的猶豫不決,因為他往往想要做出對雙方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安秀榮則是認為愛情最終并不完美,是一個通往崩潰道路,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她常常試圖通過毀滅自己來逃離愛情。

《사랑의 이해》中的“이해”很有意思,它代表的是中文中的“理解”和“利害。在理解中,秀榮和常秀在對話中往往能理解對方的選擇,對于一些決定也不聞不問,默默的理解對方。在利害中,都是銀行職員的他們對于如何處理自己人生中對自己有利和有害的事情相當清楚,而銀行廳長與楊錫賢的經曆更是時時刻刻提醒他們不要談辦公室戀愛,否則傷害的隻有對方。

在大結局中,河常秀和安秀榮回顧了他們相遇和分手的時刻,在“如果當時這樣……”的假設下開始了最後一個對話。常秀說如果他當時在餐廳沒有猶豫,沒有回頭;或是在統營的時候他沒有直接走掉,而是拉着秀榮一起搭上回首爾的巴士的話,會是什麼樣子。秀榮則是說到如果她當時再等一會兒;如果她說出内心的想法,想和他一起走,那會怎麼樣…

秀榮在忘卻之丘時也問道:“你今天想要忘記什麼?” 或許人們給這樣的道路取了“忘卻之丘”之類的名字,是為了忘記愛情的痛苦。然而,面對秀榮的問題,常秀卻說:“沒什麼……” 這意味着與秀榮的事情不再是難以忘記的痛苦,而是一件一件想記住的“渴望”。而通過這一點,《愛情的理解》傳達出的愛情不是以某種結局結束的結局,而是在回憶中延續着沒有結局的思念。

常秀和秀榮的愛情很淺淡,雙方對彼此的包容度非常高,卻沒有強烈地擁有對方的沖動,看着對方的時候,顯現的往往不是愛意,而是不甘心。常秀不斷邀約秀榮的舉動可能不是愛,更多的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卻無法得到秀榮。四年後的常秀已經成長了許多,也放下了秀榮,但這時候秀榮在咖啡廳的出現勾起了常秀以前的種種回憶,人們常說在分手後想起的總是那些開心的回憶,往往忘記的是那麼悲傷的回憶,因此才會想要複合。雙方是否還愛着對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他們兩人的性格,在一起固然會産生更多的矛盾,因此導演最後的開放式結局在我看來是恰當的。

最後一幕導演呈現給了我們對劇集的種種回憶,常秀和秀榮一起上班過的銀行,統營的海邊,咖啡廳窗外的石牆,秀榮家門前的一條公園路、正東津站、溜冰場、沙堡、我們一起走過的城堡路,甚至忘卻之丘都依次被照亮。畫面一個接一個空蕩蕩的,沒有常秀和秀榮的身影,但我們回味和回憶兩人在其中一起度過的時光。

這部劇也是如此。曾經讓觀衆熱血沸騰的劇集,如今卻成為過去,或許觀衆會對結局亦有不滿,但我們以後在與别人談論這部劇的時候,依然會笑着說這就是愛情啊。《愛情的理解》是我看過最痛苦的韓劇之一,但當我們回頭去回味時,會發現愛情,給人留下雖然隻有悲傷和痛苦,但我們卻依舊會去想念它。

...
안수영

...
原作小說

사랑을 원했지만 사랑만 원한 건 아니었다. (想要愛情,但并不隻是想要愛情。)